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東
幾日前到縣城參加一個教研活動,其間,遇到自己多年前的得意門生賈某——如今已成了我的同行。一陣噓寒問暖之后,她向我訴說上崗以來的諸多苦惱,并感嘆道:“現(xiàn)在才真正理解了當年的你?!蔽艺龑λ脑捀械讲唤鈺r,她突然問我:“老師,你是否還記得當年在課堂上用粉筆砸我的事?”
“有這事嗎?”我很驚訝。
經(jīng)她一點點提醒,我隱約記起當年的情景來。那是一節(jié)語文課,我當時正背對著學生在板書,當我轉(zhuǎn)過臉時,發(fā)現(xiàn)賈某正扭過身子揪打坐她后面的班長。見此情景,我很生氣,順手把沒用完的半截粉筆向賈某扔去,還真巧,粉筆不偏不倚砸到賈某的臉上,賈某當時就趴在桌子上嚶嚶地哭了起來。考慮到正在上課,我便沒理會,繼續(xù)講課了。下課后,也想找她們了解一下詳情,可轉(zhuǎn)臉一想,小事一樁,過去就過去了。直到今天聽了賈某的敘述我才知道,原來那天是班長先動手打人,賈某是被迫還手。
“可我轉(zhuǎn)身的時候只看見你在揪著班長呀!”我很認真地向她解釋。
賈某笑著說:“我一直以為你是有意包庇班長,所以心里特不服。從那以后就特討厭你,特恨你,連你的語文課也不想上了?!?/p>
“你那段時間學習下降確實很快,我以為你是貪玩,不想學習,還狠狠地批評過你幾次,哪知道是這事引起的呀!”我做夢也沒想到,一件在我看來轉(zhuǎn)瞬即忘的小事,居然讓一個學生記憶這么多年,且一直耿耿于懷。若不是此次偶遇,若不是我熱情地噓寒問暖,若不是她恰好也當了老師,我想她大概一輩子都不會釋懷,而我也將被一個曾經(jīng)的得意門生怨恨一輩子卻一無所知。
此事又突然使我想起另一個學生——李某。
李某,一個調(diào)皮的男孩。說來和我還沾點親,因為這點關(guān)系,他總愛在同學面前炫耀,也因這層關(guān)系,他父母對我信任有加。一天,他和一女生在教室內(nèi)嬉鬧,該女生不小心把玻璃打碎了。我二話沒說,就“定”了他的“罪”:賠償玻璃!他不服,說玻璃不是他弄碎的,即使賠,也該是他們倆,而不是他一個人!而我心里自有小算盤:該女生是孤兒(和奶奶相依為命),家里特窮不說,還膽小怯懦,弄碎玻璃是李某追逐造成的,錯在李某,我怎忍心罰她?李某則不同,平日就是個“事兒媽”,我要借此機會“修理”他一下!當然,我不能將這些理由告訴他。見其不服,我便一個電話將他告到父母那兒。他父母對我當然是一百個擁護,賠了玻璃不說,還將孩子暴揍了一頓。當我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李某面前時,他再也不在同學面前炫耀我們那點親戚關(guān)系了。非但如此,他開始對我有點“不屑一顧”,甚至還常常故意挑釁:上課不聽講,拒絕交作業(yè),故意和同學打架,集體活動拒絕參加……后來的發(fā)展可想而知,初中還沒畢業(yè),他就輟學了。輟學后曾幾次在親戚家相遇,他對我有種明顯的排斥感,而我也因那件明知不對而為之的“玻璃事件”始終心有不安。甚至覺得,他的早早輟學一定和這件事有關(guān)。否則,以他的成績現(xiàn)在應(yīng)該在大學校園內(nèi)度過他青春歲月里最浪漫的時光。
印度哲學家普德曼說過:播種一個行為,你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就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就會收獲一個命運。而如果我們于不經(jīng)意間在別人的心里播下的是叛逆,是抗爭,是灰暗,是霧霾,是對人生觀的懷疑,是對價值觀的扭曲,那么于己于人都不會收獲到理想的個性和命運,甚至很可能展現(xiàn)出的是與我們當初的意愿完全悖逆的另一種人生。所以,為人師表的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應(yīng)該始終把“慎微”奉為圭臬。
晚上九點,我接到學生梅諾亞的媽媽的電話,她在電話那頭告訴我:今天梅諾亞中午沒吃飯,晚上又趴在桌子哭,這么傷心,她從未見過。我問她為什么。沒想到,她也情緒激動:“都是因為你指導的王潤飛發(fā)表的作文《冤枉的滋味不好受》。事實上,梅諾亞才是被冤枉的?!?/p>
