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慧
通過對一堂高中英語Teens拓展閱讀課的實踐與反思,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了如何突破課本局限,“積極開發(fā)和使用其它多種課程資源”來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做法。
高中英語拓展閱讀實踐反思一、引言與問題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語言技能目標(八級)閱讀的要求是: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能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高考《考試說明》同樣對高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要求:閱讀理解測試考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夠讀懂書、報、雜志、網(wǎng)絡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短文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忌鷳芾斫庵髦己鸵x;理解文章具體信息;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做出判斷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由此,英語閱讀能力是考查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只熟悉課本語言的學生難以實現(xiàn)“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的目標。因此,《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師要“積極開發(fā)和使用其它多種課程資源”,突破課本局限,多渠道選材,注意材料的時代氣息、語言質量和語言的真實性,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
事實上,就平時的考試和高考來說,題量最大,分數(shù)最多的部分,是閱讀理解;語言最難、內容最深的部分,是閱讀理解;學生最怕的部分,還是閱讀理解。近幾年,江蘇高考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考查要求逐年提高,難度逐年增加。根據(jù)平時的閱讀理解訓練和高考的閱讀應試情況反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是死記硬背的語法知識、缺乏靈活的閱讀技巧、有限的詞匯量和狹窄的知識面以及單一的信息源等。
二、設想與策略
筆者試圖針對以上這些閱讀障礙進行策略性研究,提出一些有效性措施。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在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嚴格訓練閱讀速度等功能以外,有意識地開發(fā)各種課外的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以增加學生的各類詞匯量、豐富學生各種素材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不同文本和不同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海量輸入、深度輸入,促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并探究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特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本文以Teens 21stCentury(6)(高一)為例,主要從指導拓展閱讀策略和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入手,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與幸福感,增加閱讀的容量與質量,指導閱讀與解題的技能,旨在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a conscious and active reader,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yǎng)人和發(fā)展人。
三、實踐與反思
(一)問題導入,校對練習,自主反思總結閱讀策略
To be a conscious and active reader:Form your reading habits and develop your problem-solving skills.
【教學反思】
因為之前已經(jīng)讀過了6期Teens,在此關于Teens 21stCentury閱讀作一個總結,學生的確有自己切身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收獲。教師通過呈現(xiàn)簡單的、易于理解和回答的問題,很輕松地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動機,學生完全可以自主的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在課堂導入和呈現(xiàn)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培養(yǎng)自覺自愿的、積極主動的學習者,給予他們最大化的學習和交流機會,通過師生之間教與學的積極互動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梳理版面,了解素材,自主發(fā)現(xiàn)整理材料視角
To be a conscious and active reader:Enrich your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broaden your horizons.
【教學反思】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版面總結,卻無意中讓學生感受到了Teens 21stCentury閱讀材料的多樣化,可以感覺到其語言地道,時效性強,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與學生興趣相吻合,同時通過總結閱讀技巧,讓學生感覺到對于近期的高考應試也有實實在在的收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英語學習興趣。
(三)參與討論,提煉詞匯句式,自主訓練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問題的設計是檢測學生對篇章結構的理解,對文本涵義的深度理解和相關問題的發(fā)散思維,教師需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本能的發(fā)現(xiàn)力,引導學生理解總結,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即對文化的敏銳性和鑒別力。另外,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理解情況和材料的難度,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匯、優(yōu)美語句進行欣賞,對可能造成學生理解偏差的詞、句、段進行適當?shù)狞c撥,分析和理解是幫助學生清除語言障礙、聚焦語言知識、增強分析理解能力,做到語言輸入與內化的有機結合,進行有效的語言儲備,為以后的有效語言輸出打下堅實基礎。
四、完成短文,測試理解力記憶力,自主強化閱讀效果
To be a conscious, active reader and thinker:Learn by doing:Test your memory or comprehensive ability. 【教學反思】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指導學生完成由老師結合本節(jié)課的富有情景化的輸入編寫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文章和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大膽輸出,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對材料的吸收。
事實上,閱讀不是最終的目的,語言的運用才是最終的目的,只有讀以致用才是有效的語言學習。如果學生能有意識地在“讀中識、讀中悟、讀中記、讀中用”,那么隨著閱讀量的擴大,詞匯浮現(xiàn)率的增加,就能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的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備綜合閱讀能力,包括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碼能力;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貫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根據(jù)寓意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閱讀速度增加其閱讀量和擴大其詞匯量等?!墩n標》還指出,要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個性化地自主開發(fā)、拓展和運用英語閱讀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持之以恒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更新學生的語言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最終達成綜合語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陳琳,Simon Greenall.高中英語(學生用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3]王志強.基于教材話題的拓展閱讀教學.基礎英語教學,2013,(06).
[4]黃志萍.新課程下拓展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