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功勤 曹爽爽 鄭麗娟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能在教師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思考,為了鍛煉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改變現今較為陳舊、迂腐的教學模式,致力于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在整個小學階段里,小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起步時期和個人素質的奠基時期,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一直是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yǎng)小學生思維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以下是筆者對如何改善小學高年級自主閱讀教學模式的個人思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自主閱讀;教學模式
1閱讀全文,了解大意
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來自于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于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在小學高年級時,對沒有學習過的內容,學生一般會有一種期待,求知欲會比較高,所以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的問題,讓孩子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前,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預習,基本了解文章的大義,在閱讀上收獲自主閱讀的成功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閱讀報刊書籍的積極性。
2理解尊重,著重引導
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他們即使在閱讀相同一篇文章時也會有不同的感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有些學生情感較為豐富,對藏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較為關注,在閱讀時,主要會思想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當時情景的描寫,主要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而有些學生對語句描寫比較在意,很熱愛文學,想要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通過閱讀,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得到提高。教師要盡可能采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水平。
2.1加強閱讀內容及思維的引導
教師在閱讀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應該是引導,小學生自主閱讀往往隨意性比較大,喜歡新奇、有動感的內容,求快,閱讀時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出現不少學生偏愛的現象。教師不僅要向學生經常性地推薦有益的讀物,還要教會學生選擇自主閱讀內容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對象。自認為第一是與課內教學密切相關配合的書,教材有選文的原著,課文作者或課文人物的傳記作品是當讀之書,如讀了《火燒赤壁》,指導讀《三國演義》。第二是經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話寓言、科普讀物是當看之書,如《安徒生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等。第三是屬于字典、辭典的書,這是讀書工具,要讓學生熟悉它們,并善于運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成套讀物,到了高年級,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指導學生了解有關圖書分類指示和檢閱圖書報刊的基本方法,便于他們學會利用校圖書室、縣圖書館自由選擇讀物。教師要把學生引入作者的思想情境中,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這才是有效閱讀,才能逐步實現自主閱讀的目標。
2.2加強探究與創(chuàng)造的引導
孩子們一般在閱讀上只會出現感興趣的狀況,很少會主動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而教師要考慮到孩子們是有其獨立思想、自主閱讀的能力的,需要鼓勵其積極創(chuàng)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不隨意閱讀的前提下,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見解,學會自主閱讀,激發(fā)自己的潛力。初讀時要讓學生做文摘卡片。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斷、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了解后鼓勵學生勤動筆。既可以在閱讀內容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閱讀內容發(fā)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閱讀內容的交流,做到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學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自己就會找書讀,慢慢學會讀書,使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給予充分的思維想象空間
不同的學生又不同的方式閱讀,有些同學喜歡一邊閱讀一邊記錄筆記,加深課文的理解;有些同學喜歡尋找段落關鍵詞,將其串成全文的情感主線,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有些學生喜歡分析課文中出現的圖片,分析其與課文情節(jié)間的聯(lián)系。在我們的學校,班級都有圖書角,學校有圖書室。學校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陣地,組織讀書活動和出版墻報、讀后感專欄,向你介紹一本好書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把閱讀的感受展示出來的機會。可以定期張貼讀書心得,優(yōu)美句段的摘錄;讓學生通過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習的動力,進一步增強自主閱讀的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學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自己就會找書讀,慢慢學會讀書,使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閱讀訓練,強調自主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可以墨守成規(guī),拘泥于教條,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進入閱讀內容的世界,慢慢品讀、領悟、欣賞。在閱讀課文后,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掩卷深思,從內容的過渡,寫作的技巧,相關社會背景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總結,進行自主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總之,自主閱讀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問題,自己辨析問題,自己總結閱讀經驗。這不僅僅是字詞的掌握,而是閱讀內容的思想轉化成自己思想深處的閱讀體驗,轉換成文學的養(yǎng)分。這樣的閱讀教學,有效激發(fā)孩子們的自主閱讀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逐步養(yǎng)成其探究自主閱讀的能力,豐富其閱讀經歷,擴展其思維空間,學會用自己的視角品味不同的作品,得到文學的熏陶,提高自主閱讀質量和自身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李曉靜.淺析小學高年級語文“自主閱讀”教學[J].
[3]張麗.小學高年級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幾點嘗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