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珍
“陰陽”這個概念源自古代人民的自然觀,陰陽對中國陶瓷山水畫的影響很大。陶瓷粉彩山水畫中的各種關系對比,都來自于陰陽的矛盾關系,“陰陽”的范圍甚是廣泛。
一、虛實對比
山水繪畫的妙處就在虛實之間,虛實使得畫面生動有趣。虛為弱,即為陰;實為強,即為陽。在粉彩山水畫中,山 水中的近景與遠景、高處與低處等都能夠利用虛實來表現。繪畫是創(chuàng)作者抒發(fā)思想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繪畫語言形式的表達,或剛或柔,都是在表現自然山川的豐姿。在粉彩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陰陽關系與之共存,如圖(1)剛勁有力的石頭、古松,線條實在,屬于陽;虛無縹緲的云彩與遠山,線條飄逸,屬于陰。虛實在粉彩山水畫中作為對立面存在,相互產生作用,不可缺一。中國山水畫中有墨分五色“焦、濃、重、清、淡”,同樣作為粉彩山水畫中的主要料色珠明料,亦同樣在使用上可以分出,“濃、淡、干、濕、枯”,層次不一樣,在粉彩山水中才能夠把空間表現得更加深遠。虛實就體現在對筆墨的把握上,其中蘊藏著陰陽關系的思想。在表現濃淡時,是濃中有淡,淡中有濃,相互滲透。在虛實相互關系下創(chuàng)造意境深遠的粉彩山水畫作品,在不斷變化中飽含陰陽變化之道。
二、疏密對比
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提出:“若知畫有疏密二體,方可議乎畫?!笔杳軐Ρ炔粌H存在于山水畫中,同樣適合于花鳥畫和人物畫。在粉彩山水畫中,石頭、灌木、涼亭等,在畫面上或緊湊或松散,都需要有節(jié)奏韻律。“疏”指的是物體之間的間隙大、分散?!懊堋笔侵甘挛镏g間隙大、聚攏?!笆琛焙汀懊堋笔顷庩枌α⒌?,兩者相輔相成。疏密是不可以分開的,倘若一件作品都是密密麻麻的,會讓人有窒息的感覺;相反,如果整個畫面都是稀稀朗朗的,沒有重點,更難吸引人們的視覺。在陰陽的概念里,“疏”為陰,“密”為陽,兩者運用得當,不僅使得粉彩山水畫面節(jié)奏感強烈,還能夠讓欣賞者流連忘返。筆者在學習粉彩山水的過程中,經常聽到前輩們說“疏能跑馬,密不透風”,這說明疏密在山水畫中的地位,“疏”的地方能夠跑過去一匹馬,而“密”的地方連風都吹不過去,雖然聽起來有些夸張,但也需要大膽的運用。如瓷藝界泰斗人物王錫良的粉彩山水畫,有些畫面中僅僅一棵松一個人,同樣能夠使得作品栩栩如生。因此對于疏密的安排要做到意在筆先,在繪畫的同時可以想象出畫面的最終效果。
三、黑白對比
黑與白,在太極陰陽圖中的兩者顏色,黑色代表著陰,白色為陽。無論是太極中的黑白還是山水畫中的黑白,有黑的地方就有白。黑白是最有含義的兩者色彩,從現代的色彩學上談又屬于無色系類。中國水墨山水畫主要由黑白組成,在畫面中一筆一畫都是黑的痕跡,沒有墨跡的地方稱為“留白”。其實黑白兩者是相對來說的,同樣遵循著陰陽的辯證關系。如圖(2)在這件粉彩山水畫作品中,石頭、樹、茅屋的形狀都是通過黑色的朱明料來勾畫出來的,而后在其基礎上皴擦、點染來把握明暗關系,在每個物體之中,利用大小不等的面積來擴充空間。黑白對比中的白即是“空白”,相比較黑而言,白更難把握??此茮]有形狀的白,卻需要表現出豐富的內容出來,空白地方或是煙霧繚繞,或是小溪淙淙,畫面中要有無限的遐想,才能夠使得粉彩山水作品具有氣韻生動的美感。
在粉彩山水畫中,具象的山石樹木忌諱反復用筆,精湛的用筆,才能夠使得黑白對比更加的有效果。清唐岱在《繪畫發(fā)微?自然》提到:“體陰陽以用筆墨”。畫面的白需要用筆墨來表現。惜墨如金足以表達筆墨在畫面中的決定性地位?!爸浒?,守其黑”說明留白能夠給人們想象的空間,是筆墨的延伸。在粉彩山水畫中,黑白對比在陰陽對立統(tǒng)一作用下,盡情發(fā)揮用筆用墨,表現出變化統(tǒng)一的畫面形式。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變化發(fā)展的,陰陽兩者相互對立統(tǒng)一,相互轉化,始終保持著自然平和的狀態(tài)。陶瓷粉彩山水畫在陰陽的作用下,虛實關系、疏密對比、知白守黑等相互制約,使得畫面保持一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和諧美。在粉彩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山水的氣勢就像練太極一樣,柔中帶剛,剛柔并進,向著相反方向去行走。在粉彩山水畫中,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小溪在淅瀝的流水,云霧環(huán)繞著山頭,行人正在趕往回家的路上,山水畫就像是自然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極具生命力。
四、結語
陰陽在陶瓷粉彩山水畫中,是濃淡疏密、黑白大小等的體現,中國的繪畫講究黑白,因為太極圖就是由黑和白組成。因此陰陽對粉彩山水畫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研究,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氣韻生動,富有靈動性的粉彩山水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