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桂林風土記》看唐代桂林民眾對佛道二教的接受

      2017-05-25 09:04:26殷祝勝
      廣西民族研究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唐代道教桂林

      【摘 要】《桂林風土記》一書記載有關(guān)佛道之事七條,對于考察唐代桂林民眾接受這兩大宗教的情況頗有價值。從中可見對于道教,他們從神仙信仰、符咒巫術(shù)到齋戒儀式都予以認同,接受比較全面;而對于佛教,雖然就有形的物質(zhì)形態(tài)方面看,《金剛經(jīng)》刻了碑,盧舍那佛有雕像,寺廟有多處,表明影響不小;而就意識層面看,他們關(guān)注和重視的主要是供僧的回報、佛的靈異事跡和祈雨有應等,佛教經(jīng)、律方面的知識與思想則非興趣所在,接受有些片面和走樣。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與這一民族地區(qū)的民間濃厚鬼神信仰有較大關(guān)系,當?shù)孛癖娛歉鶕?jù)其固有信仰來對佛道二教進行取舍的。

      【關(guān)鍵詞】《桂林風土記》;唐代;桂林;佛教;道教;鬼神信仰

      【作 者】殷祝勝,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廣西桂林,541004

      【中圖分類號】K8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 - 454X(2017)01 - 0137 - 006

      《桂林風土記》是檢校散騎常侍守融州刺史莫休符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完成的一部記述桂林(書中指唐代桂管使府所轄地區(qū))山川、古跡、人事、文學的著作。莫休符在此書序中敘述了此書的寫作緣起:“前賢撰述,有事必書。故有《三國志》《荊楚歲時記》《湘中記》《奉天記》。惟桂林事跡,闕然無聞,休符因退居,粗錄見聞,曰《桂林風土記》?!雹倏梢娝兄疽a桂林無地志之缺憾,所錄皆自己親見親聞,故此書對了解唐代桂林地區(qū)多方面情況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就書中所載有關(guān)佛道之事來看,其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觀念就很值得注意,可藉此考察這一民族地區(qū)的民間大眾接受這兩大宗教的特點。

      書中所載有關(guān)佛道之事共七條,試分析如下。

      先看道教方面,有四條?!皶衫铩睏l曰:

      南去府五十里。舊有群仙于此,輜軿羽駕,遍于碧空,竟日而去,里人聚觀。狀聞,因名會仙里。

      “仙人山”條曰:

      象州武陵(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陵”作“仙”,是。)縣,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駕時見,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換骨函櫬之跡。

      按神仙觀念起源很早,《莊子》卷1《逍遙游》上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1 ]28即是先秦人對神仙的想象,《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和卷12《孝武本紀》中寫了不少秦始皇、漢武帝好神仙的事情。這些思想后來被道教繼承,晉代葛洪著《抱樸子》內(nèi)篇,強調(diào)神仙實際存在,提出煉丹等修煉成仙的法術(shù),使神仙成為道教的核心觀念。

      上引兩條文字寫神仙出現(xiàn)當?shù)?,為人所見之事,是道教神仙思想在當?shù)厣钊肴诵牡暮芎米C據(jù)。后一條末尾“有仙人換骨函櫬之跡”一語,涉及道教“尸解仙”概念。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卷2《論仙》引《仙經(jīng)》說仙有三種:“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盵2 ]20《后漢書》卷82下《王和平傳》末李賢注:“尸解者,言將登仙,假托為尸以解化也?!盵3 ] 2751 “換骨”即換凡骨為仙骨,因為“假托為尸”,所以留有“函櫬”。

      “張?zhí)鞄煹懒暾睏l曰:

      天師舊宅在賀州,道箓以為玄中大法師,令(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令”作“今”,是。)以宅為廟。廟中有美異果實,有人食之無患,唯不可采取,必致禍也。

