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傲
書籍是溝通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的橋梁。
在這里,時空不再是界限,目視文字,穿越文字,仿佛就能看到作者的眼神與一舉一動,感受著他的感受,沉醉于他的沉醉。若此若彼,難舍難分。
我從小便習慣于“愛讀書”這樣的標簽,然而自從踏入高中,繁重課業(yè)的壓力使我不再能天馬行空地自由閱讀。無奈下,我嘗試與語文書為友,卻出乎意料地在我不曾想象過的它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游船于繁華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上,兩岸流光溢彩,霓虹燈掉入水中織成了一條條五光十色的緞帶。輪渡上頗為安靜,人們大多兩兩站立小聲交談。我靠著窗口的欄桿默默打量這一切,沒來由的,腦海里便浮現(xiàn)出了蘇東坡在《赤壁賦》中的那句輕聲吟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敝皇谴藭r此刻,似乎除了一輪明月再無其他相通點了。手無蘭槳,搭著冰冷的欄桿,思緒卻靠得海風,越吹越遠。我不禁浮想,兩千多年前的那晚,那個寂靜卻不清冷的月夜,二友人把酒賦詩,“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輕搖船槳,直至“東方之既白”究竟是何等的灑脫快活。晚風輕拂,我背手靠邊站立,一片燈紅酒綠在眼前漸漸模糊,嘴里不覺喃喃自語: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又是一個晚上,我夜爬嶗山看日出,山路崎嶇不平,心情也跌宕起伏。然而黑夜中篤定前行,只因揣著最初的目標。不料卻“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望著遠處天邊泛起的安恬的淺藍色,我意識到目標已然破碎,心中驟然失落??刹恢醯哪X中卻悄悄浮現(xiàn)出李白那句“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路難爬,他卻沉醉于美景忘了天色將晚。境遇何等相似,彼此心態(tài)卻讓我自慚不已。
轉(zhuǎn)身回望周身世界,峭壁懸崖,綠樹清風,從萬籟俱寂到鳥語陣陣,從繁星滿天到太陽從海上安然升起。一切的一切,何曾有一丁點輸于太白的夢中奇幻世界,而我甚至不曾好好感受。隨著一個長長緩緩的深呼吸,清冽的空氣由鼻腔蔓延至全身,我閉上眼感受這一切,不禁慢慢放下了對結(jié)果的執(zhí)念,把全身心投入到對過程的回味與享受中。接下來的路途,我身邊仿佛多了一位同行者,他白衣飄飄,不時輕撫長須,側(cè)身笑臉相望。巧的是,目光相遇的那一瞬間,我二人同聲脫口而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輕快的笑聲隨著腳步愈來愈遠,卻猶似撒了一路……
如今,語文書于我,早已不再是冰冷的教科書,而是一扇引領(lǐng)我與古人對話的大門。我陶醉其中,竟常常難分書里書外。它使我見到了別于身邊世界的色彩,用作者的墨筆,豐富了我生命的畫卷。醉心于書里,感悟于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