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蘭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每天瑣碎而必要的事就是各種各樣的溝通??涩F(xiàn)實情況是,有時我們會為了溝通而急于表達,卻忽略了傾聽對方的聲音;有時我們會認真地傾聽,卻又忘記了在恰當?shù)臅r機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以至于我們不能有效地溝通,甚至使溝通局面失去控制。溝通既需要耐心的傾聽,更需要恰當?shù)谋磉_,尤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小學生和文化層次迥異、社會經(jīng)歷不同的家長。
我班有一位個性比較強的男生,只要有不滿意、不順心的事,他就會不分場合地盡情宣泄,扔書本、接話等現(xiàn)象在科任教師的課堂上時有發(fā)生。為此,我與家長也進行過多次溝通,但效果并不明顯。家長認為這是學校的事,應由學校和老師負責管教。要想解決這個學生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家長的思想問題。于是,我在交流的過程中盡可能讓家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家長明白這種行為不僅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對這個學生本人的發(fā)展也不利。溝通中,我向家長表明自己的觀點:該生的問題表現(xiàn)在學校,我就不會讓學生放任自流,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他,使之能夠和其他學生一樣會找到恰當?shù)臅r間、恰當?shù)牡攸c、選擇恰當?shù)姆椒òl(fā)泄自己心中的不滿。同樣,也希望家長配合我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因為學生在學校不遵守紀律的表現(xiàn)是思想問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問題。所以,家長有義務、有責任配合學校、配合老師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并能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問題,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快樂地成長。經(jīng)過多輪交流溝通,家長終于改變了態(tài)度,不再認為孩子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情與己無關了。從她的表情看出,她不是在應付我,而是認真對待了。慢慢地,學生的行為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
當然,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家庭情況千差萬別,家長的素質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有時即便你再表達,也改變不了一些不上心的家長,那么我們只好換一種方式。一次學校組織藝術節(jié)活動,這是學生盼望已久的大事。正當學生陸陸續(xù)續(xù)來到教室時,我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原來是小偉的姥姥為他請假,說他因病不能到校參加活動了。這時,我想起昨天臨放學時小偉就表示不想?yún)⒓铀囆g節(jié)活動,被我拒絕后失望的表情。因為小偉常年由年邁的姥姥照顧,老人家實在不容易,我不禁動了惻隱之心,縱然知道小偉姥姥打電話是為他開脫,可還是答應了老人家,讓小偉在家休息。
剛放下電話,電話又再一次響起來。我一邊接電話一邊想:是誰又有事了?電話那邊傳來了小雨爸爸的聲音:“孩子媽媽去外地了,我又很忙沒時間接孩子,今天上午的活動他就不去了。”我當時聽了心里很不舒服,但轉念一想,小雨爸爸還算誠實,他沒有謊稱孩子病了讓我不得不給他假。也許是他的誠實感動了我,我很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并囑咐他,小雨最近的作業(yè)寫得不好,希望家長能在十一假期期間給予關注。小雨爸爸立即表示一定多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杉倨诤螅覚z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小雨的作業(yè)就像天書一樣,簡直沒法看。于是我告訴小雨,今天放學我要和他爸爸談談,可放學后卻沒看到他爸爸的影子。第二天,我問他為什么沒等老師,他說:“我告訴我爸爸了,他沒等?!甭牭竭@里我已經(jīng)基本明白,肯定是家長沒有監(jiān)督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其實他心里很明白我找他的用意,他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如果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督促孩子學習,或許我可以理解,但是對老師這種不在意的態(tài)度將影響孩子對老師和學習的態(tài)度,必須讓家長理解我們是合作關系,是合作伙伴。于是我再次要求和小雨爸爸面談。
放學后終于見到小雨爸爸了,還沒等我開口,他就說:“老師,孩子媽媽去外地了,我工作又特別得忙,所以昨天……”小雨爸爸一口氣說了眾多為難之處。面對他的滔滔不絕,我覺得他說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在故意推諉我,此時對他再多說也不一定能改變他的抵觸和不在意的態(tài)度,于是,我干脆冷處理,傾聽了他的宣泄之后,只心平氣和地說了一句:“我知道了。”便不再多言。沒想到,第二天,小雨的作業(y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便問小雨昨天爸爸說了什么,他說:“爸爸叮囑我一定要好好寫,并一直監(jiān)督我寫完。”有時候冷處理也會取得意外的好效果。反復溝通無效的時候,冷處理表明了我們的態(tài)度,執(zhí)行與否就讓對方自己去體會吧。
小學班主任工作各種繁雜不言而喻,無論遇到何種學生、何類家長,我們都應該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態(tài)度,尊重學生個性和家長差異,講究溝通的藝術,竭盡心力使家長感受到我們的誠心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