      按張道陵是早期道教的主要派別——五斗米道或稱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是道教第一代天師。其生平事跡在《三國志》卷8《張魯傳》有簡單記載:“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盵4 ]263則其學道傳道區(qū)域在遠離賀州的蜀地,應無“宅在賀州”的可能,道教典籍如葛洪《神仙傳》以及晚出的《漢天師世家》等敘述他的蹤跡也未言其曾至賀州,故賀州的這所天師舊宅基本可以斷定是一個偽古跡,與張道陵本人不相干。但這一偽古跡卻表明了當?shù)厝藢@位道教祖師的信仰。

      賀州人具體信仰張道陵的什么,這條記載的后幾句透露了一點信息,即張道陵能顯示神靈?!痘浳鲄草d》卷11“張道陵”條引《(廣西)通志》說:“張道陵,字輔漢,生于吳之天目山,時漢光武十年也。善以符治病,隱富川之白霞修煉。至桓帝永壽元年,又往云臺峰,白日飛升。人即其地祠之,曰丹霞觀。丹灶藥臼,至今存焉。范純?nèi)手嗁R縣,東坡與書云:‘丹霞觀張道陵遺跡,果有良藥異事乎?據(jù)此益信?!盵5 ]452所述也是張道陵在賀州事,但增加了一些內(nèi)容。從結(jié)尾所引蘇軾之言來看,增加的內(nèi)容來源也頗早,也許與《桂林風土記》中這條記載是同一傳說而文字較繁的版本,故其中“善以符治病”和“白日飛升”兩點應該也是唐代賀州人信仰張道陵的理由?!鞍兹诊w升”是道教神仙(天仙)觀念,前已論及?!吧埔苑尾 ?,是五斗米道的主要特點之一。杭世駿《三國志補注》卷2《張魯傳》引李膺《益州記》:“張陵避病瘧于丘社中,得咒鬼術(shù)書,遂解使鬼法?!盵6 ]27可知“以符治病”,即以符咒驅(qū)鬼的法術(shù)治病。

      “漓山”條曰:

      在訾家洲西,一名沉水山。以其山在水中,遂名之。古老相傳,龍朔中,曾降天使,投龍于此。今每歲旱,請雨潭中,多有應驗。

      此條提到的投龍,是道教齋醮儀式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唐代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奉道教為國教,道教的齋醮儀式為官方祭祀岳瀆的典禮所采用,投龍是把寫有祈望文字的金制或銀制的龍封投于道教認為的靈山洞府或潭洞水府以求保佑的活動。唐高宗龍朔年間,朝廷派使者在漓山前水潭投龍,是道教與官府結(jié)伴在桂林上演的一個節(jié)目。從此條中“今每歲旱,請雨潭中,多有應驗”這幾句話看,當?shù)厝藢τ谶@種活動顯然是肯定的。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唐代桂林地區(qū)的民眾對于道教從神仙信仰、符咒巫術(shù)到齋戒儀式都是接受和認同的。

      再看《桂林風土記》中與佛教有關(guān)的幾條。

      “菩提寺道林和尚”條曰:

      □□(原注:張本、王本起首作“往年”二字,疑是年號之誤,謹空。)中,桂州人薛公元常供養(yǎng)一僧,法號道林。如是精心供養(yǎng),十有余年。忽一日,其僧辭去,云:“貧道歸去,撓瀆多年,更無可酬。今只有舊轉(zhuǎn)經(jīng)一函,且寄宅中。如至周歲不回,即可開轉(zhuǎn)讀?!比绱私?jīng)一歲,開鎖,有金滿函,可數(shù)千兩。后賣一半,買地造菩提寺,并建道林真身供養(yǎng),今儀像見存。薛今見有孫禹賓,在桂林效職。

