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銳
【病文展示】
混淆的黑與白
黑色與白色是人們最常見的兩種自然色彩之一,但這兩種色彩也最容易混淆。它們本來沒有交匯點,而在社會生活中,有時卻難以分清黑白。難怪歌中有道:“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么白?!保ㄓ煤谂c白來指代社會的兩面,很新穎,但是語言比較平淡。)
黑與白的混淆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大弊病,說到底,終究是一個“病”字。(入題較快。)
說到黑與白的混淆,人們不會忘記那指鹿為馬的故事。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臣獻給您一匹好馬?!鼻囟酪豢矗南耄哼@哪里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此乃鹿也!”趙高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此乃千里好馬也!”這真是黑白顛倒典型?。ā爸嘎篂轳R”這個故事太陳舊了,不僅人人皆知,沒有新意,也和本文論述的現(xiàn)代社會的弊病不大相符)
黑白的混淆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佛山小悅悅”事件吧,這件事情的網(wǎng)絡點擊率在當時一度居高不下。十八個路人,莫不是看不見吧?怎么能安態(tài)自若地從奄奄一息的女孩身邊走過,連報警,叫救護車的人都沒有。六分多鐘的時間里,只有女孩在承受著痛苦,回看視頻的人唏噓,孩子的父母落淚的原因之一是人們在互相信任上生“病”了。不難肯定,現(xiàn)今的人們或多或少有一點“缺信病”,導致黑白不分,可是同樣的,這樣的病是“害人終害己的”。終于,我們還是要認真面對黑白,“繞”并不是辦法。(“小悅悅事件”很能說明社會之病,不過這里對素材缺乏深度挖掘,立意顯得較淺。)
最讓人頭痛的是社會的文明禮貌,這應是通病了。討論時間最長,范圍最廣,最讓人頭疼的便是這個“禮”字。人人都該知道中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可是現(xiàn)代的中國人,盡顯陋習——出門隨地吐痰,不分時間空間有機會就吞云吐霧,坐車愛擠不愛讓座,過馬路愛跨欄不愛走斑馬線……都是些失禮的事??!本該心中有愧,很多人卻覺得理所當然。能不能學學雷鋒叔叔呢?“雷鋒出門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助人為樂是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媸且患屓祟^疼的事,難怪國際間討論的問題總是離不開中國之禮。黑與白,九霄外。(和上面兩個段落并列顯得不協(xié)調(diào),缺乏線索貫串。列舉的雷鋒事例較為陳舊。)
黑白混淆的這個社會病最終會害人害己。黑與白便在人們道德缺失、額沒有信任、缺乏文明禮貌……之后,界限變得模糊,人心變得不古。看來,桃花源終究是理想,美好而豐滿,現(xiàn)實終究還是障礙,痛苦而真實。黑白難分?。。ā暗赖氯笔А㈩~沒有信任、缺乏文明禮貌”并列不工整。)
可喜的是我們進入了一個新興的時代,歷史也翻過這一頁。川流不息,人不止步,社會也不會停止變化。黑與白的界限終究會明朗,人與社會終向和諧。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