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繪本以插畫為表現(xiàn)重點,是兒童求知、智力增長發(fā)育、對世界認知的重要途徑。繪本的插圖設計以兒童為本位,結合兒童的閱讀習慣,從兒童的心理去考慮,利用插圖的趣味性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兒童通過自身無窮的想象力和感悟力理解繪本傳遞的無窮的信息,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繪本;兒童;身心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4-0-02
繪本是一種以插畫為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故事讀本,大多都是以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題,表達主體是書中的插圖與文字內容。繪本的藝術性和審美性較強,能提高兒童閱讀時的興趣,在翻閱的過程中能開闊自身的想象空間,并從中體會到強烈的藝術氣息、得到情感的熏陶。好的繪本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想象力,啟發(fā)兒童的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兒童的思維、語言的發(fā)展及提高審美能力,繪本閱讀有利于兒童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一.繪本閱讀能加強親子關系
繪本的特色是圖畫很多,文字較少,能夠引發(fā)嬰幼兒閱讀行為和技能發(fā)展,所以,繪本是適合親子閱讀和快樂分享的一種理想讀物。繪本的親子共讀為父母與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機會。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對聲音敏感,父母們舒緩的朗讀聲能 給他們帶來安全和舒服的感覺。與孩子分享繪本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建立熱愛讀書的習慣。
繪本閱讀還為兒童提供豐富的語言體驗,每個孩子在聽讀繪本的過程中,都會模仿家長復述書中的詞語和故事內容。閱讀是一個快樂的時間,父母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父母念書的抑揚頓挫對孩子來說像一首動聽的歌曲,他會努力想知道父母在說什么,努力即主動,主動會增加他神經回路的連接,會快速地增加他的詞匯,方便早日跟人以語言溝通。嬰兒容易被不同的聲音所吸引,大聲朗讀能夠幫助嬰兒建立聲音與意義的關聯(lián)關系。一般來講,嬰兒九個月的時候便能夠理解簡單的詞匯。
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先生一直強調:做圖畫書一定要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一定要做出讓孩子喜歡的繪本,只有那些孩子從里面得到了快樂的繪本,才是真正的好繪本。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要放棄高高在上“教導孩子”的心理,深入了解和理解孩子的世界,才能創(chuàng)作出讓孩子喜歡、帶給孩子快樂和成長的繪本。[1]
繪本對兒童成長的幫助建立在親子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尤其是早期繪本閱讀,也就是早期閱讀啟蒙。在美國Reach out and read的官網,也給出了關于親子閱讀的幾個建議: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哪怕只有幾分鐘;以獲得閱讀中的快樂為主要目的;對繪本中的圖畫展開討論,并不是一定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孩子試著翻書;聊聊封面,從封面中解釋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讓小孩復述故事。作為家長,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思考的是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帶給自己多少快樂,家長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沖動,抑制住教給孩子什么人生大道理的功利,而是讓孩子融入繪本閱讀中,獲得身心上的愉悅。
二.繪本閱讀能促進兒童視力的發(fā)展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為我們生活和閱讀方式帶來新的選擇,數(shù)字閱讀已經融入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紙質圖書和報刊發(fā)行量的大幅下滑都進一步在佐證和宣告著這一點。但是,對于給孩子使用什么樣的閱讀媒介,很多家長都內心猶豫,大量的文章所討論的都是出于對孩子視力發(fā)育的擔憂而不宜給孩子選擇帶有高亮度背光刺激的屏幕設備。數(shù)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對于兒童的健康并不止于視力發(fā)育這一個單一層面,事實上,屏幕時間在諸多層面上影響了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呈現(xiàn)出各種跟情緒、焦慮、認知及行為有關的心理健康癥狀,嚴重的還會導致如肥胖、注意力問題、憂郁、睡眠問題、消失的創(chuàng)造力、抑郁的情緒等。
繪本閱讀能夠促進兒童的視力發(fā)展,因為幼兒能注意到中的物體,這些物體為他們提供視覺刺激。繪本閱讀不僅能為嬰兒提供視覺發(fā)展經驗,還能促進嬰兒大腦的發(fā)育。繪本為兒童提供人生的首次讀寫經驗,研究表明嬰兒的早期閱讀為兒童日后的學習和閱讀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三.繪本能有效規(guī)范兒童的行為
兒童從3歲起開始逐步從完全的家庭環(huán)境走向小范圍的社會人際交往環(huán)境,面對新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人,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應對沖突、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都需要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通過實踐來學習處理方式自然最好,但是兒童生活的范圍和經驗是有限的,面臨陌生場景和情緒的很多情況有時會讓他們不知所措。
繪本則為兒童打開了一扇拓展視野和生活間接經驗的窗戶,讓兒童從故事中了解在各種場景下產生的包括憤怒、焦慮、沮喪、興奮、快樂等情緒,故事中的主人公為孩子面對這些情況時該如何應對做出了示范和參考。應對小情緒,繪本有妙招。
繪本中的主題包羅萬象,幾乎孩子所有涉及得到的生活領域和方面都能找到對應的繪本給予孩子啟發(fā)和參照,讓孩子通過閱讀拓展生活經驗的局限,更好地應對社會交往并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繪本故事中蘊含的人生道理、行為規(guī)范,讓孩子了解和體會到各種無法在生活中直接接觸到的知識,開拓視野。
四.如何進行有效的繪本閱讀
“打開一扇閱讀的門,開始一生愛的旅程”在閱讀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各領域間的滲透,尋找適宜的、靈活的指導策略,讓幼兒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并使其在充滿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圖畫里感受美好的事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2]孩子的心是幼稚的,他們的心中總是充滿著好奇,渴望得到解答,當他們在無知覺中認識到繪本閱讀中所蘊含的知識可以帶來無窮樂趣時,便更加關注于學習。
繪本是要通過問與答、講與聽相結合的方式來讀,要讓孩子產生代入感,也就是與繪本中的角色合二為一,親歷其境的體驗繪本中的故事場景。這樣的話,每一次聽、讀繪本,都是一次新體驗。讀一本經典繪本前,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讀,不要讓自己的文字限制住孩子想象力的發(fā)揮,而是應該讓孩子先看繪圖。然后通過“引導+提問”的方式帶動孩子一起進入繪本的世界。
由淺入深的閱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對畫面描述進行引導和提問。引導孩子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比如:有幾個小羊?他們在干什么呢?小羊的旁邊有什么?你還看到什么了?讓孩子看懂畫面中的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第二階段引導孩子進行畫面外的想象。這種引導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孩子注意到繪本前后頁之間的關聯(lián)性,讓孩子看懂2幅連續(xù)畫面之間的關系。第三階段引導孩子進行全文貫通閱讀。要對全文的畫面細節(jié)進行引導性提問,并有意識引導孩子觀察畫面之間的邏輯關系,學會判斷和分析邏輯推理過程。讓孩子看懂畫面與整個故事之間的關系。要注意對孩子的回答進行積極引導,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便孩子說的不對,也不要采用直接否定的方式,要以鼓勵的方式輔助以引導,使其方向不要出現(xiàn)偏差。如果孩子說的大方向沒錯,則要進行及時肯定,并引導和啟發(fā)他進一步思考,調動他繼續(xù)閱讀的積極性。
繪本有著電子書無法企及的美麗,是兒童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良師益友。
參考資料:
[1]《淺析兒童繪本圖書的現(xiàn)狀》,廖宏歡,《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年11月第22期.
[2]《談繪本閱讀的有效途徑與方法》,陳興艷,《讀與寫雜志》第13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