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wèi)國
摘要:教師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要注意“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大膽向課外延伸。
關鍵詞:低年級 自主學習 學習習慣
一、教師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用新課程教學所提倡的全新教育理念,善于運用各種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分析、思考、理解和掌握新知,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多練”,要關注到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學生的發(fā)展。
沒有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學生的自學能力根本無法培養(yǎng)。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大量使用教學具卡片,教會學生認數(shù)、識字,同時又經(jīng)常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和動腦思考的能力。
二、教學中要注意“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
(一)教師要想完全調(diào)動兒童學習興趣,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首先,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每個同學都能踴躍參與,并能在參與中表現(xiàn)自我。其次,就是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帶著一種激情組織教學活動,努力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師生以一種平等的身份進行互動,在玩中學。而對于低年級兒童,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幫他們樹立起“我能行”的學習自信心。
1.讀一讀。新課程標準指出,從低年級起就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課堂上,教師一定要重視引導兒童進行讀書訓練,從讀的過程中達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
2.說一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可適當指導學生看圖復述故事,既理清了文章的層次,明白事物的經(jīng)過,又提高了兒童的口頭表達能力。
3.演一演。組織兒童分角色表演,這是一種幫助兒童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有效方法,也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教學活動。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如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再讓小組同學進行配樂朗誦比賽,表演人們苦苦追尋雷鋒的情景,活動中使學生加深了對雷鋒精神和其生前英雄事跡的的了解和認識。
4.議一議。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作用,通過討論交流,讓他們的各自智慧火花相碰撞,最終達成共識。
5.畫一畫。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指導學生畫一畫關鍵的詞語,喚起合理的想象,加深對疑難詞句的理解。如《我要的是葫蘆》一文。在初讀課文時教師應指導學生畫出能表現(xiàn)那個種葫蘆的人的動作、神態(tài)和葫蘆前后發(fā)生變化的詞句,來悟出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學生讀著這些詞語,就不難明白:“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結果,過程一樣重要!沒有好的過程,結果也自然不會好”的道理。
(二)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教給學生學會使用教科書。低年級課本大量使用了圖畫、圖形、直線、線段等形象直觀的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它們的作用,恰當引導學生使用這些直觀形象的文本內(nèi)容。在指導學生看書觀察時,可根據(jù)兒童在觀察過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以下順序:
①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了解圖意和要求,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進行說話訓練等,如:低年級的一些寫話訓練題。
②按要求,仿照課本插圖拼擺學具,并向組內(nèi)同學較準確的表述操作過程。
③根據(jù)圖意對題目進行解答,如低年級數(shù)學中的一些看圖填數(shù)、填運算符號或進行列式計算等。
④引導學生明確圖里標明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如一些低年級圖文應用題。
2.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最忌諱教師一言堂。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思維過程。因此,應重視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表露出來,讓他們自己說出某一段話、謀一道題是怎么想的,或是怎么理解的。
三、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大膽向課外延伸
從一年級教學開始,我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記憶;工整書寫、準確計算;及時檢查、理清思路等。
新課程教學不要把學生關在“教室”這個籠子里,教師應讓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校園走向校外,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學知識,長才干,學做人。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或到效外游玩,或上樹林原野采集標本,或參觀社區(qū),或學雷鋒做好事。也可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推薦好書讓學生閱讀,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等。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這樣,學習知識的渠道寬了,學生的視野廣了,獲取的知識自然就比較多了。
總之,為了讓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變?yōu)橐环N自主行為,成為一種讓他們受益終身的本領,教師需要耐心和愛心,不斷引導,大膽探索,讓自主學習化作暖暖的東風,吹來素質(zhì)教育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羅子涵.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