•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文字瓦當研究

      2017-05-03 22:53:34張滿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年4期
      關鍵詞:瓦當

      張滿

      【摘 要】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筑構件集實用與審美于一體的典型代表,文字瓦當則又包含了眾多史料信息,對于考察古代建筑宮室的地望、等級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的文字瓦當豐富,其中大部為宮苑用瓦,對這一類文字瓦當的針對性研究,不僅有助于了解當時的建筑形制,更有助于理解其文字與圖像背后象征的文化意涵。

      【關鍵詞】瓦當 文字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筑屋檐前面筒瓦頂端的下垂部分,用以保護屋頂的檐部椽頭免遭風雨侵蝕。在延長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同時,又增添了裝飾效果,是我國古代建筑構件集實用與美觀于一體的完美展現。中國古代瓦當在使用的幾千年間,從用于宮室、禮制性建筑,到官署、宗教及一般性建筑,瓦當由于當面圖案等內容富于變化,因此成為指示古建筑年代的重要實物資料。其中的文字瓦當,更是記錄了官署、職官、書法等諸多歷史信息,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在許慎《說文》中 :“瓦,土器已燒之總名,象形也?!倍巫ⅲ骸胺餐疗魑礋亟灾^之坯,已燒皆謂之瓦。”當,據《辭海》釋義:“當,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jié)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p>

      瓦當根據當面紋飾,主要可以分為圖案瓦當、圖像瓦當、文字瓦當。本文主要針對中國園林博物館中館藏的典型文字瓦當的研究作以論述。文字瓦當始見于秦,流行于漢。目前已出土的秦文字瓦當,大多為離宮、別館宮殿名,私家建筑的文字瓦當尚未發(fā)現。漢代的文字瓦當出土數量眾多,但私家豪宅、墓祠類的文字瓦當,在文字瓦當中所占比例很小,因而但凡有出土或采集品現世則顯得十分珍貴。私家文字瓦當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標明姓氏,以顯示其家族的高貴。再者,私家瓦當上的文字不見“宮當”,而用“舍當”“殿當”“所當”,或僅有一姓氏,以避免等級的僭越。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文字瓦當眾多,擇其精要,淺識如下。

      一、“鼎胡延壽宮”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有“鼎胡延壽宮”瓦三枚,均為外輪書“鼎、胡、延、壽”四字,內輪單書一“宮”字。第一枚五字均可見(見圖1),“鼎、胡”二字順時針,“延、壽”二字逆時針排列;第二枚“鼎、胡”二字殘,但仍可辨,“鼎、胡”二字順時針排列,“延、壽”二字逆時針排列;第三枚僅“鼎、壽”二字可見,根據殘瓦推斷,排列順序為“鼎、胡、延、壽”的逆時針排列。

      關于鼎湖遺址,《史記·封禪書》記載,卿曰:“申公,齊人。與安期生通,受黃帝言,無書,獨有此鼎書。曰‘漢興復當黃帝之時。曰‘漢之圣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漢主亦當上封,上封能仙登天矣。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游,與神會。黃帝且戰(zhàn)且學仙?;及傩辗瞧涞勒?,乃斷斬非鬼神者。百余歲然后得與神通……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文獻記載了齊國人申公,有黃帝時關于寶鼎的文字,說“漢朝中興的時候,正是使用黃帝的年號的時候”。寶鼎現世君王就可以通神,進行封禪儀式。封禪的有七十二王,唯獨黃帝有泰山封禪的資格。申公說,漢朝的君主也應該進行封禪,封禪可以成仙上登天庭。黃帝曾開采首山的銅礦,在荊山下鑄造寶鼎。鼎鑄成后,有龍垂下胡須迎接黃帝,黃帝騎上龍身,群臣跟隨黃帝想要升天的七十余人,龍于是又重新回到了天上。一些小的官員不得上,都抓住龍須不放手,龍須被拉斷,黃帝的弓也落了下來。百姓望見黃帝慢慢飛上天去,眾人抱著他失落的弓和龍須哭號,后世把這個地方稱為鼎湖,弓的名字稱為烏號。

      《西京賦》中記載上林苑四至: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上林苑還有許多礦藏,如鼎湖宮附近的銅礦,從開采、冶煉直到鑄造器物都在苑內進行?!痘茨献印ぴ烙枴芬灿涊d“射者彎烏號之弓”,此句下注:一說皇帝鑄鼎于荊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龍而上。這與《史記》中的記載也相符,因此證明這里也可能漢以前就有古銅礦。

