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蕓
(云南大學 滇池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8)
?
論中越傳奇小說中的“現實愛情”母題
——以中國《剪燈新話》和越南《傳奇漫錄》為例
陳 蕓
(云南大學 滇池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8)
中國元末明初小說《剪燈新話》與越南改寫本《傳奇漫錄》存在相同的“現實愛情”母題,表現這一母題的作品在主題、情節(jié)、表現手法等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在排除中國對越南“單項影響觀念”的因素外,還源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的一致性”。文章旨在透過分析比較兩部作品的“現實愛情”母題,著重探討“相同母題,不同底蘊”的特點及差異。
中越;傳奇小說;現實愛情母題;比較研究
在世界文學史或地域文學史中,有不少文學作品都是在傳到其他國家后才得到人們更廣泛的重視。元末明初的中國文人瞿佑的代表作《剪燈新話》,是一部具有跨國界影響力的古典小說集。此書出版不到一百年,便開始風靡于漢文化圈的日本、朝鮮和越南。《剪燈新話》傳到越南,對阮嶼的《傳奇漫錄》的創(chuàng)作產生很大的影響,成為越南第一部傳奇類漢文小說。學界普遍認為《傳奇漫錄》是中國作家瞿佑《剪燈新話》之仿作,重點關注其在語體形式及思維創(chuàng)作上受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即以“單向影響觀念”為主,但這種影響不能掩蓋兩國文學獨自發(fā)展的事實。
中越傳奇小說創(chuàng)作者有著相似的生活體驗和人生經歷,他們在面對生死、離別、愛情等人生問題時,會表現出共通的情感反應。于是,產生相同的文學母題研究。母題屬于主題學研究,是指在各類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基本行為、精神現象以及人類關于周圍世界的概念:生死、離別、愛情、時間、空間等。“愛情”是文學最重要的母題之一。
中國《剪燈新話》與越南《傳奇漫錄》兩部傳奇小說中以愛情為母題[1]的作品很多,尤其體現在對現實愛情母題作品的描寫和比較。根據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方式將愛情類作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見表1):第一, 現實類,指現實中描寫男女主人公相遇后相愛的作品。第二, 從現實到非現實類[2],即現實中男女主人公相遇后相愛,其中一個人或者兩個人都因某種原因死去,最后變成幽靈,他們的愛情故事就延續(xù)到非現實生活的“世界”。第三, 非現實類,即現實中的男子與非現實的女鬼(幽靈、神仙、動物的轉世等)的相遇和離別,或者女鬼向活著的男子復仇,男子死去后最終男女幽靈一同出現在非現實世界。
表1 愛情母題類作品分類
《剪燈新話》和《傳奇漫錄》四卷,20個故事另附兩篇附錄中,愛情類故事均為9篇,占45%,其中,現實類愛情作品占愛情類作品的33%。
(一)主人公身份設定
《剪燈新話》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設定,主要強調權利和風度,女主人公要求設定為才貌兼?zhèn)涞纳倘嘶蚋患抑?,以此反映元末明初江南都市經濟和人們的生活面貌,如《聯芳樓記》中的糧商之女和《渭塘奇遇記》中的酒肆之女。男、女主人公為18-22歲已到婚期的青春男女,這符合他們積極向往浪漫和對自由戀愛的渴望與追求。在《渭塘奇遇記》中未注明女主人公的名字,其他作品的男女主人公都以中國式名字命名?!堵摲紭怯洝分幸荒凶油瑫r與兩個女子相愛,意在反映當時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并抨擊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
《傳奇漫錄》中男、女主人公身份都有詳細描述。《快州義婦傳》和《南昌女子錄》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差距大、反差明顯。男主人公雖然人物出眾卻是奢侈的富家子弟或疑心重的豪門家族,而女主人公是才色兼?zhèn)洹⑿牡厣屏紖s出身窮苦的普通女子。差距明顯的男、女身份是女主人公在爭取婚姻愛情生活中表現被動、消極的根本原因。進而反映受儒教“三綱五?!狈饨ǘY教束縛下女子的悲慘命運,故事中的兩個女子成為傳奇類故事中封建社會中的理想女性?!洞浣媯鳌分懈杓С錾淼呐魅斯浣嬙诂F實愛情中始終勇敢積極與命運做斗爭,最終成為傳奇類故事中幸福女性的代表。
(二)相遇情節(jié)設置
根據傳奇小說的特性,愛情母題中男女主人公的相遇通常設定為男女間偶然地奇遇,或因小家庭互相往來的關系,或者經媒人的介紹等方式。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剪燈新話》中現實類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設定在以前就有來往的關系,這對刻畫整體作品的現實性起到重要作用,意味著主人公在爭取愛情方面比較自由?!秱髌媛洝分心?、女主人公的情感交流點在于男、女青年的婚姻需要外界的因素如媒人來促成。這樣使得現實性將微遜色于《剪燈新話》,這與國籍不同的作者對愛情欲求旺盛的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和結合方式的觀點不同。即瞿佑對年輕男女之間的自由愛情表示默認態(tài)度,可阮嶼因為受自身階級立場的影響而對此卻表現出否定的態(tài)度。
表2 主人公的相遇方式[3]
(三)相同母題,不同結局
