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我上學那會兒,英語單獨設課是從初中才開始的。在英語尚未得到家長們重視之前,我們小學連ABC都沒接觸過,遑論what is your name是何意思。我的第一任英文老師姓高,二十五六歲,年輕而溫善,身孕已有月余。十幾歲的一群孩子,正是毛手毛腳的年紀,而我們班又是全年級出了名的搗蛋班:認真讀書的沒幾個,不學習的一抓一大把。高老師聲音輕柔,氣質優(yōu)雅,家庭出身良好,這樣的女人鎮(zhèn)得住重點班,普通班的搗蛋鬼卻全然不買她的單。高老師不愛批評學生,也不善于批評學生,因此常被我們氣得欲哭無淚,久而久之,我們都拿她不當一回事,英語課也仿佛是一個似有若無的存在。
那天英語課,高老師復習26個英文字母的拼寫和閱讀。全班幾乎無人聽講,包括我。高老師開始隨機點名,檢查課后復習情況。復習到“C”時,我突然聽到她輕柔溫和地叫我名字。我沒有復習,但還是硬著頭皮站起來,用完全聽不見的聲音低低地咕噥了一聲。高老師沒有生氣,定定地看著我,和顏悅色地說:“讀得很好,聲音再大一點兒?!蔽铱戳怂谎邸D莻€不放棄的眼神讓我忽然從心底生出一種勇氣。我頓了頓,提高了聲音,又讀了一遍“C”。她很高興,由衷的高興,然后沖我點點頭,微微笑了一笑,示意我坐下。
這一切都很短暫,過后也風平浪靜。幾個月后,高老師因為被班上那幾個調皮鬼氣得胎氣不穩(wěn),不得不終止工作,待產。生完孩子后,她調離了這所學校,從那以后直到今天,我再也沒有見過高老師。
我心里一直不愿意與人分享的高寶萍老師。
沒有人知道,讀完那個“C”坐下來以后,我內心是何等風起云涌,波濤翻天。很難理解,對不對?然而,當你身處一所出了名的差中學,又坐在這所學校最差的班級里,默默無聞,聽著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外國語時,或許你便可以理解我彼時的心情。那節(jié)課之后,我不知從哪里來了一股熱火朝天的干勁兒,整個人的心思都撲在了英語學習上。期中考試,我的英語成績居然闖進了年紀前十名,令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刮目相看。此后,我又代表學校參加市上組織的英語競賽——那個時候,高老師已經離開學校半年多。再后來,因英語之故,我愛上了閱讀西方經典名著小說,多年后讀研,專業(yè)改成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如今,對英語的喜愛早已從課程轉變?yōu)閷α硪环N文化的熱情探索,繼而對與自己母國相異的文化都十分感興趣,希望多了解一些。這一切的原點,都來自高老師。
她是個話不多的老師,也“鎮(zhèn)不住”手底下的學生,這些均非她之所長。然而那節(jié)課上,她只用一個簡單的鼓勵的眼神,便讓我如醍醐灌頂般忽而頓悟,明白了自己所長之處,給了我繼續(xù)學習下去的勇氣和自信,后來的求學之路似乎也順理成章了。
張允和先生在《張聞天教我國文課》一文中寫道:“張聞天老師諄諄叮囑我:真正的人是‘放眼世界的人。”是讀至此,我想起初中時只教了我半個多學期的英文老師高寶萍。高老師沒有給我留下只言半語富有深意的話,她只在課堂上傳遞給我了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中。
希望你的一生中,也能如我一樣幸運,有一個教你認識自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