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兆暉 劉佳佳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親身實驗才能獲得更有價值的知識。但目前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本人結合多年的實驗教學經(jīng)驗,對相關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過探討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實驗是學習科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驗的機會,提供實驗的條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實驗教學的價值。我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同時對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學生實驗態(tài)度不正確。在部分學生的心目中,科學課就是玩的,可以讓自己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不用像語數(shù)外一樣認真對待。
問題二:學生實驗操作不當。在實驗中,劃火柴害怕燒到自己的手,劃不著成了家常便飯;熄滅酒精燈時不敢動,好像酒精燈會爆炸一樣;向試管里倒水,“嘩啦”一下子就倒進去,弄得到處是水
問題三:實驗操作混亂。部分學生在學習實驗的過程中,很快就能設計出實驗的操作方法,另一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全領會實驗目的。這就會造成有的學生搶著做,有的學生做不了的局面。還有的小組不按實驗要求去做,完全憑自己的愛好進行實驗。
問題四:實驗教學課時間不夠用。現(xiàn)在的實驗教學內容多,容量大。“正?!鼻闆r下,教學任務是可以按時完成的。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堂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往往很多無關的因素就會造成課堂時間不夠用,實驗完不成。
二、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策略
策略一:良好的教學設計,保證實驗教學有效的前提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想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必須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只有經(jīng)過精心的預設,才能進行有效的探究。
如,實驗“影響電磁鐵南北兩極的因素有哪些”,我們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1.發(fā)現(xiàn)問題:各組電磁鐵的南北極各不相同。
2.猜測:電磁鐵的南北極和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
3.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因素進行研究,并討論研究方案。
4.匯報研究方案,明確操作要點。
5.學生按方案實踐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6.學生上臺演示匯報交流。
7.小結。
在這個實驗設計中,學生經(jīng)歷了科學探究過程,訓練了學生邏輯思維,同時我們在實驗中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規(guī)則進行操作,記錄觀察數(shù)據(jù),確保學生順利拿到我們需要的數(shù)據(jù),保證實驗結果有效。
策略二:提高實驗材料的有效性
在實驗教學中,合適的材料是保證實驗有效性的關鍵。合適的材料不僅能幫助學生完成實驗操作,更能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張紅霞教授在《科學究竟是什么》一書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學越是簡潔明了??梢杂?個材料說明的就不用6個,能用簡單材料解決的就不用復雜材料。
比如,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原來我們都是使用鋸末作為觀察材料,但是在實際實驗過程中,由于酒精燈加熱速度沒有那么快,導致觀察現(xiàn)象不是那么明顯,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出循環(huán)路線。通過改進,我們選用高錳酸鉀作為觀察材料,在沸騰的水中投人幾粒高錳酸鉀即可清楚地看清楚水的循環(huán)路線。例如,做熱輻射實驗,按照教材上的方法,需要在室外太陽下完成。在授課時,若不是晴天就可以用白熾燈或碘鎢燈作熱源替代太陽光,同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有時候現(xiàn)成的材料并不能完全滿足每個實驗的需要,有的實驗材料實驗室里根本就沒有,這就要求我們根據(jù)實驗的需要,自己來選擇可替代的實驗器材。
策略三:精心指導,確保足夠的實驗時間
實驗活動的有效性不僅包括操作和結果的有效,還應包含思維的完整有效,一節(jié)課的時間,我們要完成制定計劃、小組討論、動手操作、匯報交流等,如此多的環(huán)節(jié)下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時間不夠的情況。所以我們在設計活動時,必須保證足夠的時間,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為了提高時間的合理利用,我們要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保證實驗時間可控。
通過研究計劃的指導不但確保實驗的嚴謹性,還提高了指導的有效性,使學生所思所想都是在合理范圍內進行的,不會因為無目的的思考,浪費寶貴的實驗時間。
三、結語
總之,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親身經(jīng)歷實驗過程;我們只有努力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策略,才能彰顯實驗教學的內涵,煥發(fā)出課堂應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