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走進學生的心靈,就無法和孩子溝通,更無法真正讓學生掌握知識,尤其是對后進生,這一點就更為重要。
關(guān)鍵詞:溝通;知識;后進生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問題上頗有獨特見解。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要和學生做朋友。確實如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走進學生的心靈,就無法和孩子溝通,更無法真正讓學生掌握知識,尤其是對后進生,這一點就更為重要。
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大部分學生表現(xiàn)得很好,唯獨劉××不按時交作業(yè)。一個星期過去了,其他學生都已經(jīng)交了三次作業(yè)了,而他一次也沒有交。我問他:“你的作業(yè)為什么沒有交?”他兩只眼睛怯生生地看著我,就是不作聲。問不出什么,我只好讓他回去想。
課間,我問他:“最近,你媽媽很忙嗎?”“我媽媽去云南旅游了,不在家,得過幾天才能回來?!彼÷暤鼗卮鸬?。我只好打消了找家長談一談的念頭。后來,我讓班長每天催促他寫作業(yè),他才慢吞吞地完成??蓵r間久了,他又不能按時完成了。我和他聊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答應得很好,做不上幾天,就又不做了。即使是嚴肅地批評,他也無動于衷,好像任何批評、表揚都與他無關(guān)。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卻一點也不在乎。
靜下心來,我決定不再盯住他,讓他自己反省反省。開始幾天,他照例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后來,發(fā)展到什么作業(yè)也不做了,我估計他這樣做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一天放學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和他聊天,問他最喜歡干什么。說實話,這孩子見我跟他笑瞇瞇的,一點都沒有以前催作業(yè)時的嚴肅樣,完全放松了警惕,像朋友一樣和我聊起了天。此后,我一有空就找他聊天,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聊他的爸爸、媽媽、小妹妹、家庭生活小事。后來他可能是不好意思的緣故,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了。我鼓勵他說:“你的作業(yè)比以前寫得又快又好,真是一次比一次有進步?。≌f明你有能力寫好。張老師非常相信你,以后一定會按時交作業(yè)的,你說呢?”他自信地點點頭,回答道:“嗯!”最后,我獎勵了他一朵小紅花,他的臉上樂開了花。我告訴他:“你把小紅花拿給你的媽媽看,告訴她,你的作業(yè)寫得又快又好,得到老師表揚了?!彼吲d得手舞足蹈。我也非常高興,我終于找到了他不交作業(yè)的原因:不是沒有能力寫,而是太懶惰不寫。
后來,我和班主任孫老師商量,給劉××往前調(diào)調(diào)位,以便我們隨時關(guān)注他。我碰見他媽媽,把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反饋給她,希望她擠出時間多管管孩子。他的媽媽說:“孩子回家總是報喜不報憂,在學校一些不好的表現(xiàn)從來不說?!甭犃思议L的話,我覺得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便對她說:“你回家和孩子聊天,避開他的缺點,只說他的優(yōu)點,告訴他老師表揚他了——能按時交作業(yè),學習進步很大,老師會為他加油的。你平時注意監(jiān)督他,讓他有尊嚴地改正錯誤?!?/p>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好學生與后進生相比,好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揚要更多一些。而后進生就經(jīng)常成了被人遺忘的對象,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呵護,他們?nèi)缤豢眯?,被風吹斜了、被雨淋濕了,如果經(jīng)常有溫暖的陽光照耀,他們一定會和那些好學生一樣,成為有用之材。
除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我們還得讓他體驗成功的快樂。一次,我們寫《美麗的校園》,為了增加他的自信心,我對他進行了細致地輔導。我?guī)葱@里的花池,告訴他可以想象花池里噴出來的水花是什么樣,用恰當?shù)谋扔鲗懗鰜?。寫假山上的丹頂鶴,要觀察它的表情、動作以及想象它在干什么?如果寫不生動,可以查一些資料。他寫好以后,我又進行了二次輔導。當我讓他在班上讀給同學們聽時,他呆住了,我輕輕地拍拍他的肩,用眼神告訴他——這是事實。他讀得很有感情,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我摸了摸他的頭,說:“你真聰明,把校園里的花池寫活了。”他臉紅了。從那次以后,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也能很快地交上作業(yè)。一分付出,一分收獲,我的付出沒有白費,看到劉××進步了,我的心里暖暖的、甜甜的……這就是老師最大的幸福吧!
家長把孩子交到我們老師手上,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孩子培養(yǎng)好。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想做個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有時不懂事、貪玩,偶爾犯個小錯誤。我們要對孩子及時地進行教育,不要一味地批評,讓孩子失去信心,要使用積極的語言暗示,從而使他在積極的暗示效應下改掉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作為老師應該及時地引導他們、寬容他們、多關(guān)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
參考文獻:
[1]尤肖南.主體間性視角下的師生關(guān)系模式[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李洪元.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M].科學出版社,1987.
[3]李錦.試論現(xiàn)代教學價值觀下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1).
[4]張仁賢.如何快速提升后進生[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