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葉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日臻完善的背景下,保障公民平等發(fā)展權利,加強公民意識培養(yǎng)是踐行我國政治會議決策的必然趨勢。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如果他們缺乏公民意識,那么就會影響他們正確“三觀”的形成,甚至可能會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因此,為了使高中生可以在人生關鍵時期形成獨立人格和正確的“三觀”,就必須要注重培養(yǎng)公民意識。
一、基于教材資源,了解公民意識
為了使高中生可以養(yǎng)成公民意識,為成為社會合格公民奠定扎實的思想基礎,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高中學習過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了解和明確公民意識的具體含義。從整體上來看,公民意識主要包括社會公民需要具備的正義意識、自由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權利意識、主體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等,確保學生可以自覺擁護國家安全,遵守社會交通規(guī)則,行使法律賦予自身的合法權利,履行自身應盡的法律義務。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時認識事物和分析處理問題更加客觀,且基本上已經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和世界觀方面的知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此時高中生的心理尚不成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成熟的表現(xiàn),尤其是社會意識、心理和生理發(fā)展之間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為了有效地增強高中生的公民意識,切實抓住高中時期來培養(yǎng)和完善他們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必須充分借助高中政治學科等教學內容來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識。
高中思想政治本身是一門重視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觀念培養(yǎng)的課程,這在培養(yǎng)高中生思想道德觀念、人文社會思想以及法律意識等方面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該門學科本身同公民意識培養(yǎng)之間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性,所以,應切實注重將相關教學知識合理融合到現(xiàn)實生活實踐中來,以借助各方面教材內容的學習來積極自主地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識方面的相關理論。比如,《政治生活》的第一單元主要講述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第二單元主要講述關于政府方面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政府觀和監(jiān)督意識;第三單元講述的民族制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政治意識和素養(yǎng)等。又如,通過《經濟生活》的學習,有助于使高中生樹立維權意識和法律觀念,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形成科學、客觀的消費觀;通過《文化生活》的合理開展,有助于使高中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公德,確保他們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
二、關注時政熱點,體驗公民意識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為了使高中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除了讓他們了解公民意識的相關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對公民意識進行體驗,這就需要高中生養(yǎng)成關注時政熱點的好習慣。高中政治學科本身具有時政性等特性,其同社會時政熱點之間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性。為了可以充分體驗公民意識,高中生必須要充分借助時事熱點的合理應用來喚起內心深處的公民意識。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和計算機的快速普及和推廣使得高中生可以便捷地了解和掌握有關的資料和信息,此時他們可以充分借助網絡這個學習平臺來了解時政熱點,以更好地體驗公民意識。
例如,在學習“主權國家”方面知識的時候,高中生可以借助電腦來自主上網搜集一些相關的事件。如,“日本政府在不顧我國政府警告的情況下,依然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等,這種實時新聞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公民意識的具體形式和內容,有助于借此來培養(yǎng)高中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尊心和國家主權意識。又如,通過了解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企業(yè)的不誠信現(xiàn)象等事件來使高中生明確企業(yè)信譽形象、誠實守信原則和社會責任感等的重要性,借此來使學生體驗到誠實守信這種公民意識的重要性,從而使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識。
總之,為了使高中生可以形成健全的公民意識,必須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在平時學習中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識的有關理論和概念,另一方面要注重關注時事熱點來體驗公民意識,從而充分借此來培養(yǎng)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