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越+吳良玉+方勇+陸云
健康素養(yǎng)是尋求、理解、評估和利用健康信息和概念從而做出一個降低健康危害且提高生活質量的合理的選擇的一系列的技能和能力[2]。健康素養(yǎng)除了包括個體在醫(yī)療環(huán)境中有效的應對所需的讀寫能力之外,還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等技能以及對待健康的態(tài)度等,而且這一系列的技能和態(tài)度是健康素養(yǎng)的核心[3]。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普遍重視,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年慢性病患者定期參加健康體檢的人數(shù)逐年攀升。由于老年慢性病體檢人群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健康素養(yǎng)狀況以及對健康知識的需求,直接影響他們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質量。本文旨在探討參加健康體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養(yǎng)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通過自制健康教育需求表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識需求情況,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3年7月參加我院體檢的60歲以上老年人308例。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②根據(jù)醫(yī)院診斷慢性病標準,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③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交流能力,能理解并配合調查;④本人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合作,有精神障礙者。②身體健康,無慢性病者。調查對象中,男207例,女101例,平均年齡(68.1±4.2)歲。其中在婚278例,占90.26%;喪偶23例,占7.47%。
1.2調查方法
1.2.1調查工具
本調查采用方便取樣法收集資料。調查工具為“孫浩林慢性病病人健康素養(yǎng)量表”和自制“健康教育需求表”。問卷主要由以下3部分組成:
⑴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月收入、所患慢性病種。
⑵孫浩林“慢性病病人健康素養(yǎng)量表”: 量表分為4個維度: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jīng)濟支持意愿;24個條目包括:閱讀醫(yī)院或診所健康小冊子、遵醫(yī)囑、每次看醫(yī)生都會做準備工作、愿意在健康問題上的投入、支付看病的費用等。量表各個維度的α系數(shù)在0.885-0.925之間;重測信度Pearson相關系數(shù)為0.683(P<0.001);健康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與相應的效標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226、0.241、0.159、0.172,相關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量表所有條目均采用李克特五級計分法:沒有困難(5分)、有少許困難(4分)、有一定困難(3分)、非常困難(2分)、完全不能(1分)。
⑶自制的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表:包括健康教育內容需求項目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二方面。健康教育內容需求項目有健康保健知識、疾病防控知識、藥物治療與效果、并發(fā)癥的預防、心理對疾病的影響等。慢性病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有醫(yī)務人員現(xiàn)場講解、互動遠程視屏教育、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冊等。
1.2.2
調查方法
由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統(tǒng)一培訓的護士擔任調查人員,對于入住療區(qū)內的60歲以上人員發(fā)放慢性病病人健康素養(yǎng)量表和自制健康教育需求表。本次研究共發(fā)放問卷320份,回收30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25%。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SPS13.0統(tǒng)計軟包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描述與分析。
2 結果
2.1老年慢性病健康體檢患者所患病種情況見表1。
2.2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養(yǎng)狀況
本調查結果顯示,來我院健康體檢的老年慢性患者的健康素養(yǎng)狀況良好,病人在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jīng)濟支持意愿四個方面均優(yōu)于普通慢性病患者(P<0.01),見表2。
2.3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養(yǎng)有影響,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家庭月收入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對于健康教育均有需求,對于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需求無差異(P>0.05)。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疾病防控知識、藥物治療效果、并發(fā)癥的預防。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醫(yī)務人員現(xiàn)場講解、發(fā)放健康宣傳冊、觀看錄像宣傳欄,見表4。
3 討論
3.1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較高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
從本次調查可以看出,來我院參加健康體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較高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可能與參加健康體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本身對于健康比較關注。該類人群基本屬于城市離退休職工以及該類患者的學歷水平較高(高中及以上學歷者達到87.66%)有關。這與郭海健等研究結果一致[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觀念不斷的深入人心,老年慢性病患者對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和尋求健康知識掌握的越來越多,從而提升了健康素養(yǎng)水平。
3.2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對于健康知識有極大的需求
在發(fā)放問卷的過程中,通過調查人員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溝通,了解到該部分人群對于自身身體健康狀況非常關注,希望得到專業(yè)人員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宣教?,F(xiàn)代健康教育學理論認為,通過健康教育獲得良好的健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 。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他們在體檢的過程中,在了解自身存在的健康問題同時也希望得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知識。特別是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一般都有部分了解,但缺乏系統(tǒng)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在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療區(qū)護理人員通過充分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正確的健康宣教,讓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獲得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識。
3.3健康教育貫穿整個體檢過程得到體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廣泛認可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入院時,療區(qū)護士告知體檢注意事項并對納入調查的對象進行問卷填寫指導。針對問卷中的部分內容進行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老年慢性病患者對于服藥知識、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平衡等方面缺乏全面的了解,部分疾病知識的了解往往對于疾病的恢復反而起到了負面的作用。如高血壓病要堅持服藥,但患者往往錯過服藥時間會選擇補服的情況;糖尿病患者由于要嚴格控制飲食而減少蛋白質的攝入等等這些情況對身體健康尤為不利。在體檢的過程中,護士利用排隊等候時間通過電子顯示屏的健康欄目以及宣傳海報進行健康教育,讓老年慢性病患者對健康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此過程中,護患溝通良好,患者的疑惑能得到及時正確的反饋,穿插在健康體檢中健康教育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
3.4在體檢的過程中應當尋求更加可行的健康教育途徑才能發(fā)揮更好的效果
從本次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歷層次和家庭月收入是影響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我們進行健康教育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健康教育形式應降低健康教育宣傳冊的成本,選擇價廉物美的材料,盡可能免費提供給需要的患者,以減少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健康教育的內容也要進行推敲,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要盡量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多使用具體案例介紹健康方面知識,也可結合多媒體制成類似動畫片段達到動靜結合等多樣化形式,以滿足多層次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孫浩林,傅華. 健康素養(yǎng)研究進展[J].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10, 05(03):225-229.
[2] Zarcadoolas C, Pleasant A,Greer DS. Understanding health literacy: an expanded model[J].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2005, 20(2):195-203.
[3] 孫浩林,傅華. 健康素養(yǎng)的涵義研究現(xiàn)狀[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1, 19(3):323-326.
[4] 郭海健,李小寧,黃明豪,等.江蘇居民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回歸分析研究[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2,23(1):12-14.
[5] 杜文民,王永銘,陳斌艷,等社區(qū)高血壓人群生活質量及知信行的調查[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1,10(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