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對外界事物廣泛的好奇心。滿足好奇心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無止境的本能欲望。面對學生,我們該如何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精心設(shè)計,引導學生學習
學生喜不喜歡語文課,對學習語文有多大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說,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教師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設(shè)計。
對于低年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穿插游戲、視頻、活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一個活躍的課堂,直觀的課堂。這樣符合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例如:語文第二冊書中《找汗》一文,小花貓看見人頭上有汗珠,便產(chǎn)生了好奇心,于是去找汗,依次看見的是老牛、小馬、黃狗、小豬,它們的汗出自不同的器官。最后小花貓在大家的啟示下也找到了自己的汗。在這個過程中,有五個形象出現(xiàn),教師完全可以設(shè)計一個表演劇,讓學生分角色來表演。相信在表演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的臺詞背下來,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既吸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主動了解課文內(nèi)容,喜歡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中高年級的同學處于初步抽象概括階段,應該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的想象,學會塑造。激發(fā)培養(yǎng)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先后出現(xiàn)幾次幻想?每次都幻想到了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一連串的問題,都是需要學生進行想象的。教師可以引導,激發(fā)學生思考,進行探究學習。
二、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應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情境進行教學。
低年級教學:
1.視頻再現(xiàn),加深印象。每個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在教學過程中,插播動畫視頻,相信你的課準會情趣盎然。學生看到了直觀的物體,對課文的情境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消除了學生對文章的陌生感。
2.“唱”比說好,氣氛活躍。低年級在學習詩歌、兒歌時,可以采取教師吟唱,學生來唱,師生共同演唱,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钴S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詩歌的意境。
3.樹立信心,鼓勵學習。幫學生找回自信,適時表揚學生,鼓勵學生學習。
中高年級教學:
1.巧設(shè)懸念,以“奇”激趣。例如:在講《放棄射門》時,我是抱著足球進教室的,同學們“哇”的一聲不知道老師要玩什么花樣,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等著看著,甚至有的同學都不知不覺站起來了。他們不知道我下一步會干什么?我找兩位同學當球門,誰來踢球射門,體驗射門的感覺。同學們紛紛舉手?!耙粋€足球”足以調(diào)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足球”導入新課,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帶著極大地熱情,濃厚的興趣跟我走完全過程。
2.做好預習,搜索資料。如果一堂課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學生沒有可說的資料,只是干巴巴的聽,這也不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來,如果是一節(jié)學生可以參與進來的課,我想也就不會那么枯燥乏味了。做好課前預習,讓學生充分的去準備該節(jié)語文課的相關(guān)資料。學生自己先去走進課文,走進作者。上課時就不會有什么疑惑,他會更加關(guān)注課堂,認真聽講的。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收獲知識,還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推向高潮。
3.學有所用,點滴做起。如果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不能發(fā)揮用武之地,那么學生也不會對此產(chǎn)生興趣。例如:《古井》是借助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來召喚學生的美德。在學完這篇課文后,同學們課下能自覺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應用到了所學的知識。我想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在語文課中他能學會做人的準則,知道該如何做人,得到別人的肯定,他會對語文學習更加感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和途徑來幫助學生。因地制宜,切實的培養(yǎng)學生喜歡學語文,熱愛學語文。
(作者單位:河北省沽源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