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積極尋找教育幼兒的最佳切入點,家園雙方隨時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發(fā)展的情況,在教育上取得共識,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xié)同進行教育。教育這一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及時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動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老師和家長迫切需要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
關鍵詞:換位思考;發(fā)展性原則;溝通;榜樣;信任
有一天晚上,當我和往常一樣打開我的電子郵箱時,收到一封來自我班一位家長的郵件,我忍不住在第一時間點擊開來,上面寫道:“王老師,您好!我是xx小朋友的媽媽。昨天去接孩子時,一個小姑娘沖著我說,xx是個大笨蛋,這話讓我很震驚也很心痛。我的孩子其實是個觀察仔細、會動腦、記憶挺棒、很有愛心的好孩子。記得上次他額頭摔破,是和一個女孩追趕時被她拉倒在地了,還被重重地壓在身上,摔得不輕,流了不少血。第二天到園時有小朋友說要替xx好好教訓那個摔他的小孩,xx回來對我說,我才不去教訓她呢,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就發(fā)覺他很懂事。最近精力都放在xx的身體上了,希望他有個健康的身體,沒太在意他的其他方面,小姑娘的話肯定是事出有因,我想了解一下xx在幼兒園時哪些方面比較欠缺些,以便我?guī)椭黄疬M步?!?/p>
當我讀完這封郵件后,帶來三點深思:①這是一位細心又負責任的母親,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和品質。②xx小朋友在同伴面前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在集體面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③這位母親以為是老師對孩子說了這句“你是個大笨蛋”,從而對老師產生了誤解。
一、教師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家長建立尊重和理解
如今,幼兒園里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了解父母的角色,并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tài)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系,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tài)度也會大不相同,那么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在“郵件”事件中,我告訴這位母親,“如果我是你,聽到有人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是個大笨蛋時,也會很震驚,因為我也是一位母親,內心有著與你同樣的真實感受,沒有一個父母愿意承認自己的孩子笨、傻,我也不例外。如果是我的孩子被人說成是大笨蛋,我也會很心痛,因為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從此失去自信,影響到他一生的發(fā)展。也許我會比你還要氣憤和震驚,說不定直接打電話給老師了解情況,所以我能理解你寫這封郵件的想法,我愿意與你一起來分析這件事情的原委,也謝謝你對我們老師的理解和信任?!碑斘艺f出這番話后,這位母親變得平靜了許多,慢慢的我們打開了開始時的僵局,我們彼此多了一份理解和真誠,在向家長描述事情的經過時,家長表現的是耐心的傾聽,電話中那生硬的語氣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二、教師全面關注每個孩子,讓家長信任和放心
教師和孩子家長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孩子的教育者;目標是一致的,都想培養(yǎng)好孩子。所以與家長談話時要坦誠相見,推心置腹,給人可近、可親的感覺,這樣家長才會敞開心扉,才能贏得家長和孩子的尊敬和信賴,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在“郵件”事件中,針對“你是個大笨蛋”一言,我告訴該家長,我找xx和那個女孩子都談了,原來是因為xx早上晨問鍛煉時不會跳繩,那個女孩爸爸在家總是因為一些事情說她是大笨蛋,從而導致在幼兒園也會這樣說小朋友。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很強,所以有時說出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從成人之處學來的,我們不能過于責備孩子,而是要從自身做起,為孩子樹立榜樣。細細想來,在我的周圍,不乏聽到這樣的語言,來自哪里?那就是發(fā)自家長的口中。有時與家長交流孩子的表現,就會聽到家長指著孩子說:“你這個笨蛋,連個數字也不好”、“別的小朋友都會講這個故事,你怎么不會講,真是笨死了”、“別人會拍球,你還不會啊,怎么這么笨啊”等等。記得在親子班上,一名三歲的寶寶不愿意介紹自己,反而在地上打滾,我覺得這種行為甚是可愛,突然聽到另一名寶寶大聲說:“你是個大笨蛋?!毙⌒∧挲g也會這樣說,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不難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句話說的很好“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父母在孩子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
我將話鋒轉到了家庭教育上面,讓該家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小女孩,來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通過真誠的溝通,該家長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對于我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們在對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也漸漸達成了共識。
三、教師用母親般的心照顧好孩子,建立與家長間的默契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認為作為老師總不能揀好聽的話跟家長溝通,這是最傻的做法。若對家長一直抱怨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也是最傻的做法?!澳闶莻€大笨蛋”這句話,老師不可能這樣對孩子說,對一個孩子說也就是對全班孩子說,這會是對每個孩子的打擊,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始終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用母親般的心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這就是《綱要》提出的發(fā)展性原則。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孩子的秉賦性格也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就應以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人與人之間多一些交流和溝通,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份溫暖與關愛,生活就多了一縷陽光。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它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家長,結合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使雙方在溝通過程中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