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香蘭
摘 要:針對語文而言,主要是作為初中教學中一門基礎的學科,對學生的行為和學習素養(yǎng)具有著十分重要作用,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及發(fā)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在本文中,主要是針對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做出了相應的分析,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內容。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不僅僅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發(fā)現(xiàn),同時也能夠制定出相應解決措施,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的提高。因此針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控制措施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
1目前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育語言存在著的問題分析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具有著一定不可預知性和復雜性,這也是每位教師所能夠感受到課堂教學的特點,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學生群體中,自身的年齡比較輕,對學校環(huán)境個性化需要也是存在不同,教師人員教學偏好存在著一定差異,將會直接導致初中語文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存在語言方面比較大的區(qū)別,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人員必須要對自身語言進行重點掌控,同時也需要對自身教學方法做出適當改變,從而滿足學生需要,帶動學生學習水平提高,最終也能保證初中語文教學整體水平得以提升。
1.1由于教師人員的性格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因為教師人員在課堂中身份較為特殊,同時一些教師人員自身行為將會對教學行為帶來直接影響。對于教師人員來說,存在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過班集體交往方式等活動所形成,在教學時教學特點對于語文有效性是存在著直接影響。要是一個教師人員自身性格較為急躁,那么在課堂教學時語速會比較快,學生在聽課中會存在著囫圇吞棗現(xiàn)象。如果是一個脾氣較為緩和以及講課中也是慢條斯理,那么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會會有昏昏欲睡感覺。
1.2教師自身的教學語言對于學生缺少著鼓勵性
俗話說的好,一個好孩子是需要經(jīng)常被夸獎的,這樣才能在教師鼓勵之下取得一個良好成績。在初中進行學習過程中,學生主要是在一個青春期的階段,并且自身思想也不是十分成熟,所以教師可以對其作出適當夸獎,然而根據(jù)現(xiàn)如今情況來分析,很少一部分教師人員在課堂當中會采用一些鼓勵性語言來表揚學生,并且對于一些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異學生也是視而不見,這樣不僅僅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同時也將會對學生帶來不利的心里影響。
2關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語言有效的措施分析
2.1必須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師語言表達的精準度
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語文課堂存著嚴禁性的一個特點就行,進一步要求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時,應該使用比較合理以及有效教學方式,對教育語言進行豐富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不斷完善。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些詞語一定要清楚、明了和簡潔,避免教學中使用口頭禪,語言方面的表達以及交流要精練,尤其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范文所存在不同的體載,教學時選擇使用不同教學方法,這樣做目的能夠讓教學方法和語文題材這兩者之間相互協(xié)調,不斷加強教學過程中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散文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相對來說比較抒情的語調,語速方面也要緩慢寫,這樣才能帶領學生對散文中語言美進行充分領悟。然而說明性或者是議論性的文章來說,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明了以及思維清晰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帶動教學水平的提高及促進學生學習水平上升。
2.2必須要充實初中教師的語言以及提高語文課堂互動的教學有效性
對初中進行互動教學時,主要是教師以及學生之間一個互動,構建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進行知識學習過程中既不是在學生聽講的過程,也不是在教師講課的時候,然而是在構建師生互動的時候,既然學生在對知識吸收的渠道主要是課堂上面的溝通,所以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需要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互動進行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進行激發(fā),帶動學生學習成績以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個充實的語言必須要教師不斷的去充電,并且一個語文教師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閱讀來提高自身的語文藝術,通過采取閱讀方式來對一些其他教師人員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并且可以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之中,提高自身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可以采取有效的互動和溝通,來不斷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帶動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現(xiàn)如今在對初中語文進行教學時,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更加清楚了解到語言選擇將會對實際課程教學質量具有著十分重要影響。因此,對于部分教師人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使用比較有效的措施對語言精準度給予加強和提高,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綜合不同的表達技巧,使用具有鼓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加強語文在課堂教學中互動性,這樣能不斷提高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整體質量,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適當?shù)拇胧?,來提高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水平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總結
對于上述內容進行分析之后,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性主要是對教學質量衡量標準,同時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是受到了廣大教育人員的認可,但是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同時,教師人員需要從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個性化差異進行出發(fā),綜合兩者的優(yōu)點,通過因材施教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對教學過程中的內容作出積極的改善,對教學中內容作出適當?shù)姆此?,使其在多個方面來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高,最終也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整體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瞿春慧.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12(24)112-114
[2]普布卓瑪.淺析影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主要因素[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2(24)155-156
[3]王秀瑩.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12(2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