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瑩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常常可以看到學生“不務正業(yè)”的現(xiàn)象,如玩游戲、聊天等,根源之一便是情感教育缺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毙抡n程標準指出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情感目標的滲透。缺少了情感教育的課堂教學,就缺少了生氣和樂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賦予教學內容以人文精神的內涵,促進學生認知與情感態(tài)度的和諧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樹立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學會學習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一、走近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寬松、和諧、民主的心理環(huán)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等都有積極的影響,能使其產生樂觀向上的心理體驗。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主動走到學生中間,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從而喚起內在的智力潛能,產生強烈的認知需求,提高學習效率。記得我在給三年級的學生上《牽手指揮棒》一課時,講到鼠標的構成及操作。這時有個學生舉起小手問我:“老師,鼠標為什么叫鼠標呢?”我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給問住了,備課的時候也沒做準備,更沒預測到學生會問這樣的問題。怎么辦呢?以前我會做出一副裝腔作勢的口吻對學生說,這個問題老師不告訴你們,留給你們課后去思考,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討論。今天我改變了策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對學生說:“老師也不知道它為什么叫鼠標,要不這樣吧,我們一起上網查一查”。于是我就和學生一起在網上搜索答案,原來當初設計鼠標的裝置像老鼠一樣拖著一條長長的連線(像老鼠的尾巴),因此,設計者把它戲稱為“Mouse”,后來人們覺得“Mouse”這個名字更加讓人感到親切,于是就有了“鼠標”的稱呼。通過這次體驗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關系變得更親密了。在學生面前坦誠自己的不足,不但學生沒有小瞧我,反而得到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搭建學生情感展示的舞臺
課堂中如果僅僅只有知識點的教學會使教學流于形式,或者讓學生感到乏味,而在課堂中設計一個滲透情感主題的任務,讓學生被這個情感線牽引,甚至產生共鳴的時候,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學習,充滿學習的熱情。
除此之外,每年的特定節(jié)日組織學生在網上參與活動。如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通過網上官方平臺進行獻花、鞠躬、留言等祭奠活動,表達對革命先烈深深的悼念之情;國慶節(jié)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教師節(jié)通過網絡平臺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敬愛及感激之情。
三、開展組間競賽,激發(fā)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將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融入競賽題目中,學生在你追我趕的競賽形式下不知不覺地學到了知識,加深了記憶,競賽活動使小組產生了內在的凝聚力。組員們不但空前團結,而且為了使本組在競賽中取勝,紛紛自行制定了“組規(guī)”,分工明確,以保證互相監(jiān)督,真正強化了每個學生的“小組意識”。競賽中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僅展示了學生的自由想法,還能促進小組合作和取長補短。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四、激勵性評價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隱形的翅膀”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將自評、他評、組評、師評等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內在的優(yōu)點和長處,鼓勵學生積極學習。
對各方面素質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同時,涉獵一些課外知識,向更高目標努力;對一般學生,鼓勵他們在掌握好基礎知識并能熟練運用的前提下適當拔高;對于基礎較差、不知如何迎接困難和失敗的學生,老師對他們激勵性的評價顯得尤其重要。老師可以給他們充分的鼓勵和適時的肯定,讓他們反復嘗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再試一次。”“別急,慢慢說,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薄皠e放棄,你再好好想想,老師相信你能行!”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情感領域
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學科,我們不能把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制作“可愛的家鄉(xiāng)”“保護水資源”等作品,把作品在班級或年級組進行展示,學生相互交流、共同欣賞。這樣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技術操作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目標。
陜西師大的羅增儒教授說過:知識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會富有趣味性的幽默與魅力。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真誠地關愛學生,面對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學情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情知互融的基礎上認真上好每一課,使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康玉輝.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內心體驗的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9(5).
[2]褚甬青.應用信息技術激活學生英語學習情感因素的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