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詩十九首》中“入聲韻”的聲情

      2017-05-31 15:40胡艷
      名作欣賞·下旬刊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古詩十九首

      胡艷

      摘 要:《古詩十九首》開文人五言詩先河,其中有四首入聲韻詩。入聲字有塞音韻尾[p][t][k],塞而不破的發(fā)音特點使得語音戛然而止,具有滯澀、頓挫感,用于押韻,循環(huán)往復(fù),從音韻上幫助詩人更好地表達出悲切、怨憤、孤寂的情感。

      關(guān)鍵詞:《古詩十九首》 入聲韻 悲切 怨憤 孤寂

      《古詩十九首》是漢末文人的五言詩。歷來文人學(xué)子對其主題、思婦形象、抒情方式、藝術(shù)特色多有探究,從語言方面看,也有從疊詞、韻律等方面的探討。本文試圖就《古詩十九首》中的四首入聲韻詩,探討其押入聲韻的表情達意作用。

      一、入聲的特點及情感表達效果

      入聲是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在古詩詞中,入聲是形成平仄節(jié)奏、入聲韻腳的語言材料,詩詞的抑揚頓挫、聲韻回環(huán)都有入聲字的加入。一個入聲字,可以從兩方面看:從聲調(diào)看,入聲的聲調(diào)是同平上去三種聲調(diào)形成區(qū)別的一種調(diào)。入聲調(diào)短促低沉,與上聲、去聲同歸入仄聲,與平聲交替使用,形成平仄節(jié)奏;從韻母看,屬于入聲韻,與以元音收尾的陰聲韻、以鼻音收尾的陽聲韻相對應(yīng)。入聲的韻尾以塞音[p][t][k]收尾,元音發(fā)完后,氣流被塞音韻尾發(fā)音部位截斷堵死,形成一種戛然而止、壓迫急促的特點。

      不同音響的韻調(diào),會引人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所以不同的韻調(diào)就具有不同的情感意義。周嘯天在《詩詞精品鑒賞》中談到音情的配合時說:“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根據(jù)內(nèi)容情緒的要求,選擇相宜的聲音,不僅僅限于字義的斟酌。其高妙者,不啻能以語言聲響傳達生活的音響,最常見的是在選韻上?!眥1}入聲聲調(diào)的急促低沉,韻母的發(fā)音因受塞音韻尾阻礙,念起來短促急收,顯示出強有力的頓挫。所以用入聲字來押韻,回環(huán)往復(fù),句與句之間有明顯的頓挫哽塞感,句末的語氣突顯沉悶、壓抑,有令人不快的感覺,也就適合表達孤寂、抑郁、怨憤的思想感情。雖然這類情感并非只能用入聲韻表現(xiàn),但押入聲韻更能充分體現(xiàn)其景其情。

      入聲字原本數(shù)量少,追尋古詩詞用韻全貌,常常發(fā)現(xiàn)陰聲韻、陽聲韻占主流,但古詩詞也有不少押入聲韻。不少詩人、詞人在表達悲切、壓抑、不平之感、孤寂之情時,在表達景物、形象、情感的轉(zhuǎn)換時,選擇入聲字做韻腳?!对娊?jīng)·關(guān)雎》的哀樂有別,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情感的轉(zhuǎn)換,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景物描寫、情感轉(zhuǎn)換、琵琶女的音樂形象轉(zhuǎn)換都運用了入聲,極大地豐富了詩詞的音樂性,增強了感染力。詩歌中杜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柳宗元的《江雪》《漁翁》等。詞中宋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全押入聲韻。王碩荃在《杜詩入聲韻考》(上、下)中總結(jié):“入聲韻對杜詩來說,可以堪稱是表現(xiàn)其沉郁頓挫基調(diào)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杜甫詩歌風(fēng)格的基本物質(zhì)要素?!眥2}杜甫在確定了自己的詩歌內(nèi)容和情感基調(diào)后,有意識地選擇入聲押韻表情達意,形成風(fēng)格。人們對詞押入聲韻的效果也做過生動的總結(jié):只有掌握了入聲字,我們才會更加真實地聆聽李清照《聲聲慢》的雨滴,感受岳飛《滿江紅》的怒嘯,仰望蘇軾《念奴嬌》的滄桑,承受柳永《雨霖鈴》的清冷……優(yōu)美的詩句,自入聲的回歸中變得更加和諧悅耳。{3}這些評論,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入聲的情感表達作用。

