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丁丹
摘 要: 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基礎差和焦慮情緒是制約他們英語學習的根本因素。只有通過移情策略,接受學生,并讓學生接受你,才能打開學生的心結,讓他們愿意學英語,主動學英語。本文從移情策略入手,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進行了思考和設計。
關鍵詞: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 移情策略 教學設計
一、移情策略的基本理論
移情理論來源于精神分析學說,如今已經被廣泛運用于二語教學中。從心理學角度講,移情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過程。
在外語學習中,移情理論就是指教師在選用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時,運用移情策略,起到向學生移入情感的作用,縮小和學生的情感差距,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由此可見,移情策略發(fā)揮著溝通師生內心情感的重要作用,對英語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和學生之間就必須通過移情策略,了解彼此的內心世界,感情相通,相互理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和用意,還有助于教師承認和肯定學生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和動機。
在教師主導的外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移情起著顯著的作用。教師移情策略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個人差異的尊重和因材施教上。自二十世紀末期以來,在各種外語教學活動中,教師移情策略取得應有的功效,對于提高外語教學的整體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學校層面
隨著我國各行各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社會對各種技術型人才需求越來越高,而英語水平能力則毋庸置疑成為職業(yè)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各高職院校在外語教學上進行了不同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與此同時,各職業(yè)院校秉著培養(yǎng)一流的職業(yè)人才為宗旨,把大量的時間和課程重點都放在了職業(yè)技能操練上,壓縮了理論和文化課程的教學課時。在這種辦學理念的影響下,導致英語課時嚴重縮水,學生的英語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另外,為職業(yè)服務的教學理念,使得很多人認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該和專業(yè)結合、為專業(yè)服務,甚至認為高職英語就等同于職業(yè)英語。
2.學生層面
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高考英語成績集中在30~50分之間,詞匯量少。通過6至9年英語學習的不成功體驗,部分高職高專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普遍對英語學習有抵觸情緒,覺得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傳授的東西偏于無趣或者不是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盡管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上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嘗試,甚至翻轉課堂,把教學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由于部分學生發(fā)音不準,詞匯量少,口語表達能力弱,產生各種自卑、為難、焦慮等情緒,使得各種嘗試難以推進,收效甚微。這種教學狀態(tài)不僅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還給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的職業(yè)性、專業(yè)性目標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并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采用回避等策略,甚至不敢主動向老師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就需要老師能蹲下身來,和學生交朋友,合理運用各種無聲、有聲的語言,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關注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訴求,積極主動地和學生進行情感和心理的溝通,及時有效地給予學生情感上的肯定及鼓勵。在教學情感的交流上,特別是在與“差生”的情感交流上,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每個眼神、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會直接對學生敏感且脆弱的心理產生影響或支配作用。
三、英語教學中的移情策略設計
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必須合理利用移情策略,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理解并接受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在課堂內外和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情感溝通。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接受。
作為老師,其應經常問問自己:我是否有缺點?我是否也犯過這種語言錯誤?如果別人老是把精力放在我的問題或缺點上,我是什么心情?我還有動力學習英語嗎?如果不關注學生的特點,取得的成績,而把注意力放在缺點和語誤上,你的學生是否會享受英語學習,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
只有全然接受學生的一切,他們的英語成績,以及他們的焦慮情緒,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幫助他們樹立脆弱的信心,從而激發(fā)他們內在的英語學習動機。
誤把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內容等同于職業(yè)或者行業(yè)英語的教學理念是萬萬不準確的,也是行不通的。部分高職高專學生連最起碼的日常交際都成問題,怎么可能對高深的專業(yè)詞匯感興趣?在教學內容的取舍上,教師必須接受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按照克拉申的i+1語言輸入假設,從學生能接受、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對于英語水平不好的學生,不是講得越多越全越好,而是“Less is more”,以少勝多。
在有限的課時中,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移情策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愛上自己、愛上英語課堂,消除學生的精神焦慮,從而最大限度地強化教學效果。
第二步:欣賞。
學會欣賞,讓學生自信。教師要看清學生英語水平低背后的真相:學生沒有英語水平差,只有起點低。英語水平低不是缺點,是學習的一種狀態(tài)、一種事實和一個新的起點。
對這些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缺失對自己學習能力的正確判斷,只有教師通過移情策略,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欣賞,他才能感受到自己行,才能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實踐證明,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哪怕是“差生”,在英語學習中會取得明顯的進步。所以對學生、特別是“差生”,老師要及時抓住他們取得的進步和成績,進行客觀、中肯的評價和肯定,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欣賞,從而建立和維系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的信念。
第三步:點燈。
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水平差除了英語作為外語本身的特征和難度外,還要歸因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不成功經驗造成的恐懼和焦慮,以及這些情感產生的負面影響和情感障礙。他們在英語學習的初期,沒能很好地掌握發(fā)音、詞匯和語法知識,隨著英語學習難度的日漸加大,對學生來說挑戰(zhàn)越來越大,進而打擊了他們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老師的責任不是焦慮學生的英語學習,指責他們英語水平低,也不是要求他們每天必須背幾個單詞,而是點亮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燈,用基于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的精心的教學設計,用自己的每一個語言、行動,甚至表情啟發(fā)、指導、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信心,并且營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和焦慮情緒,引領他們學會用英語,學會學英語。特別是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焦慮等不良情緒時,教師應該從心理、精神、情感等不同層面表達對學生的理解和支持,使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理解、關心和信任,感受到自己可以學好英語。
總之,教師移情策略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簡單易行,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動機方面效果顯著,教師應該用移情策略,用自己的真心,用實際行動點亮學生英語學習的漫漫長路。
參考文獻:
[1]黃招琴.論英語教學中的語用移情[J].福建廣播電視學報,2005(1).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8,7.
[3]王立非.國外二語習得新進展[J].國外外語教學,2002(2).
[4]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Ed.)[M].New Hersey: Prentice-Hall,1987.
[5]Richard,JC.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K].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