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紅燕??
摘 要:當前語文素質(zhì)教育大環(huán)境,呼吁語文老師將課堂還給學生,把思維提升的空間交給學生。本文作者受“授之以漁”名句的啟發(fā),將學生比作“漁翁”,意欲讓學生自主去“捕魚”,進而引伸到讓學生“自己備課”“合作備課”,從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教學;預備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52-1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著名教育家呂叔湘曾經(jīng)說過:“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要求每一個語文老師明確,我們不應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應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唯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受用一輩子。為了進一步鞏固課改成果,本學期我們嘗試在預備課有效開展的基礎上,進行了“教學生做‘漁翁”的摸索與探究。
一、入門漁翁——方法“預備”
初一階段屬于孩子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筆者花費一周的時間對學生的預習進行細致的,手把手的指導,只有把基礎打穩(wěn),夯實,才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周的預備課,首先規(guī)范學生的方法四要點:
1.誦讀。
語文讀的方式很多,有速讀、默讀、朗讀,批注研讀等,我校鼓勵學生不要太早到校,但到校后要求早來早讀。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有效的預讀,或在課堂上,根據(jù)老師要求來選擇。
2.標識。
人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p>
學生預習時,教會邊讀邊用筆在文中用規(guī)定的符號做圈點批注,要求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用固定的簡單符號等記錄下來。如:用橫線“()”標出生字、生詞,提高學生詞語積累的能力;用著重號“.”標出關鍵詞語,并能夠進行簡單的賞析;用波浪線“~~~”標出重點語句或中心句,在典型詞語和句子旁邊做批注;用“★”來標出重點段落,及對段落的分析與理解;對有疑問的地方打上問號等。
3.查閱。
通過各種渠道,翻查與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如作者、作者的其它作品、本文的寫作背景等。語文學習中,了解作者寫作背景,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還可以幫助溫習歷史知識。班級的圖書角,學生可以從圖書館借閱準備一些關于文學常識,名人傳記的書籍,并且可以利用班級電腦,做到高效快速地解決問題。
4.質(zhì)疑。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預習課文時一定要善于思考:作者在文中到底寫了什么、是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在獨立的思考中,明確自己理解上的疑難問題,這恰恰是你接下來正式參與課堂討論的重點所在。所以發(fā)現(xiàn)疑問后,一定要在明顯處做好標記,或者寫下疑惑。
當然以上四點要求,關鍵在于運用,并能夠養(yǎng)成習慣。萬事開頭難,只有培養(yǎng)好了習慣,才能在今后漫長的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也會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日漸輕松起來。
二、合格漁翁——能力“預備”
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時重中之重。但面對文言文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時候,大部分孩子會由于方法不當,導致將語文的閱讀誤認為是簡單的問題解答。所以在預備課中,教師要讓孩子了解閱讀的意義,享受閱讀的樂趣,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讓學生養(yǎng)成由自主學習到樂于學習的習慣。
1.掃初攔路虎。
學會略讀,語文閱讀的第一步,首先是解決“寫了什么”的問題。他的特征是從頭到尾快速有效逐字逐句地讀下去,力求迅速準確地掃除文字障礙,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大概思路和對文章主旨做到心中有數(shù)。
2.賞析精彩處。
學生找出文章精彩的段,逐字逐句精研細讀,品味文章之美。學生可以在不斷的練筆中,會逐漸由閱讀時重點的批注,進而轉化為閱讀的語感。
3.摸到上課“底”。
語文早讀課的默寫抽查,是展示課前對學生預習是否有效的有效檢測,形式也可以多樣化,通過書面,口頭對下節(jié)課基礎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讓學生在不斷鞏固和反思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展示課的聽課效率和提問效率,讓學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優(yōu)秀漁翁——情感“預備”
1.編排講“樂子”。
在導學案預習內(nèi)容的選擇和編排上,教師可根據(jù)各自班級情況和具體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選擇或者增刪。力求達到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高效有序的進行預備課活動。適當增添孩子感興趣的,貼合學生實際的內(nèi)容,比如漫畫、情景對話、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短文,故事作為拓展提升的內(nèi)容。
2.評價多“樂事”。
我校實行雙分制改革,并將所有的學習和德育積分化,每天的個人積分及時錄入數(shù)字平臺,這是一個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體系,可以細化到每一項得分,所得分數(shù)也與學生的升學、評優(yōu)、獎懲等掛鉤,涉及學生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有每一課的預習積分,根據(jù)學生完成的認真情況,正確率,進行及時有效的打分。每個月分數(shù)高的小組都有讓學生滿意的獎勵。除了獎狀,全校表彰外,學校每月還組織巨幕電影,野外拓展,燒烤,爬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個孩子都會更積極地參與預習與展示課的表現(xiàn)。
以上就是基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筆者對初中語文預備課的探索與實踐。筆者希望通過這三個方面的預習探索,能有效改善學生預習難,怕預習的局面,從而讓更多的孩子學會語文學習的方法,讓更多的孩子在課堂上滿懷自信地參與展示,讓更多的孩子喜歡語文,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