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為根據高中生的學習環(huán)境——教室,設計出更符合高中生使用的課桌。筆者通過訪談與觀察,對高中生課堂學習環(huán)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出發(fā),對高中生使用的課桌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以設計出能使高中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的課桌。
關鍵詞:用戶體驗;創(chuàng)新設計;高中生課桌
1 課桌現狀分析
我國是人口總數達到14億人的國家,采用的教育制度是綜合教育,所以高中生的課程與學習壓力必然日漸劇增。根據現有國情可知,我國大部分學校還處于傳統(tǒng)的教學制度,高考的壓力與書籍的增多使得教室環(huán)境變得擁擠不堪。由于書本都堆到了課桌上,打掃衛(wèi)生變得十分麻煩;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也因為書本的阻礙而變得小心翼翼;學生本人與鄰桌同學的交流也受到了約束。那么,如何通過產品設計減少學生負面的心理情緒,使其更好地集中精力學習呢。
教室作為學校教師從事教學的一個重要基地,同樣又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集中精神學習的教室環(huán)境,是促進教師更好地教育學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希望通過書桌的創(chuàng)新設計來提升高中生對于課桌的用戶體驗。
2 產品及用戶研究
2.1 傳統(tǒng)課桌的局限性
傳統(tǒng)課桌的局限性在于學校在課桌椅的配發(fā)上“人性化”意識不足,學生需自己解決課桌使用不適的問題。對于中小學教室的面積,我國有著詳細的規(guī)定。2008年出臺的《國家學校體育衛(wèi)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明確要求,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積,小學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學不低于1.12平方米,并且教室的學生不得超過45人。目前,一般普通的中小學教室大約是60平方米,而教室使用的課桌普遍都是如下類型:課桌兩座相距過窄;書籍的堆放遮擋光線容易引發(fā)學生近視,且學生的使用時間越長,近視的發(fā)生率越高;現有中學教室課桌椅矮、小、舊、臟、硬、活動空間狹窄,舒適程度差,容易造成學生經常變換姿勢、腰酸背痛、眼睛疲勞等問題。
2.2 關于高中生課桌的用戶行為調研
在高三緊張的教室環(huán)境中,學生人群使用課桌的行為不便,會直接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筆者通過訪談法與觀察法,對云浮市鄧發(fā)紀念中學與云浮中學三個高三教室的環(huán)境、課桌使用情況、高三學生與教師進行了用戶需求分析;共抽取了182名學生,其中男生102人,女生80人,且平均年齡為19.5歲,平均身高為164.5cm;此外,還抽取了4名教師。所調查的教室的大小均為60平方米。(見表1)
筆者根據對用戶使用場景的觀察發(fā)現,大多學生都處于被書本包圍的狀態(tài),書本無處可放,有些學生把書本放在地上。書桌的可用空間較少,學生不能以最佳姿勢寫字,長時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容易導致雙眼疲勞與雙臂酸痛。并且,過多的書籍擺放,使得學生尋找相應的書本比較困難,其在狹小的空間中學習,不利于自身的活動與休息。此外,由于擺放過高,書籍傾倒的現象經常出現。
課桌的分布不均也加重了高中生的敏感心理和情緒。由于學生的書籍過多,書桌的可用空間少,其往往需要把書放在與同桌的間距空間,導致了課桌分布不均、學生座位空間使用不公的問題。而這種不當的安排使得高中生的內心更加焦慮不安、學習效果更加不好、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tài)。
由于高中生中男生與女生生長發(fā)育的差異性,坐同樣的課桌椅,在舒適感方面,女生往往要好于男生;且高中生發(fā)育正常,人體骨骼會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加上桌面書籍眾多,中學生無法利用休息時間小憩。根據調研,人性化、多功能化、實用化、舒適化、美觀化是課桌椅是學生理想中的課桌椅。
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設計機會:
第一,如何才能更好地將課桌上的書本收納起來?
第二,如何才能方便地“取”“放”書本或練習冊?
第三,如何在科室中構造不易受他人影響的環(huán)境?
第四,如何更好、更方便地將課桌移動?
第五,如何實現每個人坐的空間相等?
3 高中生課桌用戶體驗設計
筆者根據用戶需求分析得出幾點設計機會,并從不同維度的用戶體驗設計出發(fā),根據用戶感官、行為體驗設計出了符合高中生學習體驗的課桌改良設計(如圖1)。
3.1 高中生課桌創(chuàng)新設計——感官體驗設計
感官體驗設計是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達到創(chuàng)造完美知覺體驗的訴求目標,平凡中常常孕育著不平凡。恰如其分的“感官”體驗是每一個產品設計的必要因素。雖然好的感官體驗并不是優(yōu)秀的設計的全部,但是其是所涉及的作品必然會帶給使用者的最直觀的體驗。
筆者根據學生需求設計兩人使用的組合型課桌,書架處于書桌中間,形成隔斷功能。桌椅的尺寸應該與人體的尺寸互相適應,因此,在設計桌椅時,應該根據高中生的個體差異性變化而設計出適合大眾使用的課桌;桌椅的高度應適應學生進行寫字與聽課的需求。
從高中生課桌設計體驗出發(fā),不同結構的設計有利于將產品的功能最大化。一定的曲面與收納設計使用戶在使用產品時能夠快速解決學習工具不便的難題。課桌側邊的曲面設計與傳統(tǒng)課桌造型的異同在于,凹進去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不占領額外的空間,又防止人群走動碰到書包,從而使空間利用最大化。此外,在課桌下放入課桌墊增加與地板的摩擦,防止課桌板意外移動;桌面的小型文具收納可以更好地收納用戶的小用品,防止丟失。
3.2 高中生課桌創(chuàng)新設計——行為體驗設計
通過增加高中生使用課桌的行為體驗,支出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態(tài),以互動豐富他們的生活。
設計者在設計整合書桌、書架和屏風的功能時,要使產品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生活中的產品功能結合,根據結構的變化進行調整,針對調組、節(jié)約空間等情況進行設計,在課桌下設計可固定輪子,方便滑動。設計者要真正做到從生活出發(fā),使課桌椅的設計能夠方便高中生進行調組等移動課桌的行為操作。
過去,同桌之間的學習討論需要擠在同一個桌面進行,此時需要把一些書本拿開,以騰出空間。課桌椅在經過改良和創(chuàng)新設計后,學生可以在書架形成的桌面進行學習討論,而不需要為讓出空間而費神。并且,這種有眼神對視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交流,也能使其感受對方的尊重與交流的樂趣。
4 結語
無論是高中生、教師還是學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是側重點。對于課桌的設計,無論從用戶體驗還是環(huán)境、工藝方面,都應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減少學習環(huán)境給其帶來的壓力。產品體驗設計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感官體驗與行為體驗,還可以使其更好地集中精力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滿足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