想到《冤枉的滋味不好受》這篇習作,我印象還很深刻。那是王潤飛寫的一篇隨筆作文。我讓學生每周的周記都寫一篇隨筆作文,內(nèi)容要真實,描寫要生動。沒想到,那一次王潤飛竟然沒做。問其原因,他說:“沒東西寫?!蔽艺f:“你再想想上周發(fā)生了哪些事情?”突然他說:“有了,上周我和梅諾亞一起回家時,郁小偉的彈力球丟了,梅諾亞冤枉我拿的,我非常生氣。后來郁小偉找到了,我感到冤枉的滋味不好受?!蔽艺f:“好,有了素材,就趁熱打鐵吧?!庇谑?,王潤飛一揮而就,寫完后,讀給他媽媽(我的同事周老師)聽。周老師還幫他打下來發(fā)給我。
為了鼓勵學生寫作,我經(jīng)常幫助學生投稿。學生文章發(fā)表后,那激動的心情、那自信的眼神、那成功的喜悅,都會化成持續(xù)寫作的動力。終于在投稿中,這篇習作如愿發(fā)表。更沒想到發(fā)表后,王潤飛在班上炫耀,其他學生嘲笑梅諾亞冤枉別人。特別是譏諷學生的眼神,像針一樣刺痛了梅諾亞的心。
梅諾亞的媽媽告訴我,孩子很委屈。當時是王潤飛把彈力球扔到綠化帶里的,梅諾亞見到郁小偉就說了實話,結(jié)果王潤飛就過來打梅諾亞,是門衛(wèi)楊爺爺給拉開的?,F(xiàn)在反倒成了王潤飛被冤枉的了。
“姚老師,你還把王潤飛的文章在班上讀了,因為你在上課,孩子不好把真相告訴你。下課后,他到辦公室門口,又聽到你在談這件事,就沒勇氣進去說。本以為事情就到此結(jié)束,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發(fā)表了。你知道給孩子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嗎?你在給學生投稿時,怎么能投這種負面的文章呢?特別是文章里面還用的是真實的名字,你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嗎?看到孩子傷心了一天了,做媽媽的再不站出來說,我覺得對不住孩子?!彪娫捘穷^,傳來的是母親傷心的哭泣聲。
此時,我除了耐心地傾聽她的哭訴,接受她的批評,別無他法,只希望她的心情能盡快平靜下來。細想自己的行為,初衷是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更加自信??墒墙Y(jié)果差強人意。那這件事應(yīng)該如何去處理呢?
學生之間有了矛盾怎么辦?通常的做法是老師去了解情況,然后調(diào)解,去批評教育,學生認識到錯誤。而我想讓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自我教育,用寫作的方式,為自己辯護。
第二天,我把郁小偉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事實正如梅媽媽所言。我問梅諾亞,你為何不把它寫下來呢?梅諾亞低著頭說:“我寫不出來?!币豢此淠鋈坏臉幼?,就缺乏自信。我想給他指導,讓他寫出來。我說:“能告訴老師,你昨天的心情嗎?”“那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怎么看?”由于是聊天,孩子完全放松,將心里的想法和盤托出。
邊與他邊聊天,邊列出寫作提綱。開頭:寫出王潤飛發(fā)表習作給“我”帶來的負面感受,“我”要還原事實真相;中間:具體寫事情的經(jīng)過;結(jié)尾:“我”想對王潤飛說的話。其實我的提綱都來源于剛才我的提問。我說:“按照這個提示,能寫出來嗎?”沒想到梅諾亞興奮地說:“能!”更沒想到,他筆走如飛,下筆千言,一氣呵成。于是習作《王潤飛,我想對你說》就誕生了:
王潤飛,你是我的好朋友。昨天,你的作文在雜志上發(fā)表了,我本來應(yīng)該為你祝賀,可是,我看了那篇文章后,心里非常難過。
你在作文《冤枉的滋味不好受》中寫道,我冤枉你偷郁曉偉的彈力球。其實事情的真相不是這樣的。你還記得嗎?那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你和郁曉偉一起玩彈力球,而我就站在一旁觀看。沒想到,你突然把彈力球扔了出去,掉到綠化帶里。郁曉偉趕忙跳進綠化帶中尋找,卻怎么也找不到。而你,卻站在一旁,若無其事地看著。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就大聲叫道:“王潤飛,球是你弄丟了,你幫著找啊!”可是,你不但不聽,反而過來打我,我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幸好,這時門衛(wèi)楊爺爺看見了,把我們拉開。