      此條涉及供僧、讀經(jīng)、造寺三個修行佛法的行為,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供僧所獲果報之優(yōu)厚。供僧是佛教提倡的一種善行,《增一阿含經(jīng)》卷6說:“此諸眾生類,所作福德業(yè),造行若干種,施僧獲福多?!苁┍娚?,獲福不可計?!盵7 ] 93-94將其視作諸種“福德業(yè)”中“獲福多”的一種。供僧可以致富,《雜譬喻經(jīng)》中載有一則生動的故事:“昔有貧家,供養(yǎng)道人,一年便去。用一銅瓶,乞主人言:‘此瓶是神。打此瓶口,所索皆得。莫請國王。別后打瓶,家遂巨富?!逼浜髷⑹龃巳送说廊藝诟?,將神瓶之事告訴了國王,瓶為國王所奪,致其又歸貧窮。后來在此僧人幫助下奪回此瓶,“家復大富,廣作功德,死得升天”。[8 ]274將《桂林風土記》此條所述與之對讀可以看到,薛元常因精心供養(yǎng)道林和尚獲其所留經(jīng)函中之金數(shù)千兩,與貧家貢僧獲其神瓶致富之事類似;薛氏以所獲金之一半買地造寺,與貧家大富以后“廣作功德”的表現(xiàn)相近,可見這一薛氏供僧致富故事有可能是在《雜譬喻經(jīng)》故事啟發(fā)下形成的傳說。不過盡管事情不一定是真的,但供僧以致巨富的美談可以反映當?shù)厝藢┥皇碌闹匾暋?/p>

      “開元寺震井”條曰:

      隋曰緣化寺,后因紗燈延火燒毀重建。玄宗朝改名開元寺。有前使褚公親筆寫《金剛經(jīng)》碑,在舍利塔前。西有觀音寺井。貞元中,有李氏因左遷寓居僧院。屬暑月,以食余熟羊脾懸井中,逡巡雷震暴作,羊肉置于隙地,而煙氣熏灼。犬不食,蟻不附。至今僧俗中言井有龍致之。愚以理裁,有異于此。夫龍嗜血食肉,重牢醴。人有享祭,必選良肉、醇酒,潔饌、珍羞,敬事精禮,寧有一羊脾而迅雷震?蓋以伽藍井水,奉獻諸佛眾僧,而遽以肉味膻污神祈之所,是以不容,乃致雷擊云。理必然矣。其井終亦坍壞。先令狐相從事幕府,因撰《震井記》。(以下略)

      此條實際上包含兩件事:一是開元寺有褚遂良親筆所寫的《金剛經(jīng)》碑。褚遂良是唐太宗、高宗時期的重臣,《舊唐書》卷80《褚遂良傳》記載他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出朝,顯慶二年(657)為桂州都督,不久貶愛州,兩年后卒。他不僅政治地位高,而且是書法大家,開元寺舍利塔前有他親筆寫的《金剛經(jīng)》碑,自然會刺激此經(jīng)在唐代桂林地區(qū)的傳播。《金剛經(jīng)》是唐代佛教主流禪宗最重視的佛經(jīng),六祖慧能教人:“但持《金剛般若波羅蜜》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盵9 ]7世俗最高統(tǒng)治者唐玄宗也曾御注此經(jīng),《太平廣記》中專門關(guān)于此經(jīng)的報應故事有七卷(卷102—108)之多,講述社會各階層奉持此經(jīng)的效驗,可見此經(jīng)在唐代傳播極廣。褚遂良親筆所寫《金剛經(jīng)》在開元寺刻碑,表明桂林也不例外。二是觀音寺井中所懸羊肉遭到雷擊。此事令狐楚在做桂管觀察使僚佐時曾撰文記載,在當?shù)貞撧Z傳一時。對于此事,當?shù)厣撕鸵话忝癖姡ā吧住保┒枷嘈攀蔷杏旋垖е碌慕Y(jié)果,完全不聯(lián)系此井處于佛寺,從佛教信仰方面進行解釋。這讓莫休符難以接受。他根據(jù)“龍嗜血食肉,重牢醴”和佛家戒葷食的“道理”,指出此事的發(fā)生與龍無關(guān),而是佛不能容忍寺廟被肉味污染而顯靈懲戒。莫休符的這一解釋應該說一點也不高深,對于有一定佛教戒律知識的人來說,確實如他強調(diào)的是“理必然矣”。而桂林當?shù)厝?,不僅是“俗”人,而且連“僧”人都沒有這樣解釋事件,這說明雖然佛寺、《金剛經(jīng)》對于桂林民眾來說不陌生,但他們的佛教思想還是比較淡泊的。

      “延齡寺圣像”條曰:

