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王娟娟
【摘 要】大學生飲食結構與其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如今社會大學生身體亞健康、飲食不健康以及肥胖超重、睡眠質量不好等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許多學者都在關注這些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無不與大學生的飲食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次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飲食結構,找出大學生飲食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影響大學生飲食結構的因素。從而針對大學生飲食結構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也為國家相關部門實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大學生;飲食結構;飲食習慣
飲食結構是指膳食中各類食物的數(shù)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比重,由于影響飲食結構的這些因素是變化的,所以飲食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們可通過調節(jié)各類食物所占的比重,達到膳食平衡。
人類通過飲食營養(yǎng)才能維持生命活動,滿足機體生存需求,為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物質能量[1]。大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知識、發(fā)育身體的重要階段,必須重視青年學生的飲食營養(yǎng)結構的合理調配[2],在這個階段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營養(yǎng)學知識,每天進食時遵循優(yōu)良的飲食結構,達到膳食寶塔的要求,對于促進大學生生長發(fā)育,保證大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有重要意義。
但是由于營養(yǎng)知識缺乏, 膳食結構不合理而導致的營養(yǎng)不良及營養(yǎng)過剩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因此,了解大學生飲食結構、飲食行為和飲食習慣,是幫助大學生成長,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重要的一步。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最終調查對象為江蘇大學在校大學生163人,其中男生78人,占47.85%,女生85人,占52.15%;大一學生28人,占17.18%,大二學生49人,占30.06%,大三學生71人,占43.56%,大四學生15人,占9.2%;文科生59人,占36.2%,理科生104人,占63.8%。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所采用的方法有預調查致精確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及文獻資料分析法,多種調查方法的綜合運用有助于提高本次研究的科學性和全面性。而本次調查最主要的方法是問卷調查法,本次調查的調查問卷由調查人員設計完成,結合膳食寶塔的內容以及大學生飲食習慣等內容進行編制。在正式調查之前先選擇了20名不同性別的大學生進行了預調查,依據(jù)預調查反饋的信息對問卷進行了修訂,再進行正式調查。調查問卷由全組成員共同發(fā)放,調查前由調查人員現(xiàn)場解說,而后由調查員指導被調查者填寫并進行監(jiān)督,采用不記名形式,調查中進行質量控制,調查對象之間不交流,確保所獲得資料的準確性。本次調查一共發(fā)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80份,其中有效問卷163份,無效問卷17份,問卷有效率為90.56%。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內容主要為大學生的飲食結構以及大學生飲食結構的影響因素這兩個方面。首先是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江蘇大學大學生的飲食結構。然后從外部以及內部因素兩個層面調查影響大學生飲食結構的因素。其中內部因素包括學習因素、個人喜好因素、生活習慣、身體狀況因素等,外部因素包括學校就餐環(huán)境、校外就餐環(huán)境、家庭收入水平等。
(四)數(shù)據(jù)整理及分析
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錄入及分析,采用魚刺圖對影響因素進行定性表述,運用描述統(tǒng)計工具和方差分析進行分析,并且進行交叉分析比較不同的年級、性別、理科或是文科生之間表現(xiàn)的大學生飲食結構的不同之處。
二、結果
(一)基本情況
1.大學生對于飲食健康的關注情況
據(jù)調查顯示,71.78%的大學生關注飲食健康。20.25%的大學生對飲食健康持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7.98%的大學生從沒考慮過飲食健康的問題??梢姶蠖鄶?shù)大學生還是關注飲食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對飲食健康并不重視。飲食健康對于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在同等條件下,飲食習慣的優(yōu)劣便決定著人的體質的優(yōu)劣程度。對大學生來說,飲食健康尤為重要。但是現(xiàn)在許多大學生由于對飲食營養(yǎng)認識較差或不良飲食態(tài)度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素缺乏或營養(yǎng)過剩的問題, 成為中國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難以盡快提高的瓶頸。可見健康教育力度不夠,國家應加強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普及膳食知識,對大學生的飲食進行引導,幫助大學生了解更多膳食健康知識,達到膳食均衡。