      作為文人五言詩的先河,《古詩十九首》有四首押入聲韻的詩歌,分別是《青青陵上柏》《明月皎夜光》《東城高且長》《孟冬寒氣至》,占《古詩十九首》的21.2%,在入聲韻的選用上,也有他自身的原因。袁枚《隨園詩話》說:“欲作佳詩,先選好韻?!眥4}所謂“好韻”,即選擇與詩情詩境相切的音韻,也就是根據(jù)詩詞作品表情達意的需要,選擇相應(yīng)的韻腳,做到以聲傳情、聲情相諧。文人寫詩選韻,已不像民歌的自發(fā),而是自覺了,漢末的文人也不會像后世的文人和詩,要求同韻,同調(diào),因韻害義,而應(yīng)該是因情選韻。如果把其與稍后的建安詩歌相比的話,其入聲韻比例是相當(dāng)高的。建安詩歌極少運用滯澀的入聲韻。曹操的入聲入韻僅占7.6%,曹丕入聲入韻僅占7%,曹植僅占5.8%,建安七子更少,只占4.5%。{5}推究其原因,應(yīng)該是風(fēng)格使然。關(guān)于建安文學(xué),《文心雕龍·明詩第六》說:“文帝、陳思……王、徐、應(yīng)、劉……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眥6}《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又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fēng)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7},作為建安風(fēng)骨的特征的“慷慨任氣”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亂離中人民疾苦的悲憫之心;一是積極歌唱建功立業(yè),抒寫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抱負,情感慷慨激昂。這種“慷慨任氣”的思想情感和入聲韻的關(guān)聯(lián)不大,也就很少選用入聲作韻腳。而對《古詩十九首》,《文心雕龍·明詩第六》如是說:“觀其結(jié)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zhuǎn)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眥8}“怊悵切情”恰切地表達出東漢末年的文人,處于衰世而漂泊失意、彷徨苦悶、感傷惆悵的狀況。情不同,風(fēng)格亦不同,所選韻調(diào)也不同,漢末文人更多地選用了入聲字入韻,更恰切地表現(xiàn)出文人士子遠游他鄉(xiāng)的孤寂,失志彷徨的怨憤,人生無常的憂慮。

      二、強化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切

      漢末失意文人,想通過立德、立言、立功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又無法在亂世中得到重用,而自己的青春年華又離身而去。在無端的痛苦和迷惘中,他們開始反思,想對現(xiàn)實極度占有,及時行樂以拯救心靈,哪怕得到片刻的慰藉。如,《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洛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山上松柏青青,四季不凋,澗中磐石磊磊,千秋不滅,而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卻好比匆匆遠行的過客。生命是如此短促,只好及時行樂,游戲宛洛。但那里達官貴人們彼此探訪,無不是趨勢利,逐酒食,互相勾結(jié),使得仕進道路阻滯,難有出路。文人士子滿懷希望來到洛陽求學(xué)、游宦,然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并不屬于他們,他們始終只是失意不得志的他鄉(xiāng)游子。雖言“游戲”“娛樂”,內(nèi)心卻是“戚戚”,詩人與其說是及時行樂,還不如說是借酒消愁,行樂未能給他帶來歡樂,反倒使他感受到“戚戚何所迫”。

      此詩感嘆物是人非,人生如寄,表達出生命短暫的恐慌,其悲哀之情反復(fù)在心中旋轉(zhuǎn)。全詩押入聲鐸韻,以舌根塞音收尾,“石、客、薄、洛、宅、尺、迫”入聲韻尾,極其短促,語氣無法拖長,給人阻塞之感。光陰的短促,正與入聲的急促合拍,表面的行樂與內(nèi)心的痛苦壓抑正與入聲的氣不舒、語不暢相吻合,氣急語塞,韻與情合。

      又如,《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詩歌前半部,詩人獨自一人,徘徊在洛陽的東城門外,眼前的凄凄秋景,引發(fā)出詩人對時光速逝的震悚之感。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似乎也是一曲愁苦煩悶之音,何不一早就摒棄滌除那些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后半部抒寫詩人行樂之境。追求佳人,是為這短暫的生命尋求一條慰藉之道。

      入聲“屬、綠、速、促、束、玉、曲、促、躅、屋”屬屋韻,也是舌根塞音。開頭自然界四時急切更替,歲月迫促,正與入聲的急促合拍。無論是鳥的苦心悲鳴,還是蟋蟀的傷心哀鳴,都有悲切局促的意味,給人一種急切哀絕感。感慨當(dāng)及時行樂,但行樂中帶悲音。音樂弦急、緊促,如疾風(fēng)驟雨,也與入聲的滯澀、短促相應(yīng)。單調(diào)沉悶,令人不快的入聲聲響,恰好與此時此刻詩人悲痛哀怨的情調(diào)相一致。

