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瓊
在文學藝術的百花園中,寓言就是那朵不嬌艷卻清麗可人的花兒,獨自綻放,任花香四溢……當你愛上寓言作品時,你不難發(fā)現(xiàn),狐貍是故事里的??停恼Z言、動作、神情……讓人揮之不去,它豐滿的形象、多樣的性格使這個角色在寓言故事中充滿了藝術魅力。狐貍形象的魅力何在?
一、寓言的含義與歷史形成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種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寓言具有雙重結構:表面的故事是“寓體”,而故事里隱含著的見解和思想是“寓意”。寓言常常是結構簡單、語言精練、形象鮮明,常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具有荒誕色彩的人物或擬人化的動物,而故事的寓意卻飽含著生活經(jīng)驗,閃爍著智慧光芒,充滿哲理情趣,讓人們在笑聲中深思。
寓言最初產(chǎn)生于民間,后來經(jīng)過文人學者的不斷收集、創(chuàng)作,大量的寓言便保存下來,成為文學遺產(chǎn)的寶貴財富。現(xiàn)存作品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古希臘的《伊索寓言》和我國古代的經(jīng)典寓言,以及出生在18世紀的俄國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等。
二、走近狐貍,了解習性
狐貍身體纖瘦,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長期單獨生活,機敏伶俐又警覺膽小。因為習性特點,狐貍多被人類冠以陰險狡詐之形象,對其很難產(chǎn)生好感。由于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此類型的人,因而在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中,它出鏡率很高,經(jīng)常以反面角色出現(xiàn),起到襯托、諷刺與教育的作用。
三、狐貍形象在寓言故事中的藝術魅力
狐貍頻繁出現(xiàn)在經(jīng)典寓言里,每一次的形象都不完全一樣,它是一個集個性、典型、多樣于一身的角色。它豐富了寓言內(nèi)容,有警示、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又凸顯了作品感染力,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1.分析經(jīng)典寓言故事中狐貍的不同形象
《狐貍和烏鴉》中,狐貍為了騙取烏鴉口中的勞動成果——肉,對烏鴉大唱贊歌,接連施計。第一步熱情問好。狐貍笑著對烏鴉說:“您好,親愛的烏鴉?!睕]有效果,接著關心孩子。“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看到進展后,再投其所好,大肆奉承。“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此話一出口,烏鴉再也平靜不了了,“哇”的一聲,肉掉了,狐貍成功了!這只狐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躍然紙上,它想盡主意,從烏鴉弱點愛聽奉承話入手,抓住其對自己羽毛和嗓子不滿意的心理,從而達到目的。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不勞而獲的懶漢子,了解對手內(nèi)心的心理學家!不過,它的智商卻用在騙吃騙喝上!
《狐假虎威》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一只東跑西竄的狐貍一不小心落入虎口,面對兇猛饑餓的百獸之王,它很快鎮(zhèn)靜下來,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借老天爺?shù)闹I旨嚇唬老虎,在老虎半信半疑之下,又自告奮勇地帶領老虎去百獸面前驗證,以此來打消老虎的疑慮。這只狐貍是機智的,它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用老天爺作擋箭牌來迷惑敵人,它又是狡猾的,用身后的老虎來作威作福,著實把其他動物嚇得不輕。
這兩只狐貍是狐貍家族的典型代表,用高智商達成目的。但寓言故事中狐貍形象并不僅僅局限于此,它是多樣的。再看《狐貍和葡萄》中的主角吧,一只饞嘴的狐貍看到掛滿枝頭晶瑩透亮的葡萄,心中大喜,嘗試多次仍無法摘取時,內(nèi)心充滿無助和失望,面對別人的奚落嘲笑,它不僅不承認自己能力不夠,還一味強調(diào)葡萄沒熟,不好吃。這是一只極愛面子的狐貍,不能全面正確認識自己,失敗之后又不善于分析原因,真是蠢得可愛。
2.狐貍形象的成功塑造所隱射的思想內(nèi)涵
在這些經(jīng)典寓言故事里,人們大多對這些狐貍是鄙視的、嘲諷的、憎惡的。因為寓言作品是借著這些狐貍形象來隱射現(xiàn)實生活的一些人和事,像狐貍花言巧語的假、貪心奸詐的惡、為目的不擇手段的丑是人們難以接受的。由于個體力量的有限,現(xiàn)實生活的不完美,作品在成功塑造狐貍形象的同時,把人們憎惡的人和事進行丑化,暗含了對人性中“真善美”的向往和贊美。如《蟬和狐貍》故事中,當蟬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識別狐貍的險惡時,作品暗含了對這只智慧蟬的夸贊?!逗偤蜕窖颉冯m揭示人們做好事要看對象,以免上當?shù)牡览?,但深入思考后,如果大家都像山羊一樣的善良,這個社會不是更美好嗎?
3.在形式上狐貍的反面形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雖然寓言篇幅短小,可在寥寥幾筆下,卻塑造了很多深刻而鮮明的形象,很有感染力。這和反面角色也有一定的關系。
(1)反面角色更顯情節(jié)曲折
由于反面角色與正面角色會產(chǎn)生沖突,往往能制造波瀾曲折的情節(jié)。如《狐貍和狗》一文中,狐貍走入羊群,被狗看見了,他立刻諂媚地堆著笑臉說假話騙狗,好讓狗離去,卻被狗一眼識破,結果狗叫來一群小狗嚇跑了狐貍。這里狗和狐貍,一正一反兩個角色,作者只用簡單幾筆,用狐貍的狡猾和貪心襯托出狗機智、正義的形象。
(2)反面角色更顯作品感染力
寓言的語言簡約而犀利,尖銳而明快。反面角色彰顯作品的魅力。如《狐假虎威》中對狐貍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特別到位。狐貍被抓時眼珠子骨碌一轉(zhuǎn),扯著嗓子說話,接著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地走路……這些語言無疑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豐富了人物形象,讓作品更具感染力!
別林斯基說過:“寓言是理智的詩。”在充滿理性的寓言故事中,難得有豐滿的、經(jīng)典的狐貍形象,它活靈活現(xiàn)、有血有肉,是它讓我們在理性的閱讀中體會到感性認知的快樂,豐富了想象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要感謝狐貍,讓我們感受到寓言作品的藝術魅力!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