      寺在府之西郭郊三里,甫近隱山,舊號西慶林寺。武宗廢毀,宣宗再崇。峰巒互張,云木交映,為一府勝游之所。寺有古像,征于碑碣,蓋盧舍那佛之所報身也。此地元本荊榛,先無寺宇。因大水漂流巨材至,時有工人操斧斤斫伐。將欲下斫,忽見一梵僧立在木傍,有曰:“此木有靈,爾宜勿伐。”既而罷去。又有洗蔬者于其上則浮,濯薰辛于其上又沈,雅契梵僧之言。由是咸知有靈,遂刻削為僧佛。當則天后臨朝之日,夢金人長一丈六尺,乞袈裟。及詔大臣問其事,皆莫能解。旋奏:“陛下既有此夢,乞依夢中造袈裟,懸于國門,以俟符驗。”明早,大臣奏:“懸袈裟忘收,已失?!彼煸t天下求之,已在桂州盧舍那佛身。至今尊卑歸敬,遐邇欽崇。時旱請雨,皆有響應。

      此條記載延齡寺中盧舍那佛像的由來及其靈異之事,充滿神奇色彩。從中可知當時桂林民眾對于此佛“尊卑歸敬,遐邇欽崇”,天旱時向此佛祈雨,很靈驗。按盧舍那佛信仰源于《華嚴經(jīng)》系統(tǒng),在唐代很流行。在《華嚴經(jīng)》中,發(fā)光是此佛最基本的特點,“他作為光明的本體,是驅(qū)逐一切黑暗,令所有惡濁的人或物完全改觀,使人或物的惡濁一面,消失殆盡,統(tǒng)統(tǒng)化作與人為善的因素;萬物眾生也由于蒙受他的光輝,得以凈化,主動為善不已”[10 ]73。而在《桂林風土記》此條記載中,盧舍那佛未見與光有任何干系,倒是與雨有了淵源,可見形象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

      綜合以上三條分析,就有形的物質(zhì)形態(tài)方面看,《金剛經(jīng)》刻了碑,盧舍那佛有雕像,寺廟有多處,顯示佛教在唐代桂林影響不??;而就意識層面看,這種影響主要體現(xiàn)為對于供僧的回報、佛的靈異事跡和祈雨有應的關(guān)注與重視,對于佛教經(jīng)、律方面的知識與思想則無特別興趣。

      將唐代桂林民眾接受佛道二教的情形作一對比,可以看出他們對道教所取比較全面,而看待佛教則有些片面,有些走樣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這應該跟佛道二教思想與當?shù)孛耖g信仰的異同有較大關(guān)系。

      唐代的桂林,“夷貊半?yún)㈧毒帒簟盵11 ]1321,是少數(shù)民族人口眾多的地區(qū),鬼神觀念深入人心。李商隱在桂管使幕任職的時候曾有五律《異俗二首》,寫當?shù)厝恕笆鹿怼憋L氣之盛。其一寫當?shù)丿懠擦餍?,雷雨多,漁獵為生,方音如鳥語的情形。首句“鬼瘧朝朝避”,見得當?shù)厝松懠膊磺筢t(yī),而以躲避疫鬼的辦法來祛除。其二曰:

      戶盡懸秦網(wǎng),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獺祭,只是縱豬都。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賈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爐。[12 ]790

      劉學鍇、余恕誠先生對此首的解釋是:“言其地民多事網(wǎng)罟,巫風甚熾。故未容獺祭,即入澤梁,檢點鰲餌,以釣巨鰲。豪豬為害,縱之勿射;猛虎出沒,搜求虎符。……末則云巫風所染,文士亦信鬼神而不信自然造化之道?!?[12 ]796可見在當?shù)?,不僅一般勞苦民眾迷信巫鬼,就是讀書的士子也不能免俗。

      這種情況在《桂林風土記》中也多有反映。如“徐氏還魂”條曰:

      陽朔居人蘇太玄妻,產(chǎn)三子。徐已疾終,既殯。忽一日還家,但聞語而不見形。云某年命未終,冥司不錄,今且暫歸。憐撫其子,補綻其衣,一切如在。稍經(jīng)旬月,鄰伍旋知。占卜吉兇,述善惡,一一符驗。有鄉(xiāng)人在府充職,染疾,其家眷屬請卜之。俄頃刻云:“去至涼風館之南,地名柘木林,遇虎當?shù)溃桓疫^,遂卻回?!辈氛咔槠?,堅請再往。俄頃曰:“至府,見疾者已瘥?!币善洳粚崳靻柶渌?、疾人形貌。徐氏不曾至府,又未識病者,一一言之,無差異,方明其實。又有人求卜已,謝曰:“無物奉酬,深為不足。”徐氏曰:“汝家有三斗粟子在西房。何得稱為無?”卜者請取之。逡巡,負粟子至其前。眾皆愕然,卜者尤所慚恥。如此不一,難備書述。一日,言舜帝差人討蠻,有人求至近驛,助備熱食,更一兩日當還。如期而歸,將得冥司一分細飯,致夫前曰:“此飯曷若人間造者?”夫視之,品饌則倍珍于他食。又一旦,泣告曰:“無端泄陰間事,獲罪蒙追。此去難再還,好看兒女?!庇制鼊e,遂絕音響。

      莫休符稱此事出于當?shù)厝说摹澳框灐保芍菑漠數(shù)厝四抢锫爜淼?,自然能夠表現(xiàn)當?shù)厝说挠^念。此事表現(xiàn)的核心觀念正如莫休符在敘事之前所說,是對于鬼神“不誣”的堅信。其中所述徐氏魂靈“占卜吉兇,述善惡,一一符驗”之事也很值得注意,反映了當?shù)厝藢ξ撞贩叫g(shù)深信不疑。又如“石氏射樟木燈檠祟”條,寫桂林裨將石從武家燈檠作祟,為害家人,最后石氏一箭射中作祟精邪,“于是家人患者皆愈”;“歐陽都護冢”條寫“識地勢”的方士稱歐陽都護冢上“有天子氣”,于是官府掘冢,夜間卻遭鬼兵填平,后用青布運土投江,才使鬼兵沒有辦法;“獨秀峰”條寫獨秀峰下讀書巖“往往見靈精,居者少寧”;“舜祠”條記舜祠皇潭“每遇歲旱,張旗震鼓,請雨多應”;“堯山廟”條寫堯山廟“絕靈”,都可見當?shù)厝斯砩衩孕潘枷氲纳钪亍?/p>

      這種濃厚的鬼神觀念對于桂林民眾接受道教顯然是相當有利的。道教是在糅合鬼神巫術(shù)崇拜、神仙方術(shù)信仰及道家黃老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與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有很深的淵源,有學者認為五斗米道始祖張道陵“在鶴鳴山學道,所學的道即氐羌族的宗教信仰”,其五斗米道就是“以此為中心思想,而緣飾以老子之五千文”。[13 ]175唐代桂林民眾對于道教的神仙信仰、符咒巫術(shù)以及齋戒儀式等都能比較全面地予以接受,跟這些信仰法術(shù)與其本地文化觀念比較接近顯然是分不開的。

      唐代桂林民眾接受佛教的特點,也可據(jù)此解釋。他們?nèi)の栋蝗坏貍髡b著盧舍那佛的靈異事跡,相信向他祈雨一定會有效果,其實是把佛當作他們心目中的鬼神一樣看待。他們津津樂道薛公元因供養(yǎng)道林和尚而獲得巨富,也使人想起《桂林風土記》中所記的桂州陳都督發(fā)跡的機緣。陳氏微時,曾“盡禮”款待一位“久攻地理”的異人。異人“思有所報”,便指示他有一塊風水寶地可用為塋地。陳氏母親去世,遂葬于此,其后拜墳,在其地得金筍甚多,于是攜金“入京以求遇”,最終被任命為桂州都督。此為事情大概經(jīng)過??梢园l(fā)現(xiàn),此故事中的風水先生與薛氏故事中的僧人正具有相同的功能。即此而論,說桂林當?shù)厝丝创懒趾蜕衅鋵嵟c看待風水先生無別,應該不算牽強吧。這些都是桂林民眾接受佛教時所打上的當?shù)毓砩裎幕佑 .數(shù)厝擞镁杏旋埗欠鸾探渎蓙斫忉岄_元寺震井之事,也是同樣的情況。

