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莉
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在哪里嗎?不跟大家賣關(guān)子了,答案是倫敦。倫敦地鐵于1863年正式投入運營,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2016年10月,我赴倫敦學(xué)習(xí)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我乘坐過許多交通工具:公交車(bus)、有軌電車(tram)、火車(rail)、地鐵(underground)、地上鐵(overground)、碼頭區(qū)輕軌(London Docklands Light Railway,簡稱DLR),甚至還有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上的游船(riverboat)。最愛的,還是這濃縮了英倫文化的倫敦地鐵。在乘坐地鐵時,我們其實還能學(xué)到不少英文表達。下面,就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出發(fā),讓我們一邊乘坐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一邊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英文表達吧!
倫敦地鐵用英文說就是London Underground,為什么是underground這個詞呢?前綴under-的含義是“在……下”,ground的意思是“地,地面”,所以合在一起,underground就表示“地下鐵路系統(tǒng),地鐵”。在中文中,一提到“地下”,大家是不是就會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呢?沒錯,underground還可以作形容詞,指“秘密的,不公開的;<喻>地下的”,比如an underground publication (地下出版物)、underground activities (地下活動)。此外,倫敦地鐵也常被倫敦人稱為tube。Tube既有我們熟知的“管子”之意,也可以指“倫敦地鐵”,比如:She lost her way on the London Tube. (她坐倫敦地鐵時迷了路。)怎么樣,是不是既形象又親切?
許多地方都有地鐵,那是不是各地都把地鐵稱為underground呢?當(dāng)然不是啦,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地鐵有著不同的叫法。比如在美國,地鐵被稱為subway,紐約地鐵就是New York City Subway。在中國,北京地鐵(Beijing Subway)用的也是這個單詞。此外,地鐵還可以用metro一詞來表達,尤指巴黎地鐵(Paris Metro);咱們的上海地鐵(Shanghai Metro)和成都地鐵(Chengdu Metro)用的也是這個單詞。在其他地區(qū),因為地鐵的實際形式不同,其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香港的地鐵就叫MTR (Mass Transit Railway),之所以用railway,是因為香港地鐵從市中心駛出之后,有一些路段是在地上行駛的。
好了,下面正式開始我們的倫敦地鐵之旅。在上車之前,你得先購買一張地鐵票。倫敦地鐵票按時間可分為單程票、日票、周票、月票及年票等。在倫敦,人們使用最普遍的就是公共交通儲值卡“牡蠣卡(Oyster Card)”,基本人手一張。有了這張卡,你幾乎可以乘坐倫敦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車、地鐵、地上鐵、碼頭區(qū)輕軌以及市內(nèi)短途火車等)。乘坐地鐵時,刷牡蠣卡會比用現(xiàn)金直接購買單程票便宜很多。如果在人工售票窗口購買牡蠣卡,你只需對工作人員說:“I would like to buy an Oyster Card.”如果你想給牡蠣卡充值,你可以告訴對方:“I would like to top up 50 pounds. (我想充50鎊。)”Top up這個短語原指“裝滿,注滿(未滿的容器)”,在這里指的是“補足;將……增加到所需的量”,也就是充值啦,比如:I need to top up my mobile phone. (我需要給手機充值。)
刷卡進入地鐵之后,你會看到地鐵路線圖上寫著向東方面(Eastbound)、向西方面(Westbound)、向南方面(Southbound)和向北方面(Northbound)?!?bound”做后綴時可以指“被……束縛的;被……所限制的”,比如snowbound (被雪困住的)、duty-bound (責(zé)無旁貸的,義不容辭的)。在這里,它指的是“往……去的;前往……”的意思,比如homeward-bound commuters (回家路上的上班族)、Paris-bound (前往巴黎的)。找到正確的方向之后,在等待列車進站時,你會聽到廣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Please mind the gap”,大家上車時一定要小心地鐵和站臺之間的縫隙哦。
上車啦,知道我們下一站要去哪里嗎?聽,語音開始播報了:“The next station is Baker Street ...”。沒錯!我們即將前往貝克街,去拜訪那里最著名的居民——大名鼎鼎的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這一站是專門為福爾摩斯迷們準備的,下車之后,抬頭就可以看到墻上大大的福爾摩斯像。沿著“Way Out”的指示標識就可以找到出口了,出站時別忘了還要再刷一次卡。出了地鐵口,只需步行兩三分鐘,就可以到達貝克街221B號。
下一站是為購物狂(shopaholic)們準備的:牛津廣場站(Oxford Circus),聰明的你可能會問,circus不是“馬戲團”的意思嗎,為什么會譯為“廣場”呢?其實,circus還可以指“環(huán)形交叉路口,環(huán)形廣場”。Oxford Circus中的Circus其實是牛津街(Oxford Street)和攝政街(Regent Street)這兩條街的交叉口,而該交叉口又是環(huán)形的,所以把這一站的站名譯為“牛津廣場站”也就不難理解啦。到站了,隨著人流走出地鐵口,就到了倫敦著名的購物天堂牛津街和攝政大街了。這兩條街道的兩旁布滿了18世紀末的精美建筑,非常繁華,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到倫敦當(dāng)下的流行趨勢。
最后一站,King&apos;s Cross St. Pancras,因為國王十字火車站(King&apos;s Cross Railway Station)和圣潘克拉斯火車站(St. Pancras Railway Station)是兩個毗鄰的火車站,所以該地鐵站的名稱將這兩個火車站的名字合在了一起。由倫敦前往劍橋(Cambridge)、愛丁堡(Edinburgh)的列車從國王十字火車站出發(fā),歐洲之星(Eurostar)高鐵則從圣潘克拉斯火車站出發(fā),開往法國巴黎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等歐洲大陸國家。國王十字火車站也是為哈利·波特迷們準備的一個驚喜,因為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學(xué)院的9 站臺就位于國王十字火車站的第九站臺和第十站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