      文人士子感到人生失意,前途無望,滿心的愁苦難以消除,只好發(fā)出縱情娛樂的呼喊,放縱壓抑的人生,求得心靈的自由。表面似乎狂放曠達,但難掩心中沉重的失落與痛苦,詩歌有著濃郁的悲涼之感,而入聲韻的運用強化了這份悲涼憂慮。

      三、凸顯功業(yè)不遂,世態(tài)炎涼的怨憤

      《明月皎夜光》抒寫了詩人的另一種失落,那就是一些文人在為共同利益的斗爭中,標榜氣節(jié)和忠義,而一旦展開競爭,交誼變化,原來的友情徒具虛名,這就是詩人所說的“昔我同門友……棄我如遺跡?!紵o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夜深人靜,星月皎潔,促織、白露、秋蟬,烘托出一幅凄清靜謐的秋夜圖,再加上“壁”“歷”兩個入聲字入韻,險峻的韻律,使音節(jié)顯得短促激越,音調(diào)更抑郁、低沉,構(gòu)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進一步渲染了憂傷落寞的氣氛。那皎潔的月色,似乎變得幽冷了幾分,就是那從“東璧”下傳來的促織之鳴,聽去也格外的局促、哀切。詩人夜半?yún)s還在月下踽踽獨步,倘若不是胸中有著纏繞不去的憂愁,誰也不會在這樣的時刻久久不眠。入聲韻“易”“適”的加入,入聲韻明顯的急收、暗沉、頓挫、哽塞特色凸顯出詩人在月下徘徊時的心理:對時光急促、歲月易逝、生命短暫的恐慌,客居他鄉(xiāng)的惆悵和凄愴,詩人月下徘徊的哀傷之情、哽咽之聲,在入聲韻中得到了強化。在詩人宦游京城的歲月里,和他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扶搖直上、平步青云了,詩人本指著“同門友”或許會提攜自己,然而事實卻是“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表露了詩人面對世態(tài)炎涼的驚訝、悲憤、不平。有太多的苦悶無處發(fā)泄,只能責(zé)問蒼天,那徒有其名的“箕星”“斗星”和“牽牛”不能顛揚、斟酌和拉車,還要取這樣的名稱,真是莫大的笑語。想到當(dāng)年友人之間信誓旦旦的聲稱同門之誼堅如“盤石”,而今徒存“同門”的虛名,“盤石”般的友情安在?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被拋棄的命運令詩人內(nèi)心的傷痛難以言表,在寂靜的秋夜,輾轉(zhuǎn)難眠,只好徘徊于月下,仰望夜空,控訴友人的薄情,哀嘆心底的惆悵與悲哀。連續(xù)“翮、跡、軛、益”的入聲,使句句哽塞、句句壓抑,頓挫凄絕,恰切地表現(xiàn)了作者心境的沉痛、悲涼,增加了壓抑悲憤的氛圍。

      全詩以入聲韻開頭入境,隔句押韻,結(jié)尾入情,那傷痛、悲哀、感嘆、憤激,始終交織在一片星光、月色、蟋蟀、蟬鳴之中。而入聲的運用,增添了景的凄迷、音的悲切、情的憤激,使整首詩彌漫著無邊無際的愁緒、怨憤。

      四、增添離別相思,獨處他鄉(xiāng)的孤寂

      為尋求出路,文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漫長的顛簸漂泊之途和長期的流離生活,令他們飽嘗離家思鄉(xiāng)之苦。《古詩十九首》多有游子思婦詩,極寫羈旅之愁,離別之痛,相愛而不能相聚的悲苦、寂寞。如《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丈夫久別,家中妻子“我”凄然獨處,“我”感受到寒意,甚至寒氣浸入骨髓,才有“何慘栗”的感嘆。“愁多知夜長”看似平淡,但非經(jīng)歷者不能說出,“我”經(jīng)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能寐,到了冬季,又寒又愁更能感受到漫漫長夜?!叭濉薄八奈濉?,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丈夫始終沒有回來!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從遠方捎來的一封信,此后再無消息。盡管那封信的內(nèi)容,也不過是“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就是這么一封極簡的信,“我”卻小心翼翼地收藏,將其置于貼身處隨身攜帶,以便常常取出細細閱讀,三年的光陰,信箋已經(jīng)看過無數(shù)次了,而寫在絹上的字跡卻依然清晰可辨,“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我”所擔(dān)心的是,我們已經(jīng)分別了這么久,你是否還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愛著你呢?