這就是事情的真相。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你偷郁曉偉的彈力球,所以,你的這篇作文是不真實的。還有,你動不動就打人的習慣也要改一改了。上課的時候,我想起這事就無精打采;吃飯的時候,香噴噴的飯菜也沒了胃口,怎么也吃不下;晚上睡覺的時候,還不停地流淚……
你的文章發(fā)表了,別人向你投去羨慕的眼光,也給我送來譏諷的笑聲。我的心就像掉到了寒風刺骨、冰天雪地的冬天??墒?,剛才你真誠的一聲“對不起”,就像春風一樣,融化了我心中的冰塊。既然事情已經(jīng)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我們?nèi)匀皇呛门笥选>拖穸爝^去了,我們友誼的春天還會遠嗎?
后來這篇文章也發(fā)表了。梅諾亞如釋重負,既洗白真相,又收獲了一篇佳作,更增強了寫作的信心。我在班上又加以表揚。王潤飛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來也寫了一篇習作《我錯了》,很快也發(fā)表了。沒想到這一事件,在班上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學生拿起筆,向其他同學討伐,提出批評,或者受到冤枉,用文章為自己證明清白。一時間,班上打筆仗非常盛行。特別是學生的打筆仗的文章發(fā)表后,更加激發(fā)了孩子寫作的興趣。
漸漸地,打筆仗的內(nèi)容也在延伸。有的學生看了一部電影發(fā)表了感想,可是有的學生產(chǎn)生了與之不同的觀點,于是發(fā)生了爭鳴,打起筆仗;有的學生對某同學的行為提出批評建議。如同學過生日時,好多學生想著買什么禮物。我們班上的王偉同學沒請其他同學,被同學批評為小氣。有的學生認為,王偉這是節(jié)約。于是各執(zhí)觀點,打起筆仗。有的同學針對別人的批評做出回應(yīng),為自己辯護。有的同學對他人提出的建議,勇于接受,也寫出了習作??傊瑢W生樂此不疲。
打筆仗,不僅讓學生愛上了作文,而且還能增進友誼,消除同學之間的誤會,讓學生全面地看問題。我也在反思,為何這樣的作文孩子會寫、愛寫?
一、打筆仗源于孩子有傾吐表達的欲望。古人云:情動而辭發(fā)。學生產(chǎn)生不快的情緒,或有不一樣的觀念,想傾吐,便有了寫作的動機。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全憑自己的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材料,選擇自己認為值得描繪或敘述的內(nèi)容,自由地選詞造句、布局謀篇。和傳統(tǒng)的應(yīng)試寫作不一樣的是,這是自己想表達,不是為了考試而不得不去寫作。
二、從內(nèi)容入手,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寫作。何為貼近實際?換句話說,就是走近生活,獲得寫作素材。打筆仗,正是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因此,孩子不缺素材。就如蓋房子一樣,有了磚瓦、水泥、黃沙這些建筑材料。學生有情感的積淀,有生活體驗,情動辭發(fā),寫作內(nèi)容自然就有了。
三、打筆仗,需要指導。學生有寫作動機,有寫作素材,而且,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放手讓學生寫不就行了嗎?從實踐效果看,起初放手讓學生寫,文章寫得好的學生不在話下,但是不少學生感到無從下筆,有的學生寫了兩三句就寫不下去了。為什么?缺乏寫作技巧,也就是不會表達。這時,教師就如何寫、怎樣有條理地寫、怎樣具體地寫,用聊天的方式給予學生幫助,給予學生無痕地指導,或者出示寫作提綱、寫作提問、思維導圖等,學生就能借著指導的藤蔓,迎難而上。當然,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后,就不需要指導了,會越寫越熟,越寫越好。
打筆仗,孩子喜愛的表達方式,我會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