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文選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一個“實”字,既彰顯務實的態(tài)度,又弘揚踏實的作風,更傳遞實干興邦的真諦。
一、古字“實”
金文、小篆和隸書都從宀、從貝,上為房屋,下為貨貝。金文為“儲物柜”的象形,表示家境富實,柜中存有實物。小篆從毌(guàn),本義是將財物、珍寶用繩索穿起來,便于攜帶。隸書從田,有田地就有糧食。農(nóng)耕社會“民以食為天”“家中有糧,心里不慌”,買田置地更是有錢要做的事。
《說文》:“實,富也?!辈还苁枪駜Χ?、錢貫多還是田地多,都是物質財富的表現(xiàn)形式,家里有了它的充實,就叫作富實、殷實,生存才能成為現(xiàn)實。漢字的智慧合成了“實”的本義——富裕。
二、今字“實”
今字“實”為簡化字,將古字“實”字“宀”下的財物、金錢或田地一概去掉,換成了“頭”來表“人”。時過境遷,“貨貝”“銅錢”已成為過去,錢也不再以“貫”來統(tǒng)計,取而代之的是鈔票、支票、存折、信用卡、支付寶這些東西?!叭恕睂Ω辉I畹淖非螅闪恕邦^”等實事,簡化字“實”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
當然,生活不能脫離現(xiàn)實,沒有房子和錢,日子自然過不成,但是對物質財富的追求也不能“實”過了“頭”。否則,拜金主義至上,金錢萬能思想抬頭,將使我們失去親情、愛情和友情,失去公平和正義,失去健康和生命,這實在是一場災難。
三、引申義
中國人對“實”有著深厚的情感:忠厚老實、為人誠實、買東西講實用、思考問題講實際……這些“實”所用的都是引申義。
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以貨物充于屋下,是為實。”“實”引申出充滿、充實等義。如:“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屈原《九歌·湘夫人》)意即:各種花草充滿庭院,屋里和走廊上到處都陳放著芳香之物。
2.由充滿、充實再引申并發(fā)生詞性變化,或由“石”“實”同音意通引申為:不空(實心)、不虛(真實)、不假(誠實)等義。如:“言而無實,罪也?!保谠渡瞎鹬堇钪胸┧]盧遵啟》)
3.又引申為結果和果實。如:“春花無數(shù),畢竟何如秋實。”(陳亮《三部樂·七月廿六日壽王道甫》)告誡我們,不要貪圖一時的虛華絢麗,只有品嘗到果實的甘甜,才會懂得珍惜,懂得務“實”的可貴。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往今來必成于實。我們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只有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我們才能取得實績,收獲實效,創(chuàng)下實功,實現(xiàn)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