      目前的考古發(fā)現證實,上林苑作為西漢王朝的大型苑囿,分布于今西安周圍。現已揭露出的遺址面積達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眾多。其中出土帶有“鼎湖延壽宮”字樣的瓦當3件,另有幾何云紋、連珠圓柱紋、柿蒂紋等圖案形瓦當。還發(fā)現6種類型的陶磚,有回紋方磚、方格紋方磚、素面方磚、字母磚、素面條磚、素回板薄方磚等。是迄今發(fā)現的品種最多的西漢陶磚。

      具體到鼎湖宮的遺址,勘探發(fā)掘發(fā)現,遺址位于今藍田縣焦岱鎮(zhèn),為漢上林苑最東部,是漢武帝時修建的離宮,為漢上林苑內十二宮之一。198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勘探和發(fā)掘。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多處夯土建筑基址,宮城城墻基址斷續(xù)可見。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堆積,以云紋瓦當最多,文字瓦當有“鼎”“鼎湖延壽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此外,發(fā)現有成排的排水管道和散水等。宮中有昆吾亭,位于上林苑的東南邊界上,《三輔黃圖》所謂“上林苑東南至藍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即指此而言。1992年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以鼎湖宮為題材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很多,如李白在《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中寫道:“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币彩怯涊d了這一段黃帝與鼎湖的傳說。

      漢代崇信黃老之學,在道家思想的影響下,很多宮殿建筑的命名都蘊含著一定的道家思想內涵,同時繼承了秦代以來社會上層對長生不老的不懈追求。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的這3塊“鼎胡延壽宮”瓦當就清晰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情況。

      二、“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一枚“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文字瓦當(見圖2),圓形,厚2.5厘米,最大直徑13.9厘米,殘,可見陽文篆書,從右至左分別為“……天降靈,延元萬年,……下……”八字。當面無界格,十二字分三行排列,每行四字,結體規(guī)范整齊,疏密得當。邊輪內有凸弦紋一周,字的空白處有蔓枝紋及乳丁紋,與文字渾然一體,并使當面顯得充盈活潑。

      學術界一段時間以來認為這一類瓦當是秦時遺物,如葉宗鎬所編著《傅抱石美術文集續(xù)編》中,在論及秦瓦之類型時說道:見之《石索》者,有瓦當十六種及平瓦一種,皆可信之物也。瓦當中“維天降靈延之萬年天下康寧”謂出自阿房宮址,直徑四寸五分。又有“衛(wèi)”字瓦數字,殆寫衛(wèi)之宮殿而用“衛(wèi)”瓦者,《史記》云:“秦每破諸侯,寫仿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坂上?!薄堕L安志》:“瓦作楚字者,秦瓦也?!鄙w秦在邊陲,文化較遲,努力于中央諸國進步藝術之攝取,故破列國而模仿其建筑,即以其國名現于瓦當。又有下作飛鴻、上書延年二字瓦當,直徑約五寸。此即秦鴻臺之瓦也。鴻臺筑于秦王政二十七年(紀元前220年),高四十丈,上起觀宇,帝嘗射飛鴻于臺上,因名鴻臺。

      因目前所見多為采集所得,沒有確切底層證據,參考康有為所著《新學偽經考》中漢書藝文志辨?zhèn)蔚谌缕v到根據秦漢瓦當書體考據,以及其他金石家對書體的辨析,目前學術界比較公認這一類瓦當應屬漢代瓦當。

      三、“上林”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藏“上林”瓦當(見圖3),陽文篆書,“上、林”二字按上下排列,筆畫布局勻稱,寬邊,周邊部分殘缺。當背邊棱突起有制作的痕跡。瓦當面徑15.5厘米,厚1.5厘米。當面邊輪凸起,“上林”外有半周單凸線輪廓。

      “上林”系宮苑名,本秦時舊苑,漢武帝增而廣之?!度o黃圖·苑囿》載“漢上林苑即秦之舊苑也”,秦已有之?!妒酚洝肪砹肚厥蓟时炯o》載:“三十五年……于是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鼻厥蓟蕰r期營造的上林苑以阿房宮為核心建筑,在苑內挖池筑島,模擬海上仙山,以求長生不老。事實上,這一時期的上林苑,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政務和祈神,在功能上同后來的園林有所區(qū)別。并且,由于秦代時間很短,表現園林特征的建筑尚未得以充分體現。

