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婦產科護理學是女性不同時期的生殖系統(tǒng)生理和病理的變化,并提供相應的身心護理的學科研究,是護理專業(yè)課程中的一種,屬于臨床護理的重要課程之一;其中明確指出了婦女妊娠、分娩以及產后等相應過程的健康護理,并且加強了異常過程以患病婦女等情況的護理,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1]。所以對于婦產科的護理人員綜合水平要求較高,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才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護理效率。有關文獻報道[2]表明,藥物因素、護患溝通、消毒隔離以及患者順應性和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等是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婦產科醫(yī)療糾紛和事故的發(fā)生率。本次主要根據(jù)以上常見婦產科護理的安全隱患進行探討研究,具體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根據(jù)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住院的7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范圍為20-47歲,平均年齡為(32.17±4.63)歲;其中本科及以上患者15例,大專及中?;颊?9例,高中及以下患者16例。護理人員均是經過專業(yè)護理培訓的。
1.2 婦產科常見安全隱患及方法措施
(1)藥物因素。藥物是任何疾病治療和預防的重要因素,如果臨床用藥分量不合理,或者對藥物的禁忌和適應癥了解不夠,致使沒有及時監(jiān)測患者的用藥變化等情況,都有可能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等;從而引發(fā)護理事故和醫(yī)護糾紛。所以臨床護理人員要加強藥物的各方面知識學習,包括禁忌癥和用藥劑量等,確?;颊叩纳眢w健康。
(2)消毒隔離。消毒隔離也是婦產科安全隱患中的一個常見問題,比如患者的會陰切口和新生兒洗澡時都要進行有效消毒,避免患者切口感染或者引發(fā)新生兒的交叉感染[3]。因此,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加強產婦和嬰兒病房及物品的紫外線消毒,并且要普及患者和家屬的日常防范意識和相關知識,對出院后的相關事項進行規(guī)范指導,有助于患者的后期恢復。
(3)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較低。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部分護理人員沒有嚴格遵循醫(yī)囑和相關制度,對于藥物和相關操作規(guī)范了解不夠等,使得他們的護理意識和服務技術水平是婦產科護理的重要安全隱患。針對這一點,要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培訓學習,可以進行定期的教育和考核,確保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達標,提高護理質量。
(4)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產婦的心理狀況和情緒壓力也是生產和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患者的身體恢復和護理工作的進行具有積極意義[4]。很多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和產婦進行有效的溝通,對于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掌握不夠,很容易引發(fā)矛盾,造成產婦和家屬的不滿,不利于護患關系的融洽。所以,護理人員可以加強產婦的心理輔導,排解他們的負面情緒,過程中注意用詞和語氣的親切感,并且對產婦和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可以增強他們的依賴性和安全感,避免一些小事引發(fā)產婦和家屬恐慌,引起矛盾;并且可以因此提高產婦和家屬的依從性,有助于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方便進行。
1.3 觀察指標。在研究對象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方法策略,對實施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價,以及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進行觀察評分。
1.4 數(shù)據(jù)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是采用SPSSl8.O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進行比較,檢測結果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則是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檢測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若檢測顯示(p<0.05),代表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防范方案策略的實施效果
根據(jù)護理前后患者的焦慮情況和護理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策略實施后患者的心理狀況優(yōu)于護理前,護理質量也明顯提高(p<0.05)
2.2 實施前后的護理滿意度
經過研究表明,措施實施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高于實施前的80.0%,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14.5097,p<0.05)。
3.討論
婦產科的護理工作強度較大,而且工作時間也不規(guī)律,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更嚴格,而且護理人員長期精神集中和疲勞工作,使得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增多。所以要加強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查,制定相對較全面和完善的防范策略,對于婦產科護理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相關文獻[5]和本次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問題探究表明,藥物因素、護患溝通、消毒隔離以及患者順應性和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等是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也是婦產科護理工作事故和護患糾紛的重要因素[6]。
本次研究中,根據(jù)以上問題制定了相應的解決和防范策略,研究結果表明,對護理工作質量和醫(yī)患關系的融洽具有促進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賴性,使得護理等相關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而且提高了護理效率,也保障了患者身心健康。本次研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防范策略實施后,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和護理質量評分都優(yōu)于實驗前,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為97.14%,高于實施前的護理滿意度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加強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查,并根據(jù)這些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和防范策略,能顯著提高護理質量好護理效率,為產婦的身心健康提高保障,提升了護理滿意度,也有效降低了醫(yī)患糾紛和事故等的發(fā)生概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靜華.細節(jié)護理應用于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5):680-681..
[2] 龐鳳蓮.婦產科護理工作的護理糾紛分析及防范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9):1251-1253.
[3] 郭榮玲.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護理模式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4,(28):497-497..
[4] 劉艷萍.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4):240-242..
[5] 王忠芬.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開展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3):102-103.
[6] 吳靜.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91-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