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孝樹
生活在小城的人們,最幸福的的生活莫過于早晨起來,叫上一碗米粉,就著熱騰騰的軟爛鮮香瓦罐煨湯,喝上一口,鮮美無比,讓渾身的毛孔覺得都非常舒服。
據(jù)說,瓦罐美食之所以味道鮮濃無比,妙處在于盛裝湯料的土質(zhì)陶器,因土質(zhì)陶器秉陰陽之性合五行之功效,蘊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保健原理,而且瓦罐具有吸水性、通氣性和不耐熱等特點,如將雞、鴨、豬肉、香菇等原料,以及當歸、海馬等名貴藥材,加以天然泉水為原料,再用硬質(zhì)木炭火恒溫六面受熱,在瓦罐內(nèi)長達7小時以上低溫封閉受熱,這樣就可以讓物料養(yǎng)分充分溢出,煨出的湯鮮香淳濃,滋補不上火。
因煨湯具有營養(yǎng)價值高、滋潤、原汁原味、味鮮湯清等特點,極受歡迎。記得第一次去吃瓦罐湯時,就被那擺在店門口一口大瓦缸所吸引,在大瓦缸里擺滿了許多小瓦缸,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中國人自古就有喝湯的習慣,每每有朋友來訪時,我總喜歡帶朋友去離家不遠的老街一家南昌煨燙店里吃飯,不圖別的,就是對那湯香味撲鼻、鮮美可口瓦罐煨湯一往情深。
俗話說,陳年的瓦罐味,百年的吊子湯。所以瓦罐使用次數(shù)愈多,煨制出的湯品味道愈鮮美。有詩贊曰:“民間煨湯上千年,四海賓客常留連。千年奇鮮一罐收,品得此湯金不換。”
瓦罐煨湯是江西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小吃,早在《呂氏春秋-本味篇》就有煨湯的記載:“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苯?jīng)過幾千年的沉淀已獨具特色,烹制瓦罐湯是一門精細手藝,有著嚴格的程序。將食材放入罐內(nèi),罐內(nèi)加水并放入適量鹽,用錫箔紙封口再封蓋后,放入大瓦缸內(nèi),就可以上火煨湯了。湯汁的好壞,出料材料外,火候掌握也非常重要。久煨之下原料鮮味及營養(yǎng)成分充分溶解于湯中,湯汁稠濃,醇香誘人,風味獨特,食補性強。
瓦罐湯食材種類豐富,很多食物甚至藥材都可以用來煨制,如煨制冬瓜排骨湯時,可以加入海帶、墨魚等配料;煨制雞湯時,可加入紅棗、花生、蓮子、天麻、人參等。營養(yǎng)美味,味道醇厚,食之有返璞歸真的感覺,有美容養(yǎng)顏滋補的功效。食后回味無窮,還具有口味獨特祛寒降火、滋補養(yǎng)胃之功效。
相傳,北宋嘉佑年間一洪州才子約友人郊游,至一美景之處,命仆人就地烹魚煮雞燒肉,玩至夕陽西下,眾人仍意猶未盡,相約明日再來。臨走時,仆人將剩余雞魚肉及作料至入瓦罐,加滿清泉,蓋壓封嚴,塞進未熄的灰爐中用土封存,僅留一孔通氣。次日,眾人如期而至,仆人將掩埋的瓦罐搬出,才開瓦蓋,已是香飄四溢,細品,味道絕佳,自此揚名民間,成為贛菜一絕。正如《瓦罐煨湯記》中說的,“瓦罐香沸四方飄逸,一罐煨盡天下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