2.大學生飲食規(guī)律情況
調查顯示,僅有18.4%的大學生三餐非常規(guī)律,71.17%的大學生三餐較規(guī)律,10.43%的大學生三餐不規(guī)律。而對于早餐進食狀況,只有有40.49%的大學生每天都吃早餐,6.13%的大學生經常不吃早餐,甚至有0.61%的大學生從不吃早餐。
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三餐規(guī)律和早餐進食情況總體較為樂觀,并沒有出現(xiàn)大比例的不吃早餐或三餐不規(guī)律情況,但仍有10.43%的大學生三餐不規(guī)律,仍有25.76%的大學生早餐進食不樂觀,大學生應當加強這方面的重視。
3.偏食、挑食情況
對于不健康食品,在回收的163份有效問卷中,僅有5個人沒選擇這些不健康的食品??梢姶髮W生在飲食方面的偏好和習慣很不健康,國家應加強在這個方面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擁有更加優(yōu)良的飲食習慣。
4.大學生面對體重超重時的處置方法
當自身體重超重時,77.3%的人選擇多運動,4.29%的人選擇少睡覺,3.68%的人選擇藥物減肥,15.34%的人選擇不改變。而在面對體重超標時,39.26%的人選擇節(jié)食,其實這是不理智的,在正常情況下,當體重超重時,通過均衡的飲食和合理的運動相配合,便可以讓體重回復到正常水平。
(二)大學生三餐飲食結構
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表述,每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于每天液態(tài)奶300g;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據(jù)膳食寶塔的要求,結合大學生對于一日三餐各種品類食品的選擇,可知基本符合膳食寶塔的要求,但總體上油脂類攝入較要求偏多,而奶類和豆類食品較要求偏少。男女在一日三餐的選擇上存在差異性,男生在油脂類上的攝入較女生多,每天多攝入8.18%,而在蔬菜水果方面的攝入比女生少40.65%,在奶類和豆類食品上也是女生攝入得較多。而對于不同年級學生來說,大三學生蔬菜水果的攝入是四個年級當中最高的,而油脂類攝入也僅比攝入最少的大二學生多3.2%,其飲食結構最符合膳食寶塔的要求,是各個年級當中相對最優(yōu)的。而大四學生蔬菜水果攝入量是四個年級當中最高的,并且攝入了更多的魚、肉、蛋、奶類,其飲食結構偏離了膳食寶塔的要求,飲食不均衡。
三、結論
大學生飲食結構不完善,油脂攝入較多,奶類、豆類攝入較少,其中女大學生的飲食結構優(yōu)于男大學生的飲食結構。影響大學生飲食結構的因素主要為個人喜好、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學校就餐環(huán)境、校外就餐環(huán)境以及家庭收入六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因素是個人偏好和生活習慣。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因素有很多,飲食結構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許多大學生營養(yǎng)不良,不少學生缺鐵、缺鈣,而另一些學生卻營養(yǎng)過剩,這樣不均衡不健康的現(xiàn)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對于飲食結構不了解,許多學生的飲食結構不均衡,存在著許多問題,從而導致了大學生身體素質中的諸多不健康現(xiàn)象。
針對大學生飲食結構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國家應加強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普及膳食結構,優(yōu)化大學生飲食結構,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5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大學生飲食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以江蘇大學為例”(項目編號:15C315)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張珊珊(1995.10-),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江蘇大學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王娟娟(1995.12-),女,江蘇鹽城,本科,江蘇大學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參考文獻:
[1]常雅芬.大學生飲食營養(yǎng)健康問題研究[N].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7期
[2]魏春芳,胡秀瑞.大學生飲食營養(yǎng)結構與健康[N].吉林化工學院學報.1991年06期
[3]卓杰先.廣西桂中地區(qū)大學生飲食、營養(yǎng)知識與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J].生命科學.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