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紅旗
有一天看書,讀到一段記載魚丸來歷的文字,雖然故事有些陳舊,但讀后仍頗多感觸。現(xiàn)摘抄如下。
根據(jù)稗史記載,秦始皇好吃魚,卻又討厭魚刺。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御廚們想法做出一道沒有魚刺的魚饌。這下可難住了皇宮內(nèi)的眾多御廚。秦始皇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對于做不出魚饌者是毫不留情的,統(tǒng)統(tǒng)殺之。這天,輪到某御廚了,他當(dāng)然也不知該怎樣才能做出沒刺的魚饌。面對將要到來的死亡,他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唯有把滿腔憤怒發(fā)泄在案板上的魚身上。他不停地用刀剁魚。誰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魚骨魚刺竟自動與魚肉分離出來。他便將魚刺一一揀出,又將魚肉細(xì)細(xì)剁成泥,然后擠成小丸子,入豹胎湯中汆熟,獻(xiàn)了上去。
秦始皇看著那一枚枚色澤潔白、柔軟晶瑩,好似珍珠般的小丸子,大喜。嘗后,更是大悅,立即下令賞賜這個(gè)御廚。后來,這種做法從宮廷逐漸傳至民間,并廣為流傳開來。
這里姑且不論故事的真假,但晶瑩鮮嫩的魚丸深受大家喜歡,卻是一個(gè)不爭的事實(shí)。時(shí)至今日,歷經(jīng)上百代前輩的不斷探索,完善,制作魚丸的技術(shù)雖已日臻完美,但其中的技術(shù)細(xì)節(jié)卻需要依靠自己領(lǐng)悟,才能靈活掌握。
這里我把自己制作魚丸的方法及入饌菜例介紹如下。
制法:1. 取新鮮的草魚(也可用鳙魚)1條,宰殺治凈后去頭、尾,再剔除脊梁骨、肋骨,片去魚紅,留凈肉改刀成厚片,放入自流水下沖漂至表面略微發(fā)白。
2. 將魚肉放在墊有肉皮(皮面朝下)的砧板上,用刀背拍斬成茸泥待用。
3. 將魚泥納入盆中,加入鹽、蔥姜水、蛋清、純凈水?dāng)嚧蛏蟿?,然后擠成珍珠狀的小丸子,放入冷水鍋中慢慢加熱至熟,撈起入冰水中浸透即成。
制作關(guān)鍵:1. 漂洗魚肉時(shí),不要沖洗過度,以免魚肉中的水溶性蛋白去除過多,不易上勁。
2. 將魚肉放在肉皮上拍斬,一是為了防止砧板上的木屑帶入魚泥中,影響成品的口感和色澤。二是肉皮上殘存的油脂融入魚泥,可以增加魚丸的嫩滑口感。
3. 在攪打魚茸時(shí),純凈水應(yīng)分多次加入,使魚茸邊吸水邊增加黏性。若一次加入過多,則會如一個(gè)人吃飯過量一樣,不易消化,吸收。
4. 攪打手法也很關(guān)鍵,一定要向同一個(gè)方向攪打,且使力要勻速,不要急于求成,速度要由慢而快,忌攪攪停停,不一氣呵成。
5. 下魚丸時(shí),要冷水下鍋,且慢慢加熱,浸熟后撈起迅速投入冰水過涼,增加爽脆口感。
6. 一般做肉丸時(shí),都喜歡添加一些淀粉,而做魚丸則不用加,因?yàn)榈矸凼軣岷螅匐x水會老化,容易變硬,影響口感。
珍珠魚丸煲
原料:鳙魚頭1個(gè),魚丸200 g,滑子菇50 g,姜片、鹽、白芷、味精、鮮湯、枸杞、雞精、胡椒粉、鮮味寶、香菜、蒜苗碎各適量。
制作:1. 將鳙魚頭一分為二,沖凈血水,待用。
2. 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姜片、白芷爆香,放入魚頭略煎,摻入鮮湯,大火燒沸,中火燉至湯汁濃白,放入魚丸、滑子菇燒沸,調(diào)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鮮味寶攪勻,起鍋盛入煲內(nèi),撒上枸杞、香菜、蒜苗碎,淋香油即可。
竹蓀魚丸煲
原料:魚丸300 g,竹蓀50 g,火腿、泡發(fā)的木耳、千頁豆腐各30 g,鹽、姜片、味精、鮮湯、咖啡伴侶、胡椒粉、香菜、香油、雞蛋皮各適量。
制作:1. 竹蓀治凈,切段,入清水中泡至回軟;火腿、千頁豆腐分別切片,焯水待用。
2. 鍋入鮮湯,放入魚丸、姜片、火腿、木耳、千頁豆腐、竹蓀,調(diào)入鹽、味精、胡椒粉、咖啡伴侶,大火燒沸,起鍋盛入煲中,撒上雞蛋皮、香菜,淋香油即可。
三鮮燴魚丸
原料:魚丸200 g,雞脯肉、鴿蛋、水發(fā)海參、蟹足棒各50 g,鹽、鮮湯、味精、雞精、胡椒粉、香菜、香油各適量。
制作:1. 雞脯肉片成薄片,沖凈血水,瀝干水分,納入碗中,加入鹽、味精、蛋清、生粉抓勻上漿;鴿蛋煮熟去殼,水發(fā)海參切條,蟹足棒切段,分別焯水待用。
2. 鍋入化豬油,燒至三成熱,下入雞脯肉滑散,撈出瀝油。
3. 鍋入鮮湯,放入魚丸、雞片、鴿蛋、海參、蟹足棒,調(diào)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大火燒沸,起鍋裝盆,撒上香菜,淋香油即可。
燕餃燴魚丸
原料:魚丸200 g,燕餃100 g,水發(fā)魷魚絲、蝦仁、蛤蜊、魔芋絲結(jié)各50 g,姜片、海米、木耳、鮮湯、鹽、味精、雞汁、胡椒粉、面粉、香菜、香油各適量。
制作:1. 將燕餃、水發(fā)魷魚絲、蝦仁、魔芋絲結(jié)、蛤蜊、木耳,分別焯水待用。
2. 鍋入底油,燒熱,下入姜片、海米、面粉小火炒香,摻入鮮湯,放入魚丸及焯水原料,調(diào)入鹽、味精、雞汁、胡椒粉,大火燒沸,起鍋,撒香菜,淋香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