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摘 要:閱讀課不僅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語文能力。從“教課文”到“教語文”,把閱讀和寫作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關注寫作 品味語言 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173-01
一直以來,語文課教什么的爭議不斷,關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爭議也不斷。筆者認為閱讀課不能僅僅是“教課文”,而應該“教語文”,才能真正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融合。本文就以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七冊《春聯(lián)》一課為例,簡談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美麗轉(zhuǎn)身。
1 由關注內(nèi)容到關注寫作
《春聯(lián)》是一篇說明文,用平實樸素的語言介紹了春聯(lián)的作用、種類、特點以及讀背春聯(lián)的好處。聽過好多老師上過這堂課,自己也上過這一課,似乎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課文中例舉的這幾幅春聯(lián)上,教學目標也一般定位在:背誦春聯(lián);了解春聯(lián)的特點;感受音律美。第一個教學目標指向于積累,第二個教學目標了解春聯(lián)的特點,也是指向于文本的內(nèi)容,第三個教學目標指向于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梢哉f,這樣的教學主要還是圍繞著文本的內(nèi)容而教的,是在“教課文”,從課文出發(fā),到課文結(jié)束。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痹鯓佑煤眠@個例子,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呢?我們的目標定位非常重要。語文課,要教的不是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課文中的幾幅對聯(lián),學生熟讀幾遍就能背誦,對聯(lián)的內(nèi)容文章中也都有歸類,似乎這些都不是我們老師需要教的。學生讀得懂的不用老師教,語文教師該教給學生寫什么呢?筆者覺得更重要的不是語文的知識,而是語文的能力。
《春聯(lián)》一課是一篇說明文,用淺顯平實的語言介紹了春聯(lián)。四年級的孩子,初步接觸說明文,那這篇文章就是說明文的一個例子,老師應該用這個例子教“說明文”,學習說明文的寫作特點,而不是教“春聯(lián)”。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是真正在“教語文”,學生通過學習這樣一篇課文,了解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從課文出發(fā),走向更廣闊的語文世界。
2 由積累語言到品味語言
語文課上,讀是主旋律,書聲瑯瑯,各種形式的朗讀應貫穿整堂課。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課堂中,朗讀適中是重頭戲。他曾說過:“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一個‘讀字?!薄白x是一切語文能力形成的橋梁和手段,離開讀這個閱讀教學最重要、最根本的訓練,語文本領的掌握就是一句空話?!痹S多老師在教學時也都注重了朗讀訓練,但是究竟為什么而讀,或許很多老師心中不是很明確。
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為什么要進行朗讀指導?為什么這個地方要朗讀?你朗讀的目的是什么?春聯(lián)都具有“音律美”的特點,在反復朗讀中,學生都能體會到春聯(lián)的對仗,體會到春聯(lián)的抑揚頓挫、和諧動聽。但課文的難點不在于此,寫說明文得學會舉例!春聯(lián)有無數(shù)條,作者為什么就選擇了這幾條呢?那得運用不同的朗讀形式,讓學生在饒有趣味的朗讀中明確舉例子得學會“分類”:
第一次朗讀可以是老師引讀分類的內(nèi)容,學生接讀春聯(lián)。
第二次師生的合作讀則反過來,老師引讀春聯(lián),學生接讀分類的內(nèi)容。
第三次是老師補充一組春聯(lián),進行分類朗讀。
一次次的朗讀,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了春聯(lián)的歸類。一次次的朗讀,突破了這樣一個教學難點。
朗讀,不是為了讀而讀,也不是僅僅為了積累背誦幾幅春聯(lián)而讀,帶有明確指向性的朗讀,賦予了朗讀更豐厚的價值,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春聯(lián)的特點,品味了春聯(lián)這種特殊的言語形式,欣賞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3 由專注一個目標到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
片段:
師: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有說明動物、植物的,合起來叫“生物”。也有說明沒有生命的,一般叫“物品”。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說明文,說明的是“物品”,物品叫“春聯(lián)”。說明文一個物品的說明文,一般都要從兩個方面去介紹:“作用”、“特點”。春聯(lián)有什么作用呢?快速瀏覽第一節(jié),有一句現(xiàn)成的句子。請畫出來。
生:新春佳節(jié),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lián),給節(jié)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
師:這樣的句子叫“關鍵句”。從中挑選幾個關鍵詞,請拿起筆圈畫。
學生圈出:增添,氣氛。教師板書
小結(jié):找關鍵句、圈關鍵詞,可以讓我們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師:春聯(lián)有什么特點呢?兩個。第二節(jié)寫了一個特點,第三節(jié)也寫了一個特點。左邊的同學,找第二節(jié)里的特點,圈出關鍵詞;右邊的同學找第三節(jié)里的特點,圈出關鍵詞。
學生馬上就圈畫出來:對仗、音律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一個整體把握,短短幾分鐘就能把課文的內(nèi)容教完了。但這短短幾分鐘里,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是春聯(lián)的作用和特點,而是閱讀的方法。抓關鍵句、關鍵詞,就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才是閱讀教學最需要解決的。
本課例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向?qū)懽鳌?,但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語文素養(yǎng)涵蓋的面非常廣,如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我們的語文課堂目標應該是明確的,但不能眼光只盯著這一個目標,我們面對的是正在發(fā)展中的學生,在奔向目的地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