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鳶尾 統(tǒng)籌/胡桃
新疆巴楚:燒烤架上的美食信仰
文圖/鳶尾 統(tǒng)籌/胡桃
最好的美食是在原產(chǎn)地 最正宗的紅柳枝燒烤在新疆巴楚
燒烤,人類最原始的美食,而將它做到極致的,在我記憶中,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新疆。小時候街頭那些帶著花帽高鼻子的小販,有點怪腔怪調(diào)的吆喝聲“羊肉串,羊肉串,新疆的羊肉串”。那滿是辣椒、孜然,在炭火上吱吱作響,香氣撲鼻的美味總是讓路過的人直咽口水。后來真的到新疆巴楚游玩,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內(nèi)地的羊肉串真是弱爆了。一串串足半斤的肉串沉甸甸地拿在手里,才能讓人真正領(lǐng)略到大塊吃肉的精髓。從咬下第一口起,外焦里嫩的羊肉在唇齒之間汁水四濺,肉香和熱氣縈繞口腔,味蕾歡悅得想跳舞。
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的巴爾楚克,曾經(jīng)也是絲綢之路上的要沖。比起人們熟知的樓蘭國,同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尉頭國,卻已經(jīng)被湮滅在歲月中,只留下一些王城、烽燧的遺跡和破碎的陶片見證著歷史。
行走在千年古絲路上,遙想班超挈三十六人鎮(zhèn)西域,是何等的豪放英雄。就像大漠中的胡楊林,生千年而不死,死千年而不倒,倒千年而不朽,倔強得如同鐵甲在身金戈在手的士兵。無論是紅海灣胡楊島那種燃燒到極致的濃烈,還是黑山風倒木區(qū)沉寂中的堅持,為生命永不放棄,讓人動容。
茫茫大漠戈壁,駝鈴輕響,彈唱著熱瓦甫的維吾爾族老人,輕歌曼舞的姑娘小伙,喚醒了這片古老土地上塵封的繁華。淳樸熱情的南疆人,以瓜果上席,宰羊待客,著實讓這次巴楚行變成了舌尖上的狂歡盛筵。一氣呵成。撿一些枯掉的樹枝木條,燒成炭火,擱上特制的鐵架。隨著肉串顏色漸漸油亮焦黃,撒上一點點鹽水。新鮮出爐的地道巴楚羊肉串就做好啦。拿一串開吃,一口咬下去就停不下嘴。肥瘦相間飽滿豐腴的肉塊化成舌尖的環(huán)肥燕瘦,風情萬種。羊腰子和羊肝,一開始大家還怯怯地用手掰一點試試,然后就搶了起來。這是我見到最為簡單的烹飪,就讓羊肉呈現(xiàn)出恰到好處的鮮美,可見大叔對食材和手藝的自信。不過聽大叔解說后才明白,原來美味的后面其實有著極其苛刻的條件。
在艾拜都拉大叔看來,新鮮優(yōu)質(zhì)的羊肉不需要腌制或者加很多調(diào)料。他做烤肉首先
烤肉是新疆美食之魂,到了有著燒烤之都美譽的巴楚,自然不能例外,一定要嘗一嘗。
一只肥肥的小綿羊被拴在胡楊樹下,它注定成為當天我們的大餐。艾拜都拉大叔,從15歲開始在村子里賣燒烤,已經(jīng)做了足足四十年,是巴楚縣遠近聞名的燒烤大師傅。能請到他幫我們烤羊,我們也真是口福不淺。
在大叔的刀下,熟練的剝皮、切割,串串,要選用巴楚當?shù)佧}堿地生長的綿羊,這些羊每天跑上十多公里才能吃飽,所以都是些做足運動、脂肪和肌肉均衡的有機羊。必須是二三十公斤重的小羊羔,現(xiàn)殺現(xiàn)做,肉質(zhì)才會細嫩,沒有膻味;肉塊要大,順著纖維紋理切,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肉汁鎖在肉塊里面,達到外焦里嫩的效果;每四塊瘦肉中必須夾雜一塊肥肉,這樣既中和了肥肉的油膩,瘦肉也不會柴,達到互補的口感;木炭要用胡楊木,細密結(jié)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