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狀元』菜飲
春天不只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然而春雨綿綿、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wěn)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調節(jié)外,飲食調養(yǎng)也特別重要。本刊查閱大量資料,為你盤點春季養(yǎng)生狀元菜品及飲品,幫你通過飲食調理身體,以最好的狀態(tài)適應春發(fā)季節(jié)。
雞肉溫補,提高免疫力
上榜理由:春季冷暖頻繁交替,吃些溫補的食物,不僅可充沛體力,還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中醫(y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能緩解身體虛弱引起的乏力,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看,雖然雞肉、牛肉、羊肉等都是蛋白質豐富的食材,有強健身體的功效;但相比之下,雞肉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更多,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韭菜養(yǎng)陽,殺菌抑菌
上榜理由: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講究“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春季陽氣上升,應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特別是早春時節(jié),天氣仍然寒冷,最好多吃些韭菜、香菜、蔥、姜、蒜。這些蔬菜均屬溫性,既可驅散寒冷,又能殺菌抑菌。
其中,韭菜被稱為“春季第一菜”,南齊周颙說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意思是初春時節(jié)的韭菜最好。民間也有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韭菜性溫,有助養(yǎng)護人體陽氣,春季常吃還可補益脾胃。韭菜獨特的辛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紅薯增甘,促進消化
上榜理由:據《千金方》記載,春季飲食宜 “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這是因為春天多吃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從而損傷脾胃。所以最好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值得推薦的是淀粉類食物,如粳米、糯米、山藥、南瓜、紅薯等。
春季常吃紅薯還能排解 “春困”。日常飲食中米面、肉類、蛋類的攝入過多會導致人體的體液偏酸性,人就容易犯困。因此,吃些堿性食物就能緩解“春困”。紅薯就是堿性的,能中和酸性,保證人體健康。此外,紅薯還能保持動脈管壁的彈性、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積。它含有的纖維素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秘。
蜂蜜疏泄,潤腸通便
上榜理由:民間有“千金難買春頭泄”的說法,意思是初春是排毒減脂的好時節(jié)。經過了一冬膏粱厚味的飲食,不妨趕緊給身體做次“大掃除”。
蜂蜜有通便潤腸的作用,可以解除便秘之苦。同時,蜂蜜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可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是春季的第一飲品。
茉莉花茶去寒邪,解春困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春宜飲花”之說,而從養(yǎng)生和保健的角度來講也就是春飲花茶。春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于一體的茶中珍品,以茉莉花茶最為有名。這是因為,茉莉花香氣清婉,馥郁宜人。春飲茉莉,可以提神醒腦,有“袪寒邪、助理郁”功效,因此茉莉花茶是春季飲茶之上品。
馬齒菜:馬齒菜又叫馬齒莧,含有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yǎng)物質。它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薺菜:薺菜營養(yǎng)豐富,其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鈣量接近同等質量牛奶的3倍。薺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它可用于輔助治療痢疾、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蒲公英:蒲公英又叫婆婆丁,能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抗菌,激發(fā)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
苦菜: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解毒、涼血止血??嗖藢毙粤馨图毎园籽?、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蕨菜:蕨菜又名蕨兒菜﹑龍頭菜。吃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常見的吃法有滑炒脊絲蕨菜、蕨菜扣肉、涼拌蕨菜等。
(本刊綜合)
責編/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