故事的結尾通常反映作者自身對時代或世界的態(tài)度,以及向讀者傳達信息的核心內容?,F實愛情母題作品中蘊含悲劇和喜劇色彩,比非現實愛情母題的悲劇色彩更具說服力和說教性。
表3 現實愛情母題的故事結局
從表3中我們看出:《剪燈新話》中以喜劇結尾的兩個作品:一個男子與兩姐妹相愛,或通過夢的空間主旋律展開的兩篇故事是出于作者單純?yōu)榱私o讀者帶來快樂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以悲劇結尾的《秋香亭記》實際上是瞿佑的自傳體小說。瞿佑將與初戀沒有結成姻緣的遺憾表現為《秋香亭記》這一作品?!都魺粜略挕分械谋瘎≈饕驓w結為戰(zhàn)亂。戰(zhàn)亂破壞青年男女的愛情,作者通過作品來表達戰(zhàn)亂時期自己的委屈和對社會的憤怒之情。
阮嶼直接將戰(zhàn)亂融入小說中,凸顯屢遭戰(zhàn)亂帶給人民的痛苦與不幸。在《快州義婦傳》中,有一段徐蕊卿的亡魂叮囑仲逵的話頗能體現越南民族堅強不屈的性格和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妾常奉侍左右,竊聽諸仙語,謂胡朝訖篆,丙戌歲兵戈大起,殺傷攻刺,二十余萬,擄掠者不在,自非邁于種德,只恐玉石俱焚。時有真人姓黎,從西南方出,勉教二子堅于追隨,妾雖死不朽矣?!盵4]
《翠綃傳》對翠綃的塑造更能突出本土特色。女性對愛情的追求更主動和勇敢。作者向越南女性傳達:只要抱著希望勇敢面對生活,不顧身份如何,最終都可以找到幸福,給當時的越南女性帶來一線希望。
“愛情”母題是人類的基本行為,是一種精神現象,它源于人的一致性。因此,在異質文化的民族、國家的文學作品里,會出現相同的“愛情”母題。本文重點將中國《剪燈新話》及仿制改編作品越南的《傳奇漫錄》中現實愛情母題進行比較。從故事展開的特點、人物、男女的情感交流、故事結局等方面展開比較分析。
以現實愛情為母題的兩部作品均呈現出諸多共同點:受男權社會、封建禮教、屢遭戰(zhàn)爭和地理氣候條件的背景原因。塑造兩類不同主人公:一是個性張揚、反對封建禮教、向往并大膽追求美好愛情和幸福婚姻;二是忠貞守節(jié)、善良的符合中越古代傳統儒教思想的理想男、女主人公,形成悲喜并存的結局。
在對兩部作品的深層意義與價值的解讀中,我們領悟并為之震撼的是“人類的本性是不甘于向命運低頭的”。即使為之承受風險、付出代價也在所不惜。美好的愛情,沒有束縛的生命自由,將永遠是人類的精神追求。
[1]孟昭毅.比較文學通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陳慶浩,王三慶.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1冊 傳奇漫錄[M].法國遠東學院,1988.
[3]任明華. 越南漢文小說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于在照. 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之比較研究 [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
`
[責任編輯 孫 葳]
On the Motif of “Realistic Love” in Sino-Vietnamese Legendary Tal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JianDengXinHuaandTruynKyMan Luc
CHEN Yun
(Dianchi Colleg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228,China)
Jian Deng Xin Hua (New Tales under the Lamplight), a Chinese legendary tale from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nd its Vietnamese adaption Truyn KyMan Luc feature the motif of “realistic love” and share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their themes, plots and expressive techniques. Apart from the one-way influences of China on Vietnam, these similariti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sameness in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otif of “realistic love” in two tales and explores both the featur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same motif.
Sino-Vietnamese, legendary tales;motif of “realistic love”;comparative study
2016-12-06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指導性科研課題“越南漢文傳奇小說《傳奇漫錄》研究”(2016ZDX238)
陳蕓,云南大學滇池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越南語言、越南民俗文學。
I106
A
2095-0292(2017)01-0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