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摘 要:在高中階段,如何有效開展教學生活化是一個值得生物教師深思的問題。要搞好生物教學就要立足本地教學實際,開展調查研究,針對共性問題,理性分析思考,并以相關教學理論為指導,嘗試進行教學策略的改革,使生物教學更好地與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8-02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145
現(xiàn)行的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一基本理念。將這一核心理念貫穿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即實施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時至今日,距《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已有十余年了。為了了解信陽地區(qū)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開展關于“教學生活化”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尋求有效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開展了以下相關研究。
一、調查情況簡述
(一)調查問卷的來源
在參考中國知網(wǎng)相關數(shù)十篇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信陽地區(qū)教學現(xiàn)狀,定下初稿,并經有資歷的研究教師及一線優(yōu)秀教師審閱后,形成定稿。能較全面、真實地測試出信陽地區(qū)關于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現(xiàn)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二)調查問卷組成
問卷共兩種類型,即學生版及教師版。學生版旨在了解學生關于教學生活化的認知程度、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教師版旨在了解教師對于教學生活化理念的理解、課程資源利用及開發(fā)狀況、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及應用狀況等方面。
題型主要以選擇題、判斷題為主。
(三)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共涉及信陽地區(qū)5所高中的不同年級。其中有省級示范高中、市重點高中、普通高中、私立高中,覆蓋了各種層次水平,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學生問卷共下發(fā)900份,回收865份;教師問卷共下發(fā)70份,回收63份,均為有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調查問卷的調查方面較廣泛、具體,題量較大。以下僅針對調查中呈現(xiàn)的突出方面進行著重分析:
1.你了解“生活化”的生物課程嗎? ( )學生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了解極少 D.不了解
2.你希望老師的教學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嗎?( )(學生)
A.希望 B無所謂 C.不希望
3.您覺得高中生物實施生活化教學,有必要嗎?( )(教師)
A.非常有必要 B.有一定的必要 C.無所謂 D.根本沒必要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信陽地區(qū)的高中生物教師在思想觀念上,高度肯定了在高中生物教學領域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學生整體對于“生活化”的生活課程了解一般,不深入,但是,對高中生活化生物教學卻有很大的期望與需求。
4.在教學中,對于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您是如何處理的? ( )(教師)
A.由學生們自己閱讀,然后找同學給出答案或是師生共同總結。
B.在相關學科知識講解之后,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們來回答。
C.在教學中以例子的形式出現(xiàn),作為講解相關知識的引證。
D.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出相關的學科知識,讓學生們自己找到答案。
E.作為科學探究對象
F.設置課外活動
G.處理,其他形式。如 ——
H.不處理
5.就生物課程而言,你最喜歡哪種教學方式? ( )(學生)
A.老師講學生聽 B.自主學習 C.合作交流 D.實踐探索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教師在處理教材中的相關生活化內容時,教學策略單一,且較傳統(tǒng)。大多用于輔助知識講解,而這種傳統(tǒng)的運用模式并不是學生最為喜歡的方式,學生更偏向于實踐探索的方式去掌握知識。
對學生的現(xiàn)有生活化知識的測試結果,整理如下:
結果顯示,學生整體對遺傳變異、營養(yǎng)、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相關生活化知識掌握較好,尤其對癌變、甲狀腺疾病、盆景制作等方面的生活化知識掌握較好;對畜牧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新陳代謝相關的生活化知識掌握較差,尤其在急性腸胃炎、血液化驗單的閱讀、糖尿病、鳥類產卵等相關生活化知識掌握較差。這對于教師進一步設計教學生活化的知識點方面,可以做參考,并適當進行調整。
三、教學策略研究
根據(jù)以上調查結果和理性的分析,結合信陽地區(qū)教學現(xiàn)狀、現(xiàn)有條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策略改革,在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有效開展高中生活化生物教學。
(一)嘗試“四步聯(lián)系生活化”課堂模式,將生活化生物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四步聯(lián)系生活化”課堂模式,即:第一步“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生活案例,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效導入新課;第二步“運用經典生活化實例構建核心概念”:在核心概念的學習時,運用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實例,講明生物學原理,輔助教學;第三步“利用具體生活化案例突破重難點”:在重難點講解部分,運用具體生活案例,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第四步“拓展生活化實例實現(xiàn)知識遷移”:在知識拓展運用部分,將知識應用到日常實例中去,運用生物學原理解釋生活現(xiàn)象,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這種教學模式的建立,突破了原來的生活化知識的局限性。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生活案例的舉例及講解,應用片面,學生僅僅一味地聆聽和接受。在“四步聯(lián)系生活化”教學模式中,生活化的思想滲透更加系統(tǒng),學生不僅是接受者,更是知識的運用和操作者,變被動為主動。
(二)開展生物“第二課堂”,將生活化的生物知識延伸到課堂外、校園外,真正地讓生物知識走向生活
一方面,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比如,開展肢體表演舞臺,讓學生將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轉換為場景劇等形式,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再比如開展動手制作生物學教學模型比賽、針對某種生物學觀點的辯論賽等等。
另一方面,多動腦,積極想辦法,克服存在的客觀問題,多多開展校外、教學生活化活動,豐富課堂的內容、場地、形式。比如,讓學生走向大自然,了解生態(tài)的多樣性,統(tǒng)計植物的種群密度,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走向社會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等等。
總之,在高中開展教學生活化教學活動,既不能流于形式,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又不能遠離課程標準,使生活化教學與高中教學沖突。
參考文獻:
[1] 張虬.淺談新課程下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7):95-96.
[2] 王永靜.淺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1(11):181.
[3] 張長全.淺談生物教學的生活化[J].中學生物學,2006(22):60-62.
[4] 馮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生物教學生活化[J].吉林教育,200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