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內和國際刑事司法的理論實踐迅速發(fā)展,罪刑法定原則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罪刑法定原則在國內刑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該原則是否能成為國際刑法范疇內的基本原則,現(xiàn)在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仍然存在較大爭議。
關鍵詞:罪刑法定;保障人權;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概述
罪刑法定原則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一項基本原則?;竞x是“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 和“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對于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罪刑法定原則在最初確立的時候是針對歐洲封建社會的罪刑擅斷主義的其最初的含義是一種絕對的罪刑法定主義社會的發(fā)展使其嚴格性受到動搖發(fā)展為相對的原則。罪刑法定的思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基本內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當今罪刑法定原則在世界范圍內有著深遠的影響成為“刑法的鐵則”?,F(xiàn)如今,在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刑法中都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公民的命運經常因法庭的更換而變化。公民的自由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斷和理性認為最適合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社會自由必須以不妨害他人應有的利益為界限。不幸者的生活和自由成了荒謬推理的犧牲品或者成了某個法官情緒沖動的犧牲品。
二、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的地位
我國學者在界定罪刑法定的含義時曾經把罪刑法定區(qū)分為觀念意義上的罪刑法定、原則意義上的罪刑法定和制度意義上的罪刑法定與司法運作上的罪刑法定沂。我們還需要關注到罪刑法定原則的制度支持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具體制度的保證,罪刑法定主義也有落空的危險。因此考察罪刑法定在當代中國的命運不能不著眼于制度保證問題。自由判決方法也不意味著法官專橫而卻主張發(fā)揮法官的個性。法官應當以罪刑法定主義的觀念、制度、原則為行事準則,刑事司法運作應當遵循罪刑法定主義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并加固我國法官行為的品格。因此對于我國刑事司法來說罪刑法定主義所昭示的價值蘊涵是它的內在要求.
在我國刑法學界無論是主張罪刑法定還是主張刑事類推的學者都肯定了這樣一個事實,雖然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類推制度但在司法實踐中適用類推的案件十分有限。但對這一事實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主張罪刑法定的學者以此為根據認為類推制度形同虛設實無繼續(xù)保留之必要。而主張刑事類推的學者則認為導致類推數(shù)量極少的原因并非因為需要類推的案件少而是因為其他人為的因素造成的。至于認為即使有患意違法擅斷也是個別人本身的問題而不是類推制度的問題,這種把人與制度截然分開的觀點也是不能成立的。事實上只在有罪刑法定的司法建構中法官行為才能在法制的范圍內運作人權才能得到更為切實的保障。只在有罪刑法定的司法建構中法官行為才能在法制的范圍內運作人權才能得到更為切實的保障。
我國著名刑法學家高銘暄教授指出罪刑法定原則是一項進步的原則。它既不妨礙法律法規(guī)的各種規(guī)定,對于公民的權利來說又是一種切實有效的保障。從而社會就有責任以相應的刑事政策并用相應的處遇改造教育犯罪人,履行對犯罪人實施拯救責任,以使其復歸社會,排除對社會的侵害。高銘暄教授認為在全面修改刑法時在刑法中明確規(guī)定罪刑法定原則不再規(guī)定類推制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盡管對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但是罪刑法定主義已經成為我國刑法學界的共識。
三、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地位
就國際刑法而論,國際刑法學科具有多重性,既有國際法的內容,也有刑法的內容。實體法和程序法合二為一,并且兼有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點。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各國公認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具有強行法性質的原則,指導國際法規(guī)范的形成和運用,構成國際性大的基礎和核心。
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與國際法中的人權保護原則是并行不悖的?!堵?lián)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等國際性的公約和文件都提出締約國應承擔相應的義務、要尊重人權和保護人權,同侵犯人權的違法犯罪做斗爭。罪刑法定原則自產生起就以限制刑罰權保護人權為己任。
罪刑法定原則的價值內涵與國際法中尊重和保護人權的精神是一致的二者的不同主要在適用的領域尊重和保護人權的原則在國際法中是一項無可爭議的基本原則而國際刑法是規(guī)范國際犯罪和際刑事責任的國際法特殊分支。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刑法的鐵則是人所公認的在國際刑法的領域內尊重和保護人權的任務是通過罪刑法定原則來完成的。把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更符合刑事法律規(guī)范的特點和人們的習慣,所以罪刑法定原則應當是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
各國在國內刑法中對罪刑法定原則的成熟規(guī)定,是將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一項基本原則的客觀條件和思想基礎。各國不斷完善法律制度的努力,也是不斷擴大實行罪刑法定主義范圍的表現(xiàn)。罪刑法定原則自第一次成文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且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的國內刑法或者憲法都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因此確立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基本原則的地位是極其必要的。
罪刑法定原則是世界各國刑法普遍確立的一項最基本原則,隨著國際公約不斷引進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在國際審判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出,確立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原則地位具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將對國際刑法的發(fā)展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英.霍布斯.利維坦[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16.
[2]賈高建.三維自由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112.
[3]沈宗靈.現(xiàn)代西方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276頁.
[4]甘雨沛、何鵬.外國刑法學(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137頁.
[5]栗勁.秦律通論[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5,182.
作者簡介
王雪堯(1992-),男,漢族,山東淄博人,研究生一年級,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