      秦時上林苑及至漢代已成廢苑,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重建。兩漢四百年間,政治穩(wěn)定,上林苑作為皇家園林得以不斷擴建。漢武帝年輕時,多次率眾到長安郊外打獵,經常毀壞農田,又缺少休息的地方,于是在公元前138年,征用西南上林苑周邊的土地,建成專供打獵和休憩的上林苑。其范圍東南至藍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水而東。東西直線長約100公里,南北直線長約30公里,總面積接近3000平方公里,地跨今西安市、咸陽、周至、戶縣、藍田境,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家園林。其內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物,以及大量華美的宮室建筑。后來東漢光武帝也在洛陽建造上林苑;南朝宋則在江蘇造上林苑(故址在今南京)。司馬相如有《上林賦》,極言其侈。故址在其陜西省長安縣西,此瓦當或為上林苑遺物。

      由于“上林”常被用作宮苑名稱,因此在后人的文學作品中,通常被用作帝王園苑的代稱。歐陽修《玉樓春》(題上林后亭)“風遲日媚煙光好,綠樹依依芳意早。年華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長恨早。池塘隱隱驚雷曉,柳眼未開梅萼小。尊前貪愛物華新,不道物新人漸老?!痹跉W詩中“上林”二字即被用來代指汴京的園亭。

      四、“長樂未央”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長樂未央”瓦當(見圖4),瓦當邊輪較寬,當面飾雙線址字界格,當面分為四個扇形區(qū)域,分有“長樂未央”四字,中間有一乳丁紋,周圍有一圈小乳丁。文字方向富于變化,樸茂寬博,是漢文字瓦當中頗具代表性者。

      有關長樂未央瓦當,在文獻中多有記載?!督鹗鳌h長樂宮瓦》:“長樂未央”此長樂宮瓦。西漢宮殿是漢帝國統(tǒng)治中心,以“長樂”為宮名,為帝王自我激勵的“君與臣民長和”之愿望?!拔囱搿币鉃槲幢M,沒有窮盡。天子與各地諸侯長和,則國能傳之。

      長樂未央從字面上解釋,是“長久歡樂,永不結束”,但它的引申義是:天子以親和力善待臣民,與各地諸侯長和,那么他的國家就能夠永遠延續(xù)而傳至“千秋萬歲”。

      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位于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歷時兩年完成。長樂宮是西漢皇家宮殿群,它與未央宮、建章宮同為漢代三宮。因為長樂宮位于未央宮的西面,所以又稱為東宮。漢高祖在位時曾居住于此,高祖九年朝廷遷往未央宮,長樂宮則開始作為太后的居所。

      五、“長生無極”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長生無極”瓦當(見圖5),厚3.3厘米,面徑17厘米,瓦當邊輪較寬。當面飾雙線址字界格,當面分為四個扇形區(qū)域,分有“長生無極”四字,中間有一乳丁紋,周圍有一圈小乳丁。文字以中央乳丁為中心發(fā)散變形,表達長生不老的愿望,是漢代瓦當的典型代表。整體線條厚重有力,構圖旋轉錯落。中國方塊文字在漢代瓦當上,因瓦當切割的非圓非方的扇形空間逼迫,方正、平直、對稱、均衡的漢字必須打破均衡慣例,適合特殊的扇形空間,也表現了我們祖先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漢代瓦當自趙宋便引起人們的注意,至清隨著金石學的興盛,文人墨客對其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乾隆時期錢獻之所著《漢瓦圖錄》及金石學家王昶將于漢宮舊地拾得的“長生無極”瓦當贈紀曉嵐之韻事皆反映了這段史實。

      據近年的考古發(fā)掘,“長生無極”和“長樂未央”兩種瓦當,多出土于漢長安未央宮、桂宮和宣帝杜陵陵園遺址。具體講,“長生無極”瓦當多出土于桂宮遺址、未央宮中椒房殿遺址和孝宣王皇后陵園遺址,“長樂未央”瓦當則多出土于漢宣帝陵園遺址等帝王專用建筑遺址。

