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給《水環(huán)境化學》課程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根據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水環(huán)境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形式、改變學習方式、變革考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互動性,形成良好的師生交互式教學,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關鍵詞:新媒體 水環(huán)境化學 課堂教學 改革
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后發(fā)展起來的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渠道,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新的傳播形態(tài)。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產生了以QQ、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軟件。每款軟件都致力于人際交往,由此形成了溝通交流的公共平臺。在校大學生是社交媒體網絡使用的先鋒和主力軍。因此,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實時進行教學交互過程,調整或重組現有學校的課堂教學與學習模式,已成為當下學校及高等教育關注的熱點。
一、《水環(huán)境化學》的教學現狀
目前,在《水環(huán)境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且單一,教學內容的更新較少,將新媒體運用到教學中的情況也不多。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和學習,普遍覺得《水環(huán)境化學》這門課程比較枯燥,學習興趣難以建立。在手機、ipad等新媒體的沖擊下,學生上課玩手機等現象屢禁不止。此外,由于我?!端h(huán)境化學》屬于專業(yè)課程,教師在課堂上更注重對教學任務的完成和重難點的講解,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沒有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不理想。新媒體技術在給我們教學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要求教師要積極適應時代發(fā)展,加強對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學習和運用。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是新媒體使用最活躍的群體,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受到了新媒體的較大影響。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在教室中的講授為主,這種模式目前己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而新媒體可以讓大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得獲取信息,這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但新媒體傳遞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內容還參差不齊。因此,在此沖擊下,學生容易形成依賴心理,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本人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對《水環(huán)境化學》的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豐富教學形式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掌握,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我們必須扭轉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的教學觀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結合新媒體多樣性的特點,可以考慮把MOOC、微課等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樂于接受并學習新事物的特點,把學生的能動性作為課堂的首要因素。同時,還可以嘗試采用分組討論、實際案例講解等其他的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改革是前提,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很強的。相應地,教師也需要了解和接觸當前信息時代下的新媒體,積極主動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課堂教學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師需要把自身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新生事物相結合,不斷探索更富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方法,并建立良好的互動式的師生交互學習。
2.改變學習方式
微博、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興起,使學生更加傾向于有吸引力、內容短小精悍、時長較短、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式。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扮演著主講者和領導者的角色,學生則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并完成作業(yè)。新媒體的多樣性則對學習方式提出了相應地多樣性的要求,如 “翻轉課堂”等開放式的學習方式。
開放式的課堂學習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隨時隨地的進行課程的學習,這非常符合大學生靈活、能動的特點。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開放式課堂的學習,則要根據每個課程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結合實際的探索嘗試。比如,在講解到“天然水的污染及主要污染物”時,可以提前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準備,考察實際生活中存在有哪些常見的水體污染和較重大的水體污染事件。然后,在課堂中挑選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對于天然水的污染的印象也較深刻,對這一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也會比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效果更好。
學習方式的改變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并注重引導。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較為詳細的掌握,杜絕上完課就走人、不愿意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不斷地加強自我學習,對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多媒體學習方式的特點進行總結和研究,要不滿足于現狀,敢于探索,勇于嘗試新的多媒體學習方式。
3.變革考核方式
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是以“平時成績+試卷成績”組成,一般來說平時成績占30%,包括課堂點名和作業(yè)。試卷成績占70%,一般是閉卷考試,學生更多的是對概念和公式的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
而在新媒體參與的教學中,我們在《水環(huán)境化學》這門課中加入了“線上討論+線上作業(yè)+線下期末考試”的考核方式。學生在線上進行討論,可以發(fā)帖,也可以回帖,這部分成績占20%。同時,教師還在線上布置相應地作業(y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這部分成績占30%。但是,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杜絕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抄襲等現象。這些改革措施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去探索,去解決。
考核方式的改革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并鼓勵學生將相關知識轉化應用。反過來,考核方式的改革也要求從平時的學習知識到實際運用,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考慮周全,建立一套科學客觀、適應新媒體環(huán)境的評價標準。
新媒體的發(fā)展壯大,使得信息資源的獲取變得更加便捷。當前,新媒體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和靈活的方式,與自身教學經驗相結合,不斷挖掘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方法,形成良性的互動式的師生交互學習,不斷開拓高校教學發(fā)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娟.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教學改革初探.求實,2014,1:232-234.
[2]袁麗娜,昝昊搏.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科技傳播,2014,1(下):205-206.
[3]沙敬敬.新媒體時代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探討.中國報業(yè),2015,12(下):49.
[4] 文銘.新媒體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改革.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25.
作者簡介
張倩(1983-),女,漢,博士,副教授。
基金項目
2016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交互式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