      佛教源自印度,與中華本土文化原有不少沖突,雖說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終于在中華大地扎根蔓衍,但其高深而繁瑣的教義并非一般民眾所能了解,其清規(guī)戒律也多與一般民眾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因此雖然唐代佛教影響廣大,各地幾乎都建有佛寺,但在一些偏遠的民族地區(qū),直到唐末,當?shù)孛癖妼Ψ鸾倘詿o多少了解,也無真正信仰?!短綇V記》卷483“南中僧”條引晚唐房千里《投荒雜錄》說:“南人率不信釋氏,雖有一二佛寺,吏課其為僧,以督責釋之土田及施財。間有一二僧,喜擁婦食肉,但居其家,不能少解佛事。”[14 ]3982桂林情況當然不致于如此,但當?shù)厝宋幕疆吘馆^低,對佛教理論與戒律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當?shù)厣踔吝B僧人都不能像莫休符那樣以佛教理論解釋震井之事,談盧舍那佛靈異事完全不見此佛最基本的發(fā)光的特點,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這是需要補充說明的。

      參考文獻:

      [1]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1.

      [2] 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 [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4] [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5] [清]汪森編,黃振中等校注.粵西叢載校注[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

      [6] [清]杭世駿.三國志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 恒強校注.增一阿含經(jīng)[M].北京:線裝書局,2012.

      [8] [梁]僧旻,寶唱等.經(jīng)律異相:卷44[C]//中華大藏經(jīng):5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

      [9] 楊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jīng)[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0] 杜繼文.簡說《華嚴經(jīng)》中的盧舍那佛[C]//杜繼文.中國佛教的多民族性與諸宗派的個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1] [唐]李商隱.為滎陽公上門下李相公狀[C]//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12]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增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3]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57.

      [14]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THE ACCEPTA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OF THE POPULARES IN GUILIN IN TANG DYNASTY SEEN FROM “RECORDS OF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 IN GUILIN”

      Yin Zhusheng

      Abstract:The seven records about Buddhism and Taoism in“Records of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 in Guilin”are quite valuable for analysis of the accepta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of the populares in Guizhou in Tang Dynasty. The local people identified and accepted Taoism from beliefs of celestial being,amulet and witchcraft to fasting rituals comprehensively;To Buddhism,it was different. Seen from the physical form,although Diamond Sutra was inscribed on a tablet,there was a statue of Losana Buddha and many temples,all of these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was great,what the local people mainly cared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were the returning for monks,Buddhas supernatural deeds and praying for rain o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rather than the interest in the knowledge and thoughts of Buddhism. The acceptance was one-sided and vared. The reason for such a situation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strong local folk belief in this minority region. The local masses selected Buddhism and Taoism according to their inherent belief.

      Keywords:“Records of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 in Guilin”;Guillin in the Tang Dynasty;Buddhism;Taoism;belief in ghosts and gods

      ﹝責任編輯:李 妍﹞

      猜你喜歡
      唐代道教桂林
      桂林六漫之歌
      歌海(2024年2期)2024-06-06 05:54:00
      桂林,美
      西夏道教補議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2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桂林游
      小主人報(2015年1期)2015-03-11 19:40:59
      居住桂林很瀟灑
      大眾文藝(2015年3期)2015-02-22 09:15:09
      苏尼特左旗| 贵港市| 宕昌县| 会泽县| 墨玉县| 松江区| 沙洋县| 海伦市| 拉萨市| 河南省| 大名县| 安顺市| 金沙县| 黑河市| 谢通门县| 库伦旗| 江津市| 讷河市| 全州县| 定西市| 名山县| 涿鹿县| 大英县| 南宫市| 名山县| 桦川县| 易门县| 务川| 日土县| 监利县| 井研县| 陇川县| 蓬溪县| 华蓥市| 乐东| 措勤县| 林西县| 呼图壁县| 巧家县| 肥乡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