      整首詩都以思婦自訴衷曲的形式寫出,入聲韻“栗、列、缺、札、別、滅、察”押月、質(zhì)韻,都是入聲韻,屬于舌尖中塞音韻尾。“栗、列、缺”讓“我”深宵獨立,更感寒氣徹骨,寒星傷目,愁思滿懷,愁腸千結(jié),氣急無語。執(zhí)著而又無望的感情在“札、別、滅、察”的沉悶、頓挫、哽塞的循環(huán)往復(fù)中,句句哽塞,體會到“我”有一肚子相思之情如泣如訴,恰切地表現(xiàn)了“我”心境的沉痛、悲涼。押入聲韻,節(jié)奏急促,入聲的結(jié)舌不順,欲說還休與那凄凄欲淚,難以言傳的痛楚相切相和。更讓人越來越理解“我”的遭遇,對“我”產(chǎn)生無限同情。

      五、結(jié)語

      這四首入聲韻韻腳在音樂形象、蟋蟀鳴叫、心理刻畫、情景描繪的敘寫中,無不起著聲與情的相和、相切、相融的作用,可謂曲聲悠悠、蟲聲唧唧、情景凄凄、心聲戚戚,句句入聲,韻韻入情。但普通話已沒有了入聲,這些入聲字在普通話中已有一部分讀陽平或陰平,沒有了仄聲的味道,更沒有入聲的短促、壓抑了。趙元任曾舉過唐代岑參的四句詩“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四句詩用普通話念,押韻的“折、雪、來、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是用屬于吳語的他的家鄉(xiāng)常州話來念,由于古代的調(diào)類保持比較分明,頭兩句收急促的入聲,后兩句收流暢的平聲,這種變化暗示著冰天雪地到春暖花開兩個世界,就產(chǎn)生了普通話無法代替的美感。{9}由此我們也能感受到入聲的情感表達效果。普通話的入聲消失了,方言中入聲也正在快速演變和消失,我們現(xiàn)在讀詩詞,不可能、也不必保留入聲的讀法,這是語言發(fā)展的常態(tài)。同時這也是文化文學(xué)的遺憾,我們已經(jīng)沒辦法從誦讀的韻律上感受入聲給詩詞帶來的美感,但至少應(yīng)該知道由入聲表達的音響效果、情感色彩,這對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古詩詞押入聲韻的進一步探討,對于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無疑具有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

      {1} 周嘯天:《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鑒賞》,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② 王碩荃:《杜詩入聲韻考(下)》,《渤海學(xué)刊》1988年第2期。

      {3} 王艷紅:《淺說宋詞的入聲字》,《文學(xué)教育(中)》2010年第10期。

      {4} 袁枚:《隨園詩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 王珊珊:《建安詩歌聲韻藝術(shù)研究》,復(fù)旦大學(xué)2014年5月碩士論文。

      {6}{7}{8}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

      {9} 汪如東:《從入聲調(diào)的表達特點看方言修辭研究的重要性》,《咸寧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第4期。

      作 者:胡 艷,成都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現(xiàn)代漢語。

      編 輯: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猜你喜歡
      古詩十九首
      淺論《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底色
      論《古詩十九首》的隱喻意象群
      由《行行重行行》品《古詩十九首》的游子思婦之情
      論《古詩十九首》的生命悲情主義與價值追求
      《古詩十九首》的詩性精神及其對后世文學(xué)的啟迪
      《古詩十九首》的色彩
      《古詩十九首》教學(xué)實踐初探
      《古詩十九首》思想新解
      試論《古詩十九首》的閨怨孤獨意識
      甘德县| 黄大仙区| 延安市| 普格县| 庆元县| 鸡西市| 汉中市| 涟源市| 虎林市| 合水县| 德州市| 治多县| 米林县| 扶绥县| 如皋市| 永靖县| 广元市| 永清县| 门头沟区| 滁州市| 昆明市| 山阳县| 漳浦县| 筠连县| 兴海县| 天门市| 甘肃省| 鱼台县| 凤冈县| 承德市| 磐安县| 平原县| 西吉县| 克什克腾旗| 林口县| 齐齐哈尔市| 建宁县| 含山县| 荆州市| 寿光市|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