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功林
“降暑面”的味道
■唐功林
民以食為天,面食,在中國北方人的餐桌上亙古不變的主題。尋常百姓的餐桌上,富麗堂皇的宴席上,處處都有它的身影。清香四溢的牛肉面、爽滑順口的臊子面、清新淡雅的面片子、筋道可口的干拌面,真可謂“面面俱到”。喜歡吃面的北方人,將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植物精華揉搓的無比筋道,制作的精美可口。面食,在北方人的心窩里像麥子一樣恣意生長,滋養(yǎng)著每一個人。
北方人的面食,沒有佛跳墻菜那樣嬌貴,沒有火鍋那樣爆烈,就像老宅深巷內(nèi)透進的一縷陽光,柔和而溫暖,有時略帶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愁。雪花飛舞的隆冬,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頓感腸胃舒服,身心溫暖。一碗清新淡雅的尕面片,閑情逸致時細嚼慢咽,像蒙蒙細雨掠過心坎,饑腸轆轆時狼吞虎咽,稀里呼嚕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在林林總總的面食大軍里,對一種簡約而清香的面食情有獨鐘,她便是大多數(shù)北方人愛吃的涼面。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拌涼面。
炎陽似火的夏秋季節(jié),便會想起母親在麥田里拔除雜草的身影,想起金秋時節(jié)田野里翻滾的麥浪,繼而想起用自家麥粉制作的手搟涼面,那種清香的原汁原味的感覺已滲透到了我的骨子里,如今,拌制涼面的面大都是機械壓制的面,雖然均勻一致,但沒有那種純正自然的味道。
記得在八月里,家鄉(xiāng)漫山遍野的麥田像金色的大海,浪花翻滾,日漸飽滿的麥子在微風(fēng)中向農(nóng)人招手,好像迫不及待地要入庫歸倉。再過一個多月就要收割麥子了。在這酷暑難耐,心情煩躁的日子里,母親一定會為全家人搟制可口的涼面,我把母親制作的這種涼面稱作“降暑面”。
“搟出來一大片,切出來一條線,下在鍋里團團轉(zhuǎn),盛在碗里如蓮花瓣”。母親的廚藝在村子上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村民家里有喜事,就會請母親去幫忙。那時候,全家人一日三餐享受著母親烹調(diào)的可口飯菜,感到無比幸福。涼面制作簡單易學(xué),首先母親將和好的面團反復(fù)揉搓,直至光滑筋道,然后把面團分成若干個小面餅,再將小面餅搟制成蒸籠大小的面片,面片之間撒上麥麩,將面片摞在一起,讓麥麩充分吸收面餅里的水分,大約一根煙功夫,將面片上的麥麩抖落,再將面片折成四疊,切犁成長面,提成把子,便可以下鍋煮面了。待鍋中的水沸騰之后,母親將長面分幾次下入鍋內(nèi),經(jīng)過煮面、過水、淋油、拌制等幾道程序,金黃爽滑的涼拌面便制作完成了。用自家菜園子里種植時令蔬菜制作涼菜,有熗油菜、涼拌西紅柿、蒜拌茄子。拌料是最關(guān)鍵的,把自家菜地里摘來的新鮮毛韭菜洗凈切碎,放在碗里熗上菜籽油,便可以食用了。涼面自然涼冰,時令素菜準備就緒,全家人悠閑地坐在恬靜的小院里,細細品味著爽心適口的消暑面和清香四溢的時令素菜,唇齒間彌散著麥香味,身心愜意之極,內(nèi)心里便平靜了許多,涼爽了許多,快樂了許多。在這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搟制涼面,素面配蔬菜,透著麥子原始的味道,綠色蔬菜的味道。這種吃法講究一個素字,如果配上大魚大肉,那就體會不到麥香的味道了。一碗素面,便有了荷花般出污泥而不染的本質(zhì)。
炎炎夏日,燥熱難熬,眼前就會浮現(xiàn)母親辛苦勞作的背景,就會想起母親搟制的微黃筋道的“降暑面”,就會想起那純正自然的麥子的味道。
(編輯:劉詩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