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紅
摘要: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加快,人才的教育策略也得到大家的重視和關注,教育體制也進行了深入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完善中,而且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的前提下,對學生思想素質(zhì)及身體素質(zh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一向不被人所關注的體育教學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個焦點,而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保證散打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關鍵詞: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散打教學、運用
引言:眾所周知,體育在課堂教學中一直不被重視和關注,覺得這門課程與升學的關系不大,大多數(shù)學校對于體育散打教學只是表面上的敷衍,而學生們在升學觀念的束縛下,也對體育課程失去了興趣。在這種形勢下,只有把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把學生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感受到散打的激情和樂趣,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體育散打教學取得真正的實效性。
一、當前體育散打教學模式的問題分析
(1)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直束縛著老師們的思維理念,他們在對于體育散找教學中一直以理論講解為主,根本不能突出學生們的主體性地位。而且體育散打本身就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如果一味的追求理論重點和動作要領的描述,而不進行實踐性的訓練,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而如果在本次課堂上單純的進行理論講解,在下次課堂上再進行實際練習的話,就會讓學生忽略動作要點,更收不到散打教學的實效性。而只有邊講邊練,才能讓學生得到及時的指導和學習,對于一些動作的偏差也能做到有效的糾正,讓學生們達到快樂學習、學以致用的目的。
(2)缺乏教學的層次性設計。體育散打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讓他們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練就一個強健的體魄。但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條件及接收能力不同,在體育散打教學的學習中,獲得的效果也不一樣。而在當下的體育教學中,老師總是一師同仁的給學生們進行講解和練習,這時就會出現(xiàn)有的學習已經(jīng)學習的非常精進,而有的學生仍舊動作生疏,掌握不到散打的要領。這就使學生們的散打成績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狀態(tài),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作為體育老師必須要了解學生們的自身特點,然后再從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出發(fā),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加強體育教學模式的快樂性,這樣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他們充分 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華。比如說在進行后鞭腿的學習時,有的同學的協(xié)調(diào)性好、身體素質(zhì)棒,很快就學會了;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做鞭打小腿動作的時候,總是不連貫,這時老師就要對這些同學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可以為他們量身寫作各個動作的具體要領和注意事項,幫助他們突破心理的障礙,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達到快樂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快樂體育散打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
(1)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穎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增強體育教學的新穎性,才能讓散打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乏味的講解及練習,讓學生產(chǎn)生更加深厚的興趣,在快樂而和諧的氛圍里學習。因此,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而合理的教學方案,以學習理論知識為基礎,把教材大綱上的學習要求與具體的實踐性訓練結合起來,將體育散打課堂變得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讓學生們能在這些新穎性的學習實踐中進行散打動作的練習和掌握。也只有讓他們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態(tài),才能改變他們厭煩體育的現(xiàn)狀,提升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將單一的體育教學變得多元化。尤其是把一些體育比賽融入到散打技術的學習中,這些“實戰(zhàn)”性的訓練,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欲望。
(2)提高散打場地設計的巧妙性。體育散打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運動項目,不能只局限于課堂講解,也不能單單的在室內(nèi)進行訓練,要讓學生們走出來,到更大的場地上去進行實踐。而場地的設計和器材的準備則成為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場地的巧妙設計,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參與散打的興趣,更能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與互動,讓他們以快樂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當中,因為快樂是心情的體驗,是主動性的表現(xiàn),更是加深學生們對散打教學興趣和愛好的基礎,只有在這樣的氛圍里,才能更好的掌握散打技術,推進體育教學的進步。比如說,老師可以把散打功夫設計成為兩隊的對抗賽,為學生們布置好比賽的場地,準備好拳套和腳靶等護具。當然,在進行分組時,老師還要顧及到強弱的結合,讓兩隊的選手都具有相當?shù)膭萘?,這樣才更能激發(fā)起他們的斗志,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組織小班教學
體育散打教學最主要的是動作要領,它不同于其它理論課,一個班不論多少學生都能聽到老師的講解,所以老師要進行散打教學時,一定不要人數(shù)過多,因為太多的學生,老師既不能掌握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不能對老師的動作要點進行近距離的學習,造成學習效果的偏差。因此,作為體育老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們的興趣和愛好以及身體素質(zhì)的不同來進行分組,組織小班教學,這樣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學習和展示,打造快樂而和諧的學習氛圍,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體育散打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把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滲透到散打教學當中,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他們通過散打訓練來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合理的結合在一起,練就強健的體魄,塑造健康的人格,達到體育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孝平.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散打教學中的運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14,(10):102-103.
[2]董宇,紀烈維,李尚濱. 自助式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散打教學中的構建與實踐研究[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02):79-81.
[3]李松,趙秋菊.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武術必修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02):114-118.
[4]李慧娜. 對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認識和應用誤區(qū)的探討[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0,(18):218+220.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