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松
去年“十一”小長假期間,父母為了鍛煉我的體力、磨煉我的意志,決定帶我去爬泰山。臨行前,曾經(jīng)爬過泰山的父親神色凝重地告訴我:“徒步爬上泰山很不容易,尤其是‘十八盤,能一口氣爬完它的人并不多,我希望你是其中的一個?!?/p>
帶著父親的希冀,也揣上了些許畏懼,我們開始徒步爬泰山。剛開始,攀爬很是輕松,年少好強的我一直遙遙領(lǐng)先。心想:泰山也不過如此嘛,征服它小菜一碟!誰知剛過了一會兒,我的體力就漸漸不支了,雙腿似乎灌了鉛,每走一步都異常沉重和疼痛,汗水也流了出來,粗重的喘息聲越來越響。舉目遠眺,黑壓壓的人頭,在數(shù)不盡的臺階上攢動,漫長而陡險的十八盤才剛剛開始!我的天!十八盤真是名不虛傳,臺階如梯,直峭而窄狹,僅能容下我半只腳。我生來就有恐高癥,沒爬幾級便心驚腳顫,體軟如棉。怎么辦?坐纜車上去?這樣就失去了登山的意義!坐下來休息,靜等父母從山頂返回?這絕非男子漢所為,會遭人恥笑的!還是硬著頭皮向上爬?摸摸酸疼的雙腿,擦擦流淌在溫熱面頰上的汗液,繼續(xù)攀爬的勇氣好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干干的、癟癟的。
“各位游客,讓一讓啦,讓一讓!”忽然,一陣雄渾洪亮的吆喝聲在耳畔響起,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老挑山工正斜著身子、彎著腰、健步如飛地從下面爬上來。他已不年輕,黝黑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頭發(fā)白了一半。他的肩上挑著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仔細一看,扁擔一頭拴著幾張木凳子,另一頭捆著七八塊刻了紅字的山石。他的一只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只胳膊伴隨著步子有節(jié)奏地一甩一甩。很快,他那弓身曲背、如牛負重的身影從我身邊經(jīng)過,漸行漸遠,混入茫茫的人群,終至不見。倏忽間,我的心怦然而動:這位挑山工偌大年紀,肩挑重物都能爬上山頂,我這個年富力強的少年,兩手空空,竟然累得喪失斗志,真是勇敢者的好笑料!不行,我不能半途而廢,既然我的目標是泰山的絕頂,就不能停下攀登的腳步?!捌戳?!”我大喝一聲,咬緊牙關(guān),奮力前行,一級,兩級,三級……
終于,歷盡千辛萬苦之后,我登上了泰山的極頂——望海石。將泰山踩在腳下,遙望遠處如螻蟻般的樓群,心中有一股豪邁之情噴涌而出:今天我征服了十八盤,征服了泰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還有什么艱難險阻不能征服?
和我一起站在泰山之巔,縱情觀覽山間景色的父親遙指擎天的古松、堆雪的白云、夾峙的諸峰、累疊的山巒贊嘆不已,說那是人間奇觀。而那與迎客松相伴相生的挑山工,那在危崖峭壁上攀行、堅韌彎曲的脊背,那肩負重物、步履穩(wěn)健的身影又何嘗不是一道最美的風景?他們是泰山的脊梁!
【指導教師:王霞】
附:(2015年四川遂寧中考語文作文題)
古往今來,文人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動人的風景:早鶯新燕的蓬勃生機,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肥胖父親的蹣跚背影,福樓拜家的歡聲笑語;鐮刀頭羊的堅定步伐,愚公移山的剛毅執(zhí)著;桃花源里的怡然自樂,大同社會的誠信和睦……
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里,你眼里、心中的風景又是怎樣的呢?請以“風景”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