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煉坤 邱友燕 曾書琴 劉雪芳 蔣嬋 夏碧文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p細胞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診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3例,兩組均給予二甲雙胍聯(lián)合格列齊特緩釋片控制血糖,觀察組加用神經(jīng)生長因子肌注治療,為期2周。2周后,觀察兩組降糖療效及胰島B細胞功能指標,檢測指標包括血糖、胰島素、c-肽、胰島素功能指數(shù)(HOMA-B)、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糖化血紅蛋白(HbAlC%)及果糖胺(FMN)。結果觀察組胰島素、c-肽、HOMA-β較對照組有明顯升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FMN與HOMA-IR較對照組有明顯下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jīng)生長因子具有保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作用。
[關鍵詞]神經(jīng)生長因子;2型糖尿?。灰葝uB細胞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03-83-05
2型糖尿病作為常見的慢性病,高發(fā)于中老年人,隨著生活方式及生活節(jié)奏改變,發(fā)病率不斷增高,呈年輕化趨勢。近年來,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可促進胰島B細胞的生長、增殖及代謝,也可增加胰島素合成,并能通過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來促進胰島素分泌。目前對外源性NGF是否具有保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減少其損傷,延緩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作用尚不明確。本研究擬應用鼠NGF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檢測胰島B細胞功能相關指數(shù)來評價NGF對胰島B細胞的影響,以明確鼠NGF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是否具有保護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民醫(yī)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診治的近半年未使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齡35~70歲,平均(44.8±5_2)歲;病程25—75年,平均病程(4.3±13)年;體重指數(shù)(BMI)20~34kg/m2,平均體重指數(shù)(27.23±2.14)kg/m2,空腹血糖10.2~18.1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lC%)9.1%~12.3%,平均(9.78±2.21)%、果糖胺(FMN)3.2~4.5mmol/L,平均(3.42±0.41)mmol/L;觀察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齡33~71歲,平均(43.9±4.9)歲;病程2_3~7.2年,平均(4.4±1.1)年;體重指數(shù)(BMI)21~33kg/m2,平均(26.86±1.98)kg/m2,糖化血紅蛋白(HbAlC%)9.3%~12.5%,平均(9.73±2.56)%、果糖胺(FMN)3.0~4.7mmol/L,平均(3.48±0.32)mmol/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BMI、空腹血糖、HbAlC%、FMN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取標準
1.2.1納入標準納入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糖尿病診斷標準。
1.2.2排除標準感染、妊娠、外傷等應激情況;合并糖尿病嚴重急、慢性并發(fā)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存在嚴重的其他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皮質(zhì)醇增多癥等。
1.3研究方法
1.3.1對照組對照組給予雙胍類藥物及磺脲類藥物治療,口服二甲雙胍片(格華止)(中美上海施貴寶,H20023370,0.5g),0.5g,次,3次/d,格列齊特緩釋片(達美康)[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H20044694,60mg],60mg/次,1次,d,連續(xù)服用2周。
1.3.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鼠NGF(恩經(jīng)復)(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60052,18ug/支)治療,肌注18ug/次,1次,d,連續(xù)肌注2周。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按時、按量服藥及肌注,均進行飲食控制、適量運動等基礎治療。
1.4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1.4.1檢測指標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行標準饅頭餐試驗,分別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血糖、胰島素、C-肽水平、HbAlC及FMN水平,計算HOMA-B及HOMA-IR值。
1.4.2檢測儀器及試劑應用美國BECKMANCoulter 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tǒng)測定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Beckman Coulter試劑);胰島素、c肽采用德國Roche Cobas e601系統(tǒng)及Roche公司放射免疫試劑盒測定;HbAlC采用美國伯樂公司(Bio-RAD)離子交換高壓液相糖化血紅蛋白分析系統(tǒng)Bio-RAD VARANT及Bio-RAD公司配備的試劑盒行測定;果糖胺采用德國Roche Cobase601系統(tǒng)及Roche公司酮胺還原硝基四氮唑藍比色試劑測定)。
1.4.3胰島素敏感性測定采用穩(wěn)態(tài)模式評估法:HOMA-β=20×Fins/(FPG-3.5);HOMA-IR=Fins×FPG/22.5。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漿血糖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糖經(jīng)治療后在0.5、1、2、3h顯著下降,分別與本組治療前血糖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前后兩組組間獨立檢驗血糖變化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漿胰島素水平變化比較
兩組胰島素分泌經(jīng)治療后在0.5、1、2h明顯增加,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jīng)治療后,在0.5、1h胰島素分泌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胰島素分泌峰值由治療前在2小時最高值提前至1小時出現(xiàn),峰值延后現(xiàn)象有所改善。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C-肽水平變化比較
