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鋒
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育、成長、叛逆的特殊時期,對事物的認知、理解和體悟處于“是懂非懂”又“自作聰明”的階段,對教師的教誨時而聽又時而不聽。因此,初中教師教書育人較之其他教育階段更不容易。尤其是初中班主任老師在學生成長的這樣一個過渡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想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學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礎上引入積極心理輔導力,探尋讓我們“正能量”的教育真正觸及學生心靈的方式方法,才能促使班集體的管理事半功倍。
一、班主任需要心理學,更需要積極心理學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jīng)說過:“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钡拇_,面對當今孩子的脆弱、叛逆、無所謂等現(xiàn)狀,只有了解其心理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面對家庭的問題,如獨生子女家庭、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農民工家庭等,家庭成員過于溺愛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和錯誤行為的縱容往往造成獨生子女自利自私、自我中心、目無尊長、攀比炫富等一些問題。從心理上講,這些孩子往往經(jīng)不起挫折,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甚至離家出走,更有甚者走上了輕生的不歸路。這就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學習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引入班級,創(chuàng)建健康班級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和生活,以達到學習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績效。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學,是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彼岸。
二、積極心理輔導力
1.倡導賞識教育。
(1)什么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充分體現(xiàn)積極心理教育理論的一種教育策略。它是以人性為基礎,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以賞識為先導,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激發(fā)人的潛能、良知、自覺性,實現(xiàn)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的教育形式。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促進學生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2)賞識教育的方法。賞識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學會表揚及批評學生,表揚學生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必要和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表揚學生呢?以無條件的正面關注、有針對性、不夸大、及時、因人而異、多種形式…來表揚學生。對于后進生,善于發(fā)現(xiàn)長處,尋找閃光點,他們取得的成績哪怕是點滴的,都是難能可貴的,及時的表揚、熱情的鼓勵。態(tài)度要像嚴母慈父般的,使他們在班集體中得到溫暖。在公開場合,避免談論后進生的過失或不足,以減輕他們精神上的壓力和負擔,絕不能采取粗暴、壓服的教育方式。對做出成績的后進生,可以在班會上或個別談話、家訪時進行表揚。表揚的材料要真實、可靠,有影響力,使后進生感到自己也能進步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對那些有突出特長、進步幅度較大,學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后進生,為了鼓勵、鞭策他們,可以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讓他們擔任一定的職務,促使他們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在實際工作中培養(yǎng)和鍛煉,以盡快進步。
2.在班級管理中巧用期望理論。
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弗魯姆認為,人總是渴求滿足一定的需要并設法達到一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在尚未實現(xiàn)時,表現(xiàn)為一種期望,這時目標反過來對個人的動機又是一種激發(fā)的力量,假如一個人把某種目標的價值看得很大,估計能實現(xiàn)的概率也很高,那么這個目標激發(fā)動機的力量越強烈。這是弗魯姆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論”,教育學中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證明。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如何巧用期望理論呢?首先收集和分析學生個性心理信息。具體信息收集可通過個別談話、下發(fā)基本情況調查表、問卷調查等形式。分析學生信息的基礎上對學生產生恰當?shù)钠谕鈭D,并對產生的期望意圖進行應有的分析、加工、整理,然后班主任通過個別談話、互通短信、批閱周記、傳遞紙條、網(wǎng)絡交流、書面交流、通過學生之口、教師工作記錄無意泄露等形式傳遞期望意圖給學生,讓學生接收,學生理解了教師的期望意圖,學生的自我意識、成就動機、學習興趣、學業(yè)成績逐步受到影響,學生向教師期望的方向發(fā)展。若學生對教師的期望信息產生抵觸或改變,學生將不產生期望效應。班主任要分析解釋學生的反應,盡快改變原有期望意圖或改變期望意圖的傳遞方式,直到學生接收期望,產生最佳期望效應,期望互動效應才能發(fā)生。因此無論優(yōu)秀生還是差生都應獲得期待,特別是差生更應得到老師的關愛,貌似堅強的他們其實有一顆更加脆弱的心靈。給他們一些理解、寬容、表揚和鼓勵,把期待的信息傳遞給他們,他們會比那些優(yōu)秀生更容易受感動。其實,后進生的差只是暫時的,不是有很多偉大人物在讀書時也是后進生嗎?蘇霍姆林斯基強調:“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笨梢?,班主任要獲得所希望的行為,就必須在他表現(xiàn)出這種行為時,及時地給予肯定、獎勵和表揚,使之再度出現(xiàn),也就是所謂的正強化。
尊重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重要人物,賞識能激發(fā)人的潛能、良知、自覺性,期望能讓你獲得所希望的行為,充分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幸福、健康、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這正是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