      六、“千秋萬歲”瓦當

      中國園林博物館館藏“千秋萬歲”瓦當(見圖6),泥質灰陶,模印,直徑14.5厘米,厚4厘米。當面以單條凸線圍成二重區(qū),一區(qū)內為圓形突出乳釘,二區(qū)用雙凸線平分成四個扇面區(qū)。每區(qū)內一個字,陽文篆書“千秋萬歲”,邊輪較寬。為漢代典型瓦當。

      關于千秋、萬歲?!端鍟ね踣總鳌份d:“時有人于黃鳳泉浴,得二白石……其大玉有日月星辰……又有卻非及二鳥,其鳥皆人面,則〈抱樸子〉所謂千秋萬歲也?!笨梢酝普?,《隋書》中千秋萬歲的說法再早乃來源于西晉葛洪的《抱樸子》,在《抱樸子·內篇》卷三的《對俗篇》載:“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庇袑W者據文獻記載認為“千秋”“萬歲”就是“人面而鳥身”的人面鳥神獸,或者認為“千秋”“萬歲”的特點就是人面鳥身。

      “千秋萬歲”的人首鳥身的形象自秦漢以來的文獻中屢有記載?!渡胶=洝ぶ猩浇洝氛f:“自輝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鳥身?!庇终f:“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皆鳥身而人面?!薄渡胶=洝ずM鈻|經》載:“東方句芒,鳥身人面。”句芒乃輔佐帝太皞或東王公的東方之帝,《墨子·明鬼下篇》有因秦穆公之明德,上帝使句芒賜之壽十九年的記載。此外,在《山海經》中所著錄的“禺強”“瞿如”“颙”“鳧徯”“竦斯”等神獸均為人首鳥身,這些形象是主司某一方面的神靈,多數屬一種祥瑞。《博物志》中也有記載:“孟舒國民,人首鳥身?!?/p>

      另外,千秋萬歲這一形象,在很多中亞、西方的國家的古代物質文明中也屢有發(fā)現,如西安等地曾陸續(xù)出土幾座北朝時期入華粟特人的墓葬,葬具上有著豐富的祅教色彩的畫像,體現粟特人的生活習俗、神話信仰以及服飾用具等。巫鴻的書中也曾闡述很多墓葬中刻畫的火壇與祭司的圖像,祭司多為人面鳥身的形象。而在中國漢唐時期的墓室美術中,也發(fā)現很多人面鳥身的形象。

      參考文獻:

      [1]陳直.秦漢瓦當概述[J].文物, 1963(11):19-43.

      [2]陜西省考古所秦漢研究室.新編秦漢瓦當圖錄[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

      [3]趙力光.中國古代瓦當圖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4]葉宗鎬.傅抱石美術文集續(xù)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

      [5]單海瀾.祆教祭司鳥神與千秋、萬歲圖像之比較研究[A].西漢美術學院2007年度碩士論文.

      (作者單位:中國園林博物館)

      猜你喜歡
      瓦當
      瓦當
      幼兒100(2023年9期)2023-03-24 07:24:48
      瓦當響當當
      朱克敏重裝《秦漢瓦當文字》考略
      叢文俊
      藝術品(2020年12期)2020-04-28 02:07:58
      方寸見佛韻——隋唐佛教瓦當淺析
      草原文物(2020年1期)2020-04-13 00:49:08
      西夏建筑裝飾構件——瓦當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36
      獨樹一幟 別開生面——山東齊地樹木紋及文字瓦當考釋
      藝術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3
      西夏陵出土花卉紋瓦當、滴水研究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48
      論漢代瓦當書法的氣
      西佛東漸宗教信仰對六朝人面紋瓦當的影響
      孟州市| 佛教| 桐乡市| 奉新县| 横峰县| 宜兰市| 汉中市| 岚皋县| 鸡东县| 台东县| 十堰市| 宁陵县| 长顺县| 南开区| 虞城县| 福建省| 边坝县| 寿光市| 永平县| 明星| 海城市| 临邑县| 靖宇县| 连江县| 潍坊市| 堆龙德庆县| 山阴县| 海淀区| 宜兰县| 卫辉市| 鸡东县| 洪江市| 锡林郭勒盟| 凤城市| 黔西县| 南部县| 永安市| 舞钢市| 临清市| 兴宁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