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君
【摘 要】景頗族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景頗族人民的聰明才智造就了豐富絢爛的民族文化,并通過舞蹈的形式將其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舞蹈大部分也獨具特色、富有內(nèi)涵,體現(xiàn)出民族的特點。
【關鍵詞】景頗族;舞蹈文化;舞蹈類別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160-01
景頗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它是由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發(fā)展而來,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獨具國際性色彩,其同族又叫克欽族和新福族,主要分布在緬甸和印度阿薩姆。景頗族的發(fā)展源遠流長,本文將介紹景頗族舞蹈文化的形成及舞蹈類別。
一、景頗族舞蹈文化的形成
(一)景頗族文化的形成。景頗族人長居于崇山峻嶺之中,生活比較閉塞,與外界聯(lián)系較少,所以景頗族發(fā)展比較緩慢,景頗族人有自己的信仰,但他們的信仰一般在鬼神方面,所以景頗族人每年都會進行鬼神的祭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繼傳入并影響到景頗族的文化,使景頗族文化正式形成。
(二)景頗族舞蹈文化的形成。景頗族舞蹈文化的由來與其鬼神和宗教信仰有關。景頗族人祭祀神靈的主要方式就是舞蹈,景頗族舞蹈豐富多樣,最著名的就是目瑙縱歌,每年農(nóng)歷十五都會舉行萬人規(guī)模的目瑙縱歌節(jié),景頗族舞蹈文化的形成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
二、景頗族舞蹈的類別
(一)目瑙縱歌?!澳胯А笔蔷邦H語,“縱歌”也稱“總戈”,是載瓦語,“目瑙縱歌”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歡快跳舞”。目瑙縱歌屬于祭祀性質(zhì)的舞蹈,象征著吉祥幸福、豐收富貴。每逢農(nóng)歷正月,景頗族的男女老幼衣著盛裝,無論多遠都趕來參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目瑙縱歌也發(fā)生了變化,隨著西洋樂器的傳入,目瑙縱歌的傳統(tǒng)樂器被取代,并由原來以祭祀為目的的活動演變成一種節(jié)日慶祝活動。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五,景頗族都會舉行盛大的目瑙縱歌節(jié),這也成為了景頗族人民最重大的節(jié)日。
(二)整戈?!罢辍笔禽d瓦語,景頗語稱之為“同嘎”。“整戈”的意思是“跳新房”,它的演奏樂器是象腳鼓,這是它與景頗族其他舞蹈的最大差別?!罢辍币韵竽_鼓為中心點,其他族人跟隨其后,手牽著手或者手搭著彼此的肩膀,按照象腳鼓敲打的節(jié)奏跳簡單式的舞步。
(三)布滾戈?!安紳L戈”也屬于載瓦語,景頗語稱之為“各崩”。它是以送魂儀式為基本內(nèi)容的舞蹈,景頗族老人去世舉行完葬禮后,需要在晚上跳“布滾戈”作為送魂儀式?!安紳L戈”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和形式較為豐富,日常的一些舉動都會體現(xiàn)其中,動作的變化也很豐富,是目前景頗族舞蹈中舞步和手勢最多的一種。此類舞蹈具有剛柔并濟的風格,它體現(xiàn)了景頗族人民勤勞樸實、勇敢向上的民族性格?!安紳L戈”雖然動作較多,但是它的節(jié)奏旋律、民族風格、舞蹈方法都是統(tǒng)一的,“布滾戈”具有豐富的民族內(nèi)涵,是景頗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四)龍洞戈。“龍洞戈”系載瓦語,景頗語稱之為“腦巴巴”。它同“布滾戈”一樣,也是用于景頗族老人去世后的送魂儀式,和“布滾戈”不同的是,“龍洞戈”是在白天跳的舞蹈,它以兩面鼓為樂器進行伴奏,并伴有歌聲,聽起來比較歡樂。
(五)串戈?!按辍笔禽d瓦語,景頗語稱之為“吐懸”,這是以刀舞形式表現(xiàn)的舞蹈。在景頗族舞蹈中,以刀舞形式表現(xiàn)的舞蹈有很多種,但方式相對簡單,而“串戈”中的刀舞,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有單刀舞表演、雙刀舞表演、對刀舞表演等?!按辍斌w現(xiàn)出景頗族人民勇敢、堅強、高尚的美德。
(六)釘戈?!搬敻辍笔禽d瓦語,“釘”在景頗族是一種弦樂器,顧名思義“釘戈”就是在“釘”的伴奏下進行的舞蹈。它的舞步和旋律借鑒了傈僳族的舞蹈,因此是一種融合了兩個民族風格的舞蹈。
(七)直戈。“直戈”也是載瓦語,景頗語稱之為“同嘎”。它與“整戈”同出一轍,都有“跳新房”的意思,但“整戈”以象腳鼓演奏為主,而“直戈”則是以唱為表現(xiàn)形式的舞蹈,唱詞內(nèi)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艱辛與曲折,體現(xiàn)了景頗族人民的淳樸性格。
(八)金再再?!敖鹪僭佟笔禽d瓦語,景頗語稱之為“跳噶”。它也是一種用于祭祀的舞蹈,只有景頗族中有才德、有福氣的人去世后才跳此舞蹈?!敖鹪僭佟钡奈璧副憩F(xiàn)形式也不同于其他景頗族舞蹈,多數(shù)以模仿動物跑跳和動物之間的爭斗為主,反映了景頗族人民早期的狩獵的生活。
三、結語
景頗族舞蹈文化是景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同時它也將帶動景頗族文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居里.隴川景頗族“目瑙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兼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J].西北民族研究,2013(03).
[2]施洪,李茂琳等.景頗族目瑙示棟中的動物元素[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3(07).
[3]張曉萍,劉德鵬.民族旅游儀式展演及其市場化運作的思考——以云南德宏景頗族“目瑙縱歌”節(jié)為例[J].旅游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