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紅艷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新課程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化,對于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基礎部分,小學教學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xù)階段學習成效。小學數學教學中,強調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但是就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而言,總體成效偏低,嚴重制約著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由此,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將分層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xù)學習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新課程教育改革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思維和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對于活躍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結合學生學習差異和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當前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
一、教學目標分層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首先應確定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教學需要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國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是結合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具有較強的共通性,以致于忽視了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差異,影響課堂教學成效。以這樣的教學目標來指導教學活動開展,對于學習能力較好或成績較高的學生有一定作用,能夠緊緊趕上教師的授課進度,但相較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由于自身知識吸收能力不足,在學習過程中難以追趕上其他優(yōu)秀學生,長此以往,會被落的越來越遠,不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喪失學習主動性。
就此類情況而言,新課程教育改革后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夠結合學生個性化需求,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來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在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后,以此為依據實時調整教學難度大小,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以求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分層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較為枯燥,主要是對數字進行簡單的認知和運算,加之學生數學能力水平的不同,導致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知識吸收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化需求,制定分層教學目標,諸如在同一個知識點,學習能力較強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求其能夠將知識點充分掌握,并靈活運用,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的將知識融會貫通;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僅僅要求其能夠掌握知識,正常運用解決例題即可,諸如教師在講解長方形面積如何計算時,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需要進一步了解計算公式的由來,從而能夠靈活運用公式完成計算,而學習較差的學生在理解上存在阻礙,教師只需要這部分學生能夠運用公式計算即可,并通過大量的數學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方法分層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所學知識,需要采用分層教學法,設立不同層次的問題和練習。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所設置的問題難度大小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好壞進行分層,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提問,將問題內容逐級遞增,實現知識的橫向延伸。這樣的分層提問方法,能夠保證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不會因為目標過高喪失學習信心,逐漸培養(yǎng)成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分層教學法而言,可以分為并列選擇式、遞進式以及剝離式,其中并列選擇式主要是指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中,為學生布置相同難度和內容的練習,最終按照學生作業(yè)完成水平高低來評價學習情況;遞進式是指在同一類型的數學練習中,數學練習層次難度逐漸增長;剝離式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難度不同的數學練習,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評價分層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教學成效高低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教學評價結果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學成效,從而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分層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評價,主要表現在對班級內部學生整體橫向評價,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橫向評價,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這樣教學評價方法有助于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客觀清晰的了解到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加劇班級內部競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班級學習氛圍濃厚,學生之間能夠不斷完善自身,朝著更高層次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為后續(xù)的學習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于教育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教育改革,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小學教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教育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學習成效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自信,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個性化發(fā)展,奠定未來學習發(fā)展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敏華.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1):152-153.
[2]郭仕萍.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寧夏教育科研,2014(03):26-28.
[3]周美霞.小學數學興趣化分層教學模式實踐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