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杰
探究教學的精髓重在“探究的設計”。探究設計的精髓重在“問題情景的設計”。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庇辛藛栴}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猜想、動手、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既然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要素,作為教師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問題時要注意問題情景設計的角度和適合程度,情景設計恰當,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學習,那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景呢?我覺得應注意從這幾方面入手。
1 從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出發(fā)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我們知道,學習新知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由學生已有知識設置的問題情景所架設的橋梁,能有效地將學生引入新知識的探索情景中。
案例1 原電池原理的教學
創(chuàng)設情景 1 在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試管中先后分別插入銅片和鋅片,觀察現象;然后將銅片抵在稀硫酸中的鋅片上,觀察銅片表面的現象;在插入稀硫酸中的銅片和鋅片之間接上靈敏電流計,觀察現象。
創(chuàng)設情景 2 在蘋果上分別插入銅線和鐵線,再接上靈敏電流計,學生驚喜地發(fā)現:一只誘人的蘋果居然也能產生電流,趁學生興奮和疑惑時,教師可設置下列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惑。
提出問題:銅片表面為什么有氣體產生?
這氣體可能是什么氣體?
什么樣的裝置會產生電流呢?
類似裝置是否有一個專有的名稱?叫什么呢?
要能產生電流這裝置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這種裝置產生電流的原理是什么呢?
假說驗證:引導學生分析鋅片與稀硫酸反應的實質,提出銅片和鋅片之間有電流產生的假說,并按教材中的原電池裝置檢驗電流。
教師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時,同時也就把問題變成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了,這樣也就引發(fā)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從而達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
2 要明確學習目標,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水平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對于任何一個問題而言,探究的空間都很大,角度很多,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水平,設計出一個個任務,讓學生來逐個完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案例2 鹽類水解的教學
在講鹽類水解時,我根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教學時間和教學大綱等限制,在教學中先把鹽類水解細分為四個小目標:1)鹽類水解的含義 2)鹽類水解的實質 3)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4)鹽類水解的應用;四個小目標層層推進,以適應學生的認知過程。設計如下:
創(chuàng)設情景:NaCl、NH4Cl、CH3COONa溶液是否都呈中性?
實驗:用pH試紙測試NaCl、NH4Cl、CH3COONa溶液的酸堿性
產生疑惑釋疑:a.溶液酸堿性的原因
b.此水溶液中存在離子能否大量共存
c.寫出化學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
導出概念歸納:鹽類水解的概念和本質,并與中和反應做比較
發(fā)現規(guī)律問題:是不是所有的鹽都能水解?
總結:能發(fā)生水解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影響因素實驗:用pH試紙測試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比較堿性強弱
分析:比較陰離子對應的酸酸性強弱
內因:越弱越水解
外因分析:聯(lián)系影響化學平衡和水的電離的因素
應用問題:溶液配制、濃縮與蒸干、泡沫滅火器、明礬凈水等
3 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3:化學反應速率以及化學平衡的教學
在進行化學反應速率以及化學平衡的教學時,我設置了這樣的生活情景:取出一瓶啤酒,打開瓶蓋,酒瓶內立即泛起大量泡沫,于是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有泡沫產生?接著,我把啤酒分別倒入一個常溫的玻璃杯和冰鎮(zhèn)過的玻璃杯,并提問:為什么看到在常溫的玻璃杯中泡沫更多?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實際上是對影響化學平衡的外界條件(壓強、溫度)的認識和應用。最后,我又取出一瓶啤酒,經過劇烈振蕩后打開瓶蓋,迅速地噴出大量的泡沫,經過對這個現象的思考和分析,學生們又加深了對化學反應速率的認識。
這類學習情景不僅讓學生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還可以使學生嘗試參與和化學有關的社會生活問題的解決過程。
4 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感受化學問題
化學課具有得天獨厚的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的條件。新課改下的化學教學更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探究,強調利用實驗教學讓學生感知、理解、鞏固和應用知識并形成能力。
案例4 《硫酸》的教學
創(chuàng)設情景 教師演示實驗——濃硫酸使蔗糖炭化并膨脹形成黑色“面包”,而且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在學生感到化學的神奇之處時,我設置了如下問題:
提出問題
(1)實驗時為什么要先在蔗糖中滴加幾滴水?(操作類問題)
(2)含有少量水的蔗糖中加入濃硫酸之后蔗糖的顏色加深直至變成黑色物質,黑色物質是什么?這說明了濃硫酸具有什么性質?
(3)濃硫酸使蔗糖脫水炭化的實質是什么?蔗糖屬于哪一類物質?濃硫酸還能使哪些物質發(fā)生脫水?
(4)為什么黑色的物質會快速膨脹形成黑色“面包”?實驗過程中感覺到有某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是什么氣體?能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這個反應過程?
對于多數實驗拓展性問題的設置是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的,本實驗就至少能夠從操作和現象兩個角度入手設置問題。教師在對實驗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從多個角度綜合設置,力求從多角度拓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課堂教學情景的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創(chuàng)設和優(yōu)化教學情景,能促使學生綜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自覺地去尋找問題、發(fā)現問題、設計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新課程的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貴州省甕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