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皤
摘要:班組是企業(yè)目標與決策實現的第一陣地,班組建設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基礎。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優(yōu)秀的企業(yè)開始重視企事業(yè)的基層班組建設,根據自身的特點,探索特色型班組建設模式。我公司的班組建設工作是2011年開始啟動的,熱線班組建設也是那年開始了探索與實踐,經過5年的摸索,認為班組管理必須突破“以班組長為中心”的傳統模式,樹立“以班組成員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貫徹“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的管理理念,實現“人人都盡責,事事有人管”班組風氣。
關鍵詞:自主管理;班組建設;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092-01
引言
企業(yè)班組長的工作難做,班組成員犯的任何錯誤都要班組長一個人去處理。例如:遲到、早退違反紀律,而且還屢教不改;辦公場所衛(wèi)生情況差,大家卻熟視無睹……諸如此類,舉不勝舉,無形之中,班組長與組員不再是“肩并肩”一起奮斗的兄弟,變成了“面對面”的敵對勢力。管與不管,讓班組長處于兩難境地,“管”組員意見大,被組員埋怨;“不管”考核任務完成不了,被上級指責。
如何才能讓班組長走出這樣費力不討好的“魔咒”,如何才能讓班組成員,每個人都能切實感覺到自己也是班組中的一分子,我的好與壞,直接與班組成績相關,班組的管理不再是班組長一個人的事情。
實施自主型班組建設,就是讓每個成員從單一的被管理者成為管理者,他們既是被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都處于管理和被管理體系之中。熱線人員自己管理自己,熱線員之間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他們比班組長更清楚什么情況,在處理起來也會更公平。同時,熱線人員自主管理也能煥發(fā)出積極性和對班組的責任感。事實說明,班組成員自主管理機制體現得越充分,員工的積極性就越高。
一、自主型班組建設的應用
1.成立班委,人人都是管理者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币粋€好的班集體,班委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班長誰來做?學習委員誰來當?生活委員、宣傳委員、組織委員和督導委員又有哪些職責?分工明確、權責清晰,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實驗表明: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活躍了工作氣氛,豐富了員工的業(yè)余生活。
2.班委定期輪值,人人成為全面手
曾經有人說過,“做好事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事”。同樣,對于熱線員來說,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電話和打電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著重復的事情,難免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當每個月要擔任不同的委員時,她所負責的事也隨著委員權責的變化而改變,將迎接一次新的挑戰(zhàn)。當挑戰(zhàn)成功后,所獲得的喜悅與收獲,是很難通過文字去言表的。記得有一次,和一位熱線員聊天時,她笑著說:“我感覺自己成長……”。通過6年來的實踐,每位熱線員都成了多面手。
3.積分機制,班建管理的引導線
積分管理,穿索于班組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貫穿班組管理的始終。積分管理,將每一項賦予不同的分值,每個人根據不同項工作量,累計出當月的總積分。以積分結果為基礎,利用賽場機制,打造評比賽臺;利用班組展板,將評比結果上墻進行展示,從而激發(fā)員工的進取心和大家的工作熱情,從而促進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
4.組織委員,班建活動的小馬達
每季度都會由當值的組織委員,設計活動方案,或是結伴出行、或是親子互動、或是跳繩、爬山的競技比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中感受快樂,緩解工作上的壓力,打造一個和諧的團隊,從而提高團隊的戰(zhàn)斗力。
5.激發(fā)主人翁意識,全員參與
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是有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激發(fā),他就不表現出來。主人翁意識沒有了,員工做事就往往只考慮自己,忘記了班組。
做到人人有事做,這不僅能夠增強員工的團隊意識,而且能夠使員工獲得班組管理者的體驗,學會管理自己,學會管理他人。這樣才能維持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在班組的管理中,要實行,輪流上崗,全員參與管理,起到互相監(jiān)督又互相競爭的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自開展自主型班組建設以來,熱線中心班組分別獲得了2011年度、2012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優(yōu)秀班組稱號。
2015年熱線人員代表公司參加集團公司舉辦的“微笑大使評選”活動,以華北區(qū)域第一名的成績晉級全國總決賽,取得了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
2016年熱線班組做為優(yōu)秀班組,將班組建設經驗在公司進行經驗推廣。
三、實施自主管理的思考
1.賽馬機制與積分機制成對管理,效果明顯。在學習周達鳳班組案例很受啟發(fā),而且與我們的日常工作也很近似,只是積分兌換環(huán)節(jié)說的不是很透,也是我應該主動去思考的方面,我也有意設計了此環(huán)節(jié),讓大家一起來討論,集思廣義把我們的積分管理工作做好,做實,并積極把新的思路和想法與經理溝通,以獲得在各方面的支持,如換崗體驗、物質激勵等。
2.在近幾年的學習與實踐中,讓我深深了解了“一個籬笆三個樁”的道理。就如同一個公司除了要有總經理以外,還應有幾位主管業(yè)務的副總,成立公司的領導班子。雖然,班組人數不多,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各自的特長,發(fā)揮其所長主動承擔一些工作、責任,成立熱線班組管理委員會,充分調動熱線班組的勢氣,變獨角戲或二人臺為大合唱,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把輪值機制做充分、做精制。
3.利用好交接班班會,為問題管理、案例管理搭建展示舞臺。說實話,交接班會曾經是熱線班組管理中的一根軟肋,每次的班會都像流水帳似的,也就用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后來,在交接班會上,做了一點點小的改變,除了原有要交接的內容外,增加了一個今日問題和案例環(huán)節(jié),大家對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
學習是一個過程,吸收需要一段時間,當深刻理解其內涵后,再轉為行動可能這個過程就更為漫長。熱線班組這幾年的班建經驗也是一點點積累,一點點進步。古人云“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用到班組建設中,也是十分恰當的,要想把班組建設做好,必須要有那股“?!钡木窈汀皥猿帧钡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