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影
民主生活會要開出實效,達到“團結(jié)—批評—團結(jié)”,最終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推動工作開展的目的,必須注意克服以下三個傾向:
一是將民主生活會變成工作安排布置會的傾向。個別單位的民主生活會,大家都沒有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會上大家都在談工作,還是領導安排,下屬應承,最終變成了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不是民主生活會的應有之義。
二是民主生活會有形式主義和走過場的傾向。有的單位的民主生活會,看似該有的議程和環(huán)節(jié)一個不少,但是剖析自己不深刻,批評別人沒有“辣味”,沒有達到“紅紅臉、出出汗”的要求。甚至有的人發(fā)言空洞無物,高大上的內(nèi)容說了不少,能落到實處的東西沒見幾句,沒能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大家聽了半天,不知所云。最終民主生活會敷衍了事,只求形式不求效果。
三是批評和自我批評有表揚與自我表揚的傾向。就像不少新聞報道中指出的那樣,不能以工作建議代替批評意見。既然這些現(xiàn)象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那么,那種看似批評、實則表揚的溜須拍馬更是民主生活會的大忌!比如,“某某同志老是加班,不注意身體”之類的奉承之語。
其實,像上面三種走形變味的民主生活會,不開也罷!因為這樣的民主生活會,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耗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也助長了形式主義。
筆者覺得,民主生活會上的對照檢查和自我剖析,就是應該結(jié)合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便不斷增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發(fā)現(xiàn)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黨內(nèi)監(jiān)督,規(guī)范黨內(nèi)政治生活。
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大家可以敞開心扉把平時不敢說的話講出來,避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團和氣,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收到取長補短、相互監(jiān)督的效果,讓班子成員更加團結(jié),更好地為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