兩組C-肽分泌經(jīng)治療后在0.5、1、2h明顯增加,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jīng)治療后,在0.5、lhC-肽分泌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一肽分泌峰值由治療前在2小時最高值提前至1小時出現(xiàn),峰值延后現(xiàn)象有所改善。見表3。
2.4兩組治療前后HOMA-B、HOMA-IK變化比較
對照組HOMA-B及HOMA-IR經(jīng)治療后分別與本組治療前HOMA-B及HOMA-I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OMA-B及HOMA-IR治療后分別與本組治療前HOMA-B及HOMA-I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觀察組HOMA-B值較對照組明顯增加,HOMA-IR值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兩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兩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HbAIC)與果糖胺(FMN)變化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經(jīng)治療后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HbAlC經(jīng)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Alc經(jīng)治療后較對照組,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經(jīng)治療后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FMN經(jīng)治療后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FMN經(jīng)治療后較對照組顯著下降,兩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病程的延長,其胰島β細胞功能呈進行性下降的趨勢。如何保護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功能,從而延緩糖尿病的進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顯得尤為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鼠NGF具有對大鼠胰島細胞活力和胰島素分泌功能損傷的修復作用,鼠NGF與人NGF同源性達90%,但臨床中是否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具有保護修復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我們利用口服降糖藥物組(對照組)與口服降糖藥聯(lián)合鼠NGF組(觀察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檢測血漿血糖、胰島素、C-肽水平、HbAlC及FMN水平,計算HOMA-B及HOMA-IR值,發(fā)現(xiàn)對照組及觀察組治療前后組內(nèi)配對比較的胰島素、C-肽水平、HOMA-B均有顯著性升高。治療前后的兩組間獨立比較發(fā)現(xiàn),對照組的胰島素及C肽分泌高峰在2小時出現(xiàn),而觀察組的峰值則提前在1小時出現(xiàn),在2、3小時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觀察組0.5、1小時胰島素及C肽分泌的水平比對照組有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2小時及3小時分泌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B細胞衰竭,從而導致胰島素、C-肽分泌高峰延遲,而我們利用外源性NGF治療的觀察組,發(fā)現(xiàn)該組胰島素、C-肽分泌高峰可提前出現(xiàn),提示外源性NGF具有保護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C-肽分泌的作用。另外通過比較HOMA-B值與HOMA-IR值,我們發(fā)現(xiàn)治療后的觀察組HOMA-B較對照組有顯著增加,而HOMA-IR則有顯著下降,提示治療組患者的胰島B細胞功能及胰島素抵抗程度有所改善。在血糖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前后配對比較血糖水平均能明顯下降,兩組治療后組間獨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HbAlC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無論在治療前后的兩組配對比較或是治療后的兩組間獨立比較均無顯著下降;但我們結合觀察組治療后的組間獨立比較FMN水平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提示觀察組的降糖效果更理想,考慮可能是因為HbAlC反映的是3個月血糖變化的指標,F(xiàn)MN則是反應1-3周血糖變化的重要指標,由于本研究僅2周時間,可能是導致HbAlC下降不明顯的原因。我們的研究結果提示應用外源性NGF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患者胰島素、C肽釋放顯著增多,F(xiàn)MN下降更顯著。
目前已知胰島B細胞在多種肽類物質(zhì)的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發(fā)育及功能表達能力。NGF屬于肽類物質(zhì),是目前研究比較透徹的一種神經(jīng)細胞生長調(diào)節(jié)因子,對神經(jīng)細胞具有營養(yǎng)作用,能促進其分化、成熟、功能表達及細胞修復的作用。胰島B細胞具有合成NGF的功能,NGF通過自分泌或者旁分泌作用調(diào)節(jié)胰島B細胞生長、分化及合成分泌胰島素的作用。在胰島β細胞膜上存在跨膜的NGF受體和信號通路,而對胰島B細胞增殖或凋亡及胰島素合成分泌起主要作用的有酪氨酸激酶受體TrkA(該受體是成熟NGF的高親和力受體)以及腫瘤壞死因子受體p75ntr(該受體是成熟NGF的低親和力受體)。利用血糖調(diào)節(jié)體外培育的胰島B細胞研究發(fā)現(xiàn),當血糖較低時,TrkA信號通路表達,胰島β細胞呈現(xiàn)生長、增殖、成熟態(tài)勢,胰島素合成分泌量明顯增加;而當高血糖狀態(tài)時,則以p75NTa表達為主,TrkA信號通路表達則被抑制,胰島B細胞呈現(xiàn)凋亡趨勢。NGF本身的減少可導致胰島β細胞的凋亡。我們推測,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外源性NGF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有所恢復的作用機制可能與體內(nèi)NGF濃度升高,激活胰島B細胞TrkA信號通路,從而促使胰島β細胞生長、增殖、成熟及胰島素合成分泌量的增加有關。此外,口服降糖藥的使用,解除了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毒性作用,從而抑制了p75NTR信號通路的表達,減少了β細胞凋亡。綜上所述,我們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藥物控制好血糖的基礎上,應用外源性NGF能夠保護患者胰島β細胞的功能,使血糖更易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