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波
【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治療心境障礙性躁狂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心境障礙性躁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西醫(yī)治療,觀察組給予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比較兩組治療后BRMS量表評分、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結(jié)果 觀察組BRMS量表中敵意、睡眠、幻覺、意念飄忽等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類躁狂精神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依從性,在心境障礙性躁狂癥患者治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心境障礙性躁狂癥;氯氮平;碳酸鋰;平躁湯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1
心境障礙是指由情感性精神障礙引起的情感和心境改變的精神類疾病,臨床可表現(xiàn)為情緒高漲或低落,當患者心境高漲、活動增多或思維奔逸時,臨床將其稱為心境障礙性躁狂癥,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注意力隨環(huán)境轉(zhuǎn)移、幻覺、思維不連貫等癥狀,嚴重患者甚至出現(xiàn)攻擊行為。本文在傳統(tǒng)治療西醫(yī)治療基礎(chǔ)上,將中醫(yī)藥介入臨床治療中,現(xiàn)將應用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選擇我院眼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心境障礙性躁狂癥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男61例,女22例,年齡在35~59歲之間,按照隨機分層分組法將83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7例,男34例,女13例,平均年齡(42.2±2.5)歲,病程在4~32個月之間,平均病程(21.3±1.8)月,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評分在17-29分之間,平均得分(26.3±2.5)分,伴有攻擊行為者11例,對照組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齡(41.8±2.9)歲,病程在5~30個月之間,平均病程(20.6±2.2)月,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評分在15~27分之間,平均得分(25.4±2.8)分,伴有攻擊行為者7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氯氮平聯(lián)合碳酸鋰治療,氯氮平起始口服劑量為25 mg,2次/d,服藥1周后口服劑量增加至
150 mg,2次/d,碳酸鋰口服劑量為250 mg,2次/d,服藥1周后口服劑量增加值500 mg,2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給予自擬平躁湯,湯劑組方為:丹參、生鐵落、石菖蒲、天冬、連翹、麥冬、茯苓、川貝、茯神、膽南星、玄參、陳皮、鉤藤、遠志、甘草,加水煎服,分早晚兩次口服,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接受治療2個療程[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BRMS量表評分、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BRMS量表共分為幻覺、睡眠、情緒、敵意/破壞行為、言語/喧鬧程度、意念飄忽等13個維度,各維度評分越高說明各項癥狀越嚴重。根據(jù)BRMS量表評分降低比例將臨床療效分為四類,治愈即指BRMS量表評分治療后降低超過75%,顯效指BRMS評分降低在50~75%之間,好轉(zhuǎn)即指BRMS評分降低在35~50%之間,無效指BRMS評分降低不足35%,將治愈、顯效和好轉(zhuǎn)看作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臨床實驗資料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觀察組護理后BRMS量表中動作活動、敵意、情緒及言語活動等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臨床總有效率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躁狂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fā)作形式,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以及言語動作增多為典型癥狀。對于躁狂癥,中西醫(yī)均可以治療,西醫(yī)抗精神病藥治療適用于躁狂癥病人,尤其是精神運動性興奮癥狀明顯的病人,常用藥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一般可口服給藥,有明顯興奮癥狀者可用肌肉注射給藥。
參考文獻
[1] 孫華明,楊 姝,馬 佳.丙戊酸鎂與氯硝西泮聯(lián)合治療躁狂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2):157-159.
[2] 張泉成.鐵落定驚丸結(jié)合針刺治療躁狂癥臨床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4,36(6):31-32.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