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摘 要:現(xiàn)今實行的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優(yōu)良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后果,比如,不良的人際關系會影響學習,導致信息閉塞,打亂正常生活,造成自我孤立,形成自閉心理,繼而影響心理健康,最終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
關鍵詞:小學生;人際交往;師生角色;家校合作
大量的調(diào)查資料顯示:現(xiàn)今的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不論在農(nóng)村還是城市,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城市化,這使得學生減少了和同伴游戲的空間和時間,甚至有的學生達到了完全缺失的程度。在現(xiàn)實的學習生活中,有些學生嬌生慣養(yǎng),唯我獨尊,形成了自私、專橫、不謙讓等性格特點,使自己難以與同伴建立友好的交往關系。久而久之,學生出現(xiàn)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斥、冷漠等心理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將來能順利地立足于社會?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多途徑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一、進行交往技巧輔導,幫助改善人際關系
1.學會禮貌
人際交往中,禮貌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同樣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可以說禮貌是一張人際交往的“通行證”。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懂禮貌講文明,教育批評的同時也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做到潛移默化。例如,開展文明主題班會、自編文明小報、自創(chuàng)文明倡導語、設立文明公約等。
2.學會溝通
沒有溝通,人就無法理解,也無從建立良好的人際和社會關系。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溝通方式。
(1)言談舉止文明。
(2)真誠換取信任。
(3)把握好人際距離。
(4)注重話題的選擇。
3.學會聆聽
做一個善于聆聽的人是人際交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
(1)交談時,做到目光對視,聽到贊同的觀點時要合理地點頭。
(2)做到虛心、耐心、精神集中、表情專注、不插嘴打斷等。
(3)不贊同對方觀點,要婉轉相告。
4.學會贊揚
學習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不吝嗇贊揚別人,態(tài)度真誠、熱情、不虛偽。
二、搭建多樣化的平臺,營造良好交際氛圍
如今的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獨來獨往、恣意妄為的性格根深蒂固,缺乏合作能力的現(xiàn)象也相當普遍。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因材施教”,開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多途徑鼓勵學生展現(xiàn)自己,進一步提高交際能力。
1.轉變師生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
現(xiàn)代教育中,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更應該成為一位導演、編劇或是演員。學生做主角,教師唱配角,充分體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要重視課本知識,但也不能走入“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死循環(huán)”。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參與的機會,激發(fā)興趣,繼而增加參與度,不斷提高能力,以便獲得更好的交際能力。
2.開展多樣活動,滲透交往能力培養(yǎng)
學校教育教學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讓友好交往的理念深入學生的腦海。例如,兒童節(jié)開展全校性的游園活動,活動包括個人競技和團隊協(xié)作,活動最終以積分卡形式表彰勝利者。學生熱情高漲,參與率達100%,如此高的普及率無形地鍛煉了學生自身的能力,增加了交流學習的機會。
為了樹立正確的文明意識,確立學習的榜樣,我校積極開展了“禮儀之星”“美德少年”等評比活動。在無形的影響和激勵下,學生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在交往中體現(xiàn)智慧和情感,從而提高交往技巧。
3.促成家校合作,攜手關注人際交往
很多的教育經(jīng)歷告訴我們,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力量不容小覷。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態(tài)度等,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性格、生理的成熟,將伴隨孩子終身。所以,我們要積極搭建家校合作的平臺,及時進行家校聯(lián)系,共同關注學生的人際交往。
三、參與社會生活實踐,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如何提高生活質(zhì)量就涉及社交能力的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huán)境,在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尤為重要。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例如,“走進鄉(xiāng)村幸福大舞臺”“鄉(xiāng)土農(nóng)諺調(diào)查”“小志愿者下鄉(xiāng)”等,將學生引入社會,把科技文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以此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讓學生體驗交際的快樂,增強團體合作意識。
總之,人際交往是一個人與人互動、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人際交往可以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的社會化和人格成熟。小學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學生是否學會人際交往、適應學習生活、融入集體生活,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所以,我們的教育教學研究不會停止,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引導孩子健康地行走在成長的路上。
參考文獻:
[1]貝克.兒童發(fā)展[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2]路海東.教育心理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郭啟玉.小學生交往問題:一個交往困難孩子的教育案例